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等样品
2.公量
3.溢短装条款
4.唛头
5.中性包装
1.在国际贸易中,对于表示商品的品质,凡货样难以达到完全一致的,不宜采用( )。
A.凭说明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规格买卖
2.我对外出口服装商品时,在表示商品的品质比如款式、色彩、图案等方面,经常向对方提供( )。
A.样品
B.规格
C.商标
D.产地
3.在合同中关于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某些比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 )。
A.商品的毛重
B.溢短装条款
C.品质公差
D.商品的净重
4.在合同中关于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于农副产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 )。
A.溢短装条款
B.商品的毛重
C.品质机动幅度
D.商品的净重
5.凭样品买卖时,卖方应注意留存( )以备日后交货或处理争议时核查之用。
A.回样
B.复样
C.参考样
D.对等样
6.某公司对外出口格力空调机,下列对商品描述较合理的是( )。
A.空调机
B.格力空调机
C.格力3匹变频空调机
D.格力KFR-72LW 3匹智能变频空调机
7.一般情况下,广交会上我出口公司在摊位上展示的样品绝大多数是( )。
A.卖方样品
B.买方样品
C.对等样品
D.第三方样品
8.在出口榨菜时,商品描述为“重庆涪陵榨菜”属于凭( )买卖。
A.商标或品牌
B.标准
C.规格
D.产地名称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采用( )。
A.公制
B.国际单位制
C.英制
D.美制
10.在国际贸易中,对于价值较低的粮食、饲料等商品,往往采取( )计算其重量。
A.以毛作净
B.法定重量
C.公量
D.理论重量
11.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大批量交易的散装货,因较难掌握商品的数量,通常在合同中规定( )。
A.品质公差条款
B.溢短装条款
C.价格条款
D.仓至仓条款
12.合同中未注明商品重量是按毛重还是按净重计算时,按照国际惯例,计价的重量应理解为( )。
A.毛重
B.净重
C.以毛作净
D.公量
13.某外贸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稀土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为500 公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货物如何作价给予规定。卖方依合约规定多交了20公吨,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规定,此20公吨应按( )作价。
A.到岸价
B.合同价
C.离岸价
D.议定价
14.拟订出口销售合同的数量条款时,在商品数量前加上“约”或“大约”字样,按《UCP600》的规定,这种约定可解释为交货数量不超过( )的增减幅度。
A.10%
B.5%
C.25%
D.15%
15.拟订出口销售合同的数量条款时,若合同中未明确规定可否溢短装,则对于散装货,货物数量准许有( )的增减幅度。
A.10%
B.5%
C.3%
D.2%
16.商品的销售包装一般不具有( )功能。
A.保护商品
B.促销
C.方便运输
D.美化商品
17.在货物运输包装上标示的“小心轻放”属于( )。
A.商品标志
B.指示性标志
C.警告性标志
D.重量标志
18.国际上通用的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统一管理和分配。中国香港为( )。
A.690
B.489
C.691
D.471
19.在国际贸易中,禁止以木板箱作为进口商品包装的国家是( )。
A.新加坡
B.德国
C.菲律宾
D.越南
20.对于进出口货物的包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交货时卖方不能随意更改包装方式
B.交货时卖方不能随意更改包装材料
C.交货时卖方不能随意更改每件包装所含商品的数量或重量
D.包装费用一般不包含在货价之内,必须另行计收
1.商品的品质是商品( )的综合。
A.价格条件
B.内在素质
C.外观形态
D.包装形态
2.商品的内在素质包括( )。
A.物理性能
B.机械性能
C.化学成分
D.生物特征
3.商品的外观形态包括( )。
A.外形
B.色泽
C.款式
D.透明度
4.以大类归纳,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可分类为( )。
