



2020年10月28日《新民晚报》第19版刊登文章《放过自己,放过他人》。文章介绍了香港电影《麦路人》中的一个情节,一位带着幼女的年轻妈妈,在丈夫遭遇意外后,被恶婆婆逼迫还赌债,她不得不打无数份工,甚至差点去做皮肉生意。那一天,疲惫不堪的她在快餐店靠墙坐在长凳上休憩,睡梦中的她头一歪,一头栽倒在地而死了。文章写道:“ 那位香港的年轻妈妈,并无法定义务‘孝敬恶婆婆’,但她选择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不愿‘放过自己’,遂走上了 不归路 。”这个句子中的“不归路”使用有误。
“不归路”指的是回不来的道路,不能回头的道路,多指死亡之路、覆灭之路。“不归路”含有贬义,一般就是指邪路,死路。当“不归路”用于指人死亡时,一般要求行为主体的死亡是因为其干了邪恶的事而导致被社会唾弃,走投无路而死或者受到刑罚而死,在社会评价中具有较重的负面性。句中“不归路”的行为主体“那位香港的年轻妈妈”,是因为“不得不打无数份工”,过度劳累而死,这在社会评价中是值得同情的,“不归路”的使用与引语所出全文交代的情景不相合。
可以把“走上了不归路”改为“撒手人寰”“撒手西去”之类的话语。“撒手人寰”“撒手西去”都是表示人死亡的委婉语,用在此处可以表示对“那位香港的年轻妈妈”的一点同情,是比较合适的。
此外,这个句子中另有一些词语虽不能认为用词错误,但也存在使用不够得体的瑕疵,“自我毁灭”宜改为“自我牺牲”,“遂”宜改为“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