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是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洋与洋、洋与海、海与海的较狭小的水道。全世界用于国际航行的主要海峡有40多个。这些海峡的重要性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它们连接五大洲,沟通四大洋,不仅是世界海上交通和全球贸易的纽带,也是军事行动的重要航道和战略要冲。
当今的世界经济是全球化经济,90%的世界贸易运输是通过海运来实现的。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海运发展报告——《2019 年世界海运述评》,按重量计算,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90%;按商品价值计算,则占贸易额的70%以上。2018年全球海运贸易量为110 亿吨(约7.93 亿个标准箱)。在国际航线中最重要的海峡包括马六甲海峡、英吉利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曼德海峡、朝鲜海峡、台湾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巽他海峡、卡特加特海峡、佛罗里达海峡等。它们均为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
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战略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南中国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是沟通欧洲、亚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纽带,也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往返于海湾、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最近航线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有“东方的直布罗陀”之称。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和阿拉伯半岛(阿曼)之间,沟通了波斯湾和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源出波斯语,意即“光明之神”)沿岸国家有伊朗、阿曼,沿岸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
作为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阿拉伯海的“咽喉”,也是波斯湾沿岸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它被称为“世界油库的阀门”。
霍尔木兹海峡最窄处仅38.9千米,它是波斯湾的唯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长度虽然只有150千米,却是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从霍尔木兹开出的油轮,一部分经红海、苏伊士运河或好望角运往西欧、北美,另一部分经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海峡、望加锡海峡运往日本,还有一部分直接运往澳大利亚等国。
2009年3月20日,美军一艘核潜艇和一艘两栖登陆舰在霍尔木兹海峡相撞。由于霍尔木兹海峡是国际原油输送的大动脉,海湾地区出产的原油40%都要经过这条狭窄的海峡运送出去,上述事故发生后原油价格开始疯狂上升。
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与非洲大陆西北角之间,北岸为西班牙,南岸为摩洛哥,是沟通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唯一水道,西欧、北欧各国进口的原油、原料以及出口的工业品绝大部分要通过这里。因此,人们将其称作“西方海上的生命线”。
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由英吉利海峡(法国称拉芒什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法国称加来海峡)组成,位于欧洲大陆和大不列颠岛之间,是沟通北海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海峡总长约600千米,以法国塞纳河口到英国南岸朴次茅斯为界,西南是英吉利海峡,东北为多佛尔海峡。海峡东窄西宽呈喇叭形,最窄处仅33 千米,最宽处则达180 千米。这两条海峡实际上是一条,但历史上一直被分为两条海峡。其沿岸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吉利—多佛尔海峡是北海—大西洋航运要道,也是亚欧航线必经的要道,还是世界上货运最繁忙、通过船只最多的海峡。
曼德海峡是连接红海和亚丁湾的海峡,位于红海南端的也门和吉布提之间,其名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泪之门”。该海峡航道复杂,礁石密布,沉船事故多。该海峡最窄处仅30千米,其中又被小岛丕林岛一分为二:靠近亚洲的东半部又名“伊斯坎德海峡”(意即亚历山大的海峡),宽3 000米,深30米;靠近非洲的西半部又名“马云海峡”,宽25 000米,深310米。虽然西半部远宽于东半部,但其中分布着一系列岛礁,称为“七兄弟岛”,大大降低了海峡的通行能力。海峡地区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高温,8月份表层水温达27℃~ 32℃,是世界上最暖的热带海峡之一。高温增强了海水蒸发,而降水稀少、缺乏河水补给、海峡窄且浅,又阻隔了曼德海峡与亚丁湾、阿拉伯海之间的海水交换,使得它成为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海峡。曼德海峡北通红海、南连亚丁湾,是大西洋通往印度洋最短航线上的必经航道,也是欧、亚、非三洲间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航道。目前,这里是世界最繁忙的海道之一,被西方人称为“世界战略的心脏”。
黑海海峡位于黑海与爱琴海、地中海之间。沿岸国家为土耳其,海峡沿岸属地中海气候。黑海海峡是黑海进入地中海的门户。
黑海海峡又叫土耳其海峡,因在土耳其境内而得名。黑海海峡把黑海和地中海连接起来,是黑海的唯一出口,黑海周围的国家走水道只有沿黑海海峡—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才能进入大西洋,或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黑海海峡包括北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中部的马尔马拉海和南部的达达尼尔海峡三部分,全长共约300千米,是欧亚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拜占庭)被博斯普鲁斯海峡一分为二,城市西部位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上,东部位于亚洲的小亚细亚半岛上,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大洲的大城市。1973年,土耳其政府修建了横跨海峡的博斯普鲁斯公路大桥,全长1 560米,将伊斯坦布尔市联成一体,使欧、亚两大洲连在一起造就了伊斯坦布尔“东方十字路口”的美称。达达尼尔海峡是黑海海峡的最南段,它和地中海的爱琴海直接相连,长61千米,最宽处6.4千米,最窄处仅1.3千米,水深在57 ~ 71米。海峡两岸悬崖峭壁,地形险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台湾海峡位于东海大陆架南部,与南海大陆架相连,处于中国的福建和台湾两省之间,自东北向西南伸展,是南海和东海的通道,属于纵向狭长形的海峡,素来就有“海上走廊”之称。它的北界从福建省的海坛岛到台湾省的富贵角,相距约172千米;南界从福建省东山岛到台湾省最南端鹅銮鼻,宽约370千米,南北长约380千米,东西平均宽度约190千米,最窄的地方(海坛到新竹)仅130千米。
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与苏拉威西岛之间,北连苏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和弗洛里斯海,沿岸气候属热带雨林气候。望加锡海峡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线,它与龙目海峡相连,是连接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的战略通道。“二战”期间,为了争夺海峡控制权,日本联合舰队与盟军在此进行过望加锡大海战。
龙目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北接巴厘海,南通印度洋。龙目海峡是印度尼西亚群岛各海峡中最为安全的水道,它可通行载重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只。它不仅是印度尼西亚群岛之间的纽带,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航运的重要通道。
巽他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是沟通爪哇海与印度洋的通道,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经爪哇岛至东非和绕道好望角去西非和欧洲的海上要冲,也是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从西太平洋赴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中国明代郑和曾率领远洋船队穿过此水道。海峡长约150千米,宽22 ~ 110千米,水深50 ~ 80米,最大水深1 080米。海峡地区处于地壳运动活跃地带,多火山活动。海峡内的喀拉喀托火山平静了200 年后,于1888年8月27日再次大爆发。火山的剧烈活动不仅使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物降落到海峡和周围地区,而且改变了海底地形,使水深变浅,崎岖不平,阻碍了20 万吨级以上巨型轮船的顺利通行。
佛罗里达海峡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与古巴岛之间,沟通墨西哥湾与大西洋。海峡北岸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岸属热带草原气候。佛罗里达海峡是墨西哥湾至大西洋的航运要道。
朝鲜海峡是对马海峡和朝鲜海峡的统称,是日本海进出东海和太平洋的“咽喉”。其中对马海峡位于日本对马岛和壹岐岛之间,从海峡向西南可直达中国东海,向西通过朝鲜海峡与中国黄海相连,向东通过关门海峡、濑户内海可达太平洋,向北通过日本海出鞑靼海峡到鄂霍次克海。朝鲜海峡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从远东港口到太平洋的“咽喉”要道。
麦哲伦海峡位于南美大陆与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海峡沿岸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麦哲伦海峡是南美洲南部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要道,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大型轮船的航运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