A.以样品表示商品的品质
B.以实物表示商品的品质
C.以说明表示商品的品质
D.以商标表示商品的品质
5.除凭规格和等级外,以说明表示商品质量的方法还有( )买卖。
A.凭标准
B.凭说明书和图样
C.凭商标或品牌
D.凭产地名称
6.在实际出口业务中,出口时多采用样品来表示其品质的商品有( )。
A.机电产品
B.家用陶瓷
C.服装
D.儿童玩具
7.商品的品质机动幅度是指对商品的特定质量指标在一定幅度内可以机动,其具体的规定方法有( )。
A.规定一定的范围
B.规定一定的极限
C.规定一定的大小
D.规定一定上下差异的幅度
8.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有( )。
A.公制
B.英制
C.美制
D.国际单位制
9.下列计量单位中,属于个数单位的是( )。
A.piece
B.dozen
C.set
D.ream
10.在国际贸易计算重量的方法中,公量常用于价值较高而水分含量受到客观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如( )等商品。
A.生丝
B.羊毛
C.棉花
D.电视机
11.在拟订出口销售合同的数量条款中,商品数量的溢短装条款内容主要包括( )。
A.溢短装的百分比
B.溢短装的选择权
C.溢短装部分的作价
D.买方必须收取溢短装的货物
12.在国际贸易中,商品重量的计算方法有( )。
A.毛重
B.净重
C.公量
D.理论重量和法定重量
13.某公司向国外某客商出口500台电冰箱,合同没有规定卖方交货的数量可溢短装5%,卖方实际交货的电冰箱为520 台,买方可就卖方多交的20 台电冰箱作出如下处理:( )。
A.拒收多交的20台电冰箱
B.拒收全部520台电冰箱
C.收取多交20台中的5台电冰箱
D.收取多交的20台电冰箱
14.沙特某石油公司以每桶35美元的价格向我方某石化公司出售2万桶原油,合同中没有拟订具体的溢短装条款,合同金额为70 万美元。但4 月份沙特石油公司实际交付2万桶时,原油的价格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市场价格仅为25美元/桶,则( )。
A.我方可以拒收2万桶原油
B.我方应按合同规定接收2万桶原油
C.因价格波动我方可按10%的比例少收2000桶
D.只要卖方的交货符合合同的规定,我方就必须支付70万美元的货款
15.合同中数量条款的内容包括商品的( )两部分。
A.名称
B.包装
C.数量
D.数量的计量单位
16.根据在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包装可分为( )。
A.运输包装
B.销售包装
C.单件包装
D.集合包装
17.在国际贸易中,运输包装的标志主要分为( )。
A.运输标志
B.品牌标志
C.指示性标志
D.警告性标志
18.唛头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目的港(地)名称
B.收货人及(或)发货人名称的代用简字或代号
C.件号、批号
D.许可证号
19. 1991年4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该协会分配给中国大陆的国别号为( )。
A.690
B.691
C.692
D.693
20.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为了打破某些进口国家与地区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时采用中性包装,中性包装一般不标明商品的( )。
A.生产国别
B.生产地名
C.生产厂商名称
D.商标或牌号
21.在国际贸易中,货物的包装必须考虑其特点和要求,如( )等,做相应的防护处理。
A.防压
B.防霉
C.防震
D.防静电
22.在国际贸易中,为了避免引起争议,合同的包装条款应明确规定具体的要求,交货时卖方不能随意更改( )。
A.包装方式
B.包装材料
C.每件包装所含商品的数量
D.每件包装所含商品的重量
1.凭样品买卖能够直接明了地表示商品的品质,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广。( )
2.按买方来样,卖方复制出一个样品寄交买方确认,这个样品称为复样。( )
3.在出口贸易中,表示品质的方法多种多样。为了更精确地表示商品的品质,明确责任,最好采用既凭样品又凭规格买卖的方法。( )
4.我某出口公司对外出口大豆,合同中大豆的品质表述为:含油量20%,含水分15%,含不完善粒6%,含杂质1%。这样的表述比较合理,对卖方交货有利。( )
5.若卖方交付货物的品质指标在约定的品质机动幅度或品质公差范围内,除非买卖双方另有规定,一般不另行增减价格。( )
6.在国际贸易中,棉花一般以包为单位,一标准包毛重为480磅,净重478磅。( )
7.毛重就是净重加上皮重。当买卖双方没有特别说明时,计价的重量应理解为毛重。( )
