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0月5日《新民晚报》第11版刊登报道《上海音乐厅:被 1. 5秒改变了命运》。文中有一个句子写道:“2002 年底,上海音乐厅从原址被 拔 地而起 ,整体抬升3. 38 米、平移至距原址东南 66. 46 米的新处所…… ”句中的“拔地而起”使用有误。
“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使用这个短语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理解成某个物件从地底下或者地面上被拔起,即被拆除或移除。句中说的是“上海音乐厅”这座建筑在未拆分的情况下整体离开“原址”,用“拔地而起”来描写这种情况,不合其语义。
修改这个句子,可以把“拔地而起”删去。实际上后面的“整体抬升”也把作者的意思表达了出来,因此删去“拔地而起”并没有减少句子的信息量。当然,删去“拔地而起”时要把其后面的逗号一起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