8.各国使用的度量衡制度不同,如计算重量,实行英制的国家一般采用短吨,实行美制的国家一般采用长吨。( )
9.根据《公约》的规定,如卖方所交货物多于约定数量,买方可以收下合同规定及卖方多交的货物,也可以拒收合同规定及卖方多交的货物。( )
10.我国现行的法定计量单位制是在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 )
11.以毛作净就是以净重代替毛重。( )
12.国际贸易中的棉毛、羊毛、生丝等商品有较强的吸湿性,其所含水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通常采用以毛作净的方法来计算此类商品的重量。( )
13.数量的机动幅度条款也称为溢短装条款。若合同没有规定,对溢短装部分的货物,依惯例应按市场价格计算。( )
14.交货时数量机动幅度的设定可由卖方选择也可由买方选择,还可以由船方选择。( )
15.在拟订出口销售合同的数量时,对于数量机动幅度的设定要做到大小适当,实务中一般规定为5%。( )
16.数量机动幅度的确定由谁掌握?根据国际惯例,只能由卖方确定。( )
17.在国际贸易中,所有商品都要经过包装才能销售。( )
18.运输包装标志就是运输标志。( )
19.在出口销售合同的包装条款中,包装费用一般包括在货价之内,不另计收。( )
20.双方签订的贸易合同中,规定成交货物为不需包装的散装货,而卖方在交货时采用麻袋包装,但净重与合同规定完全相符,且不要求另外加收麻袋包装费。货到后,买方以卖方交货的包装条件不符合合同的规定提出索赔,该索赔不合理。( )
21. “爆炸品标志”“易燃气体标志”“有毒品标志”等属于指示性标志。( )
22.出口厂商采用定牌生产时,应要求买方提供其得到合法授权或者是商标持有人的直接授权的证明。( )
23. EAN条形码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统一分配和管理。其中,标准版有11 位标识数字,缩短版只有6位标识数字。( )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50公吨羊毛的出口合同,合同中规定以公量来计算商品的重量。商品的标准回潮率是10%,货物到达目的港后抽样检测所得的实际回潮率是8%。试计算:该批商品的公量是多少?
1.买卖合同中的数量条款规定“100M/T 5% more or less at seller´s option”,则根据《公约》的规定,卖方最多和最少可交多少公吨货物?多交部分如何作价?若双方未约定多交部分如何作价,当市场价格暴涨时,卖方多交还是少交有利?
2.广东嘉年华食品有限公司向日本某公司出口加工梅脯500 箱,每10 箱梅脯装于1个大纸箱装运出口。已知收货人代号为:ABC;目的地为:Osaka Japan;参考号为:01-368-98。请根据以上已知条件制作一标准化唛头。
1.我某出口公司对美成交出口电冰箱4500台,合同规定A、B、C三种型号各1500台,不得分批装运。待我方发货时,发现B型电冰箱只有1450台,而其他两种型号的电冰箱存货充足。考虑到B型数量短缺不大,我方便以50台A型电冰箱代替B型装运出口。问:我方这样做是否合适?为什么?
2.我某公司向国外某客户出口榨油大豆一批,合同中规定大豆的具体规格为含水分14%、含油量18%、含杂质1%。国外客户收到货物不久,我方便收到对方来电称:我方的货物品质与合同规定相差较远,具体规格为含水分18%、含油量10%、含杂质4%,并要求我方给予损害赔偿。问:对方的索赔要求是否合理?合同中就这一类商品的品质条款应如何规定为宜?
3.我方与越南某客商凭样品成交达成一笔出口镰刀的交易。合同中规定复验有效期为货物到达目的港后60天。货物到达目的港经越商复验后,其未提出任何异议。但事隔半年,越商来电称:镰刀全部生锈,只能降价出售,越商因此要求我方按成交价的40%赔偿其损失。我方接电后立即查看我方留存的复样,也发现类似情况。问:我方应否同意对方的要求?为什么?
4.我方某粮油公司与外商进行小麦的交易,合同规定:“数量为1000公吨,散装货,不准分批装运,单价为250美元/公吨CIF悉尼,总金额约为25万美元……”但未表明可否溢短装。卖方实际装货时,多装了15公吨。问:卖方能否收回多交的15公吨小麦的货款?为什么?
5.我某出口公司以CIF条件与澳洲客商签订了一份出口500公吨大豆的合同,合同规定:“每公吨200美元CIF悉尼,双线新麻袋包装,每袋50千克,以即期信用证支付方式付款。”我公司按期交货并办妥了结汇手续。货到后澳洲客商来电称我公司所交货物扣除皮重后不足500公吨,要求我方退回因短量而多收的货款。问:澳洲客商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6.日本A商在我沿海某地采用定牌来料加工某电器产品。成品返销日本市场后,日本另一B电器生产厂商控告A冒用它的牌子。事后查明B商上述牌子在日本和我国均已办妥商标注册。问:在上述情况下,A商应承担什么责任?对我国企业有何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