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块在写作教材中的性质相当于词汇,Lewis (1993)在阐述词汇教学法的重要原则时指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组成的,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把语法和词汇分开来讨论是无效的,大量的语言是由多词构成的‘块状物’所组成的。”这些“块状物”就是语块。Lewis不仅肯定了语块是语言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明确了语块应该作为词汇进行教学的原则。
陈晟(2008)指出好的学术写作教材能够在得体的语篇表达的指导下,对写作的各个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循序渐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好的学术汉语写作教材能针对写作过程中涉及的语言应用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问题做出说明,使学生将写作的表达功能和相应的语言形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好的学术汉语写作教材能为学习者提供与目标任务相关的基本范例,并对范例作出说明和归纳。
我们考察了李英、邓淑兰的《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陈新仁的《学术英语写作实用教程》、李向武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中语块的呈现时机、呈现方式、练习形式,根据陈晟(2008)提出的好的学术写作教材的标准进行评价,总结三套教材在语块教学上的成绩和不足,为汉语学术写作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下面简要介绍三套论文写作教材对语块的处理。
《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全书共16课,每课包括学习目标、阅读与讨论、写作知识、范例/范文和练习。其中有6课给出了语块(见表2-13)。在呈现方式上,采用的是先列举常用的语块,再举出典型例句的形式,如结尾部分,给出语块“通过以上/前面的分析,笔者/本文认为……”,举例为“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中越饮料广告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异同”。在范文部分有提问练习,如找出某段表示总结的句式或表达形式有哪些。在练习部分,有请根据摘要/引言/结语部分的写作方法重新排序并适当增删词语这样的练习。
表2-13《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的语块分布情况
陈新仁的《学术英语写作实用教程》在In-class activities板块列举了常用语块,其以节选的学术论文实例为依托,讨论了与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语言表达有哪些。第3单元列举了摘要部分的典型表达式,例如用于描述背景信息的框架形式:“While language aptitud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ctively within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there is a current dearth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aptitude in case of attrition”;用于表示目的的框架形式:“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In order to...”等。第4单元列举了引言部分的典型表达式,第5单元列举了表示研究重要性的不同语言表达形式,第12单元列举了表示总结的不同语言形式,第13单元列举了表示含义与限制的典型语言形式,第14单元列举了表认知的典型语言形式。在Post-class tasks板块,主要是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提供各类形式的练习任务,巩固所学知识。语块相关的练习形式有根据期刊论文摘要、引言、结语等的典型片段,分析出现的语步有哪些,没有出现的语步有哪些和选词填空。
李向武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总结了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常用表达训练及其测试。简单列举了表对比、举例、转折、总结的语块有哪些,在最后一章有重写和选择题练习来加深对一些句式和搭配的理解。
以上教材在语块处理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语块数量多寡不一,语块类型不全。《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主要列举关联语块,每类下面有 4~10 个不等;《学术英语写作实用教程》虽然按照各板块进行了细分,但没有按照学术论文各部分写作要求来划分;《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对摘要、引言和结语部分的常见语块,有的进行了粗略划分,有的没有再进行分类,语块数量少则2个,多则10个。
第二,过于重视知识性介绍,而练习实践比较缺乏,练习题型不够丰富。如《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集中于某一章列举常用语块,但没有针对性的练习。《学术英语写作实用教程》中,有关练习多为在阅读材料中辨识语块。《留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多用适当增删词语的练习,这样的练习较难培养学生对语块的灵活运用能力。然而高级写作教材对于议论文的语块练习就丰富得多了。上述三套教材中议论文语块练习题型共有9种:“选词填空;修改下列句子;解释下列词语;用上面所给的词语编写会话;按照语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并画出表示……的词语;用下列词语造句;模仿造句;把在自由写作和集体讨论中遇到的有关这篇文章的词语填入下列表格,注意尽可能使用书面语语汇;用上面刚学的词语和语言表达形式,写出……”这些练习方式都可以借鉴到学术汉语写作教材的编写中。
在学术汉语写作教学中引入语块教学具有可行性,但也有局限性,所以在学术汉语写作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不应过分夸大语块的价值。不管是语块的呈现方式还是练习方式,都应服务于论文写作,准确来讲,是服务于论文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求。我们认为,教材中语块的呈现可有三种方式:
第一,在讲解部分通过语境呈现语块。在范文中通过加粗等方式呈现语块,在语言点讲解时通过例句给出常见语块。例如在引言的研究设计部分,可以列出表示研究基础和研究目的的语块,如:
(1)表示论文研究所立足的基础的语块:
本章立足于 功能语言学和语法化学说,认为叙实词语处在动态的发展之中。以上这些语法位置都是 基于 “这”“那”对举得出的分类结论。
本文 在 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 ,对自己收集的语料进行指示代词“这”“那”回指功能上的分类和论述。
(2)表示论文研究目的语块:
本章试图 用博弈论来对指示代词“这”“那”的回指确认进行分析和讨论。但是在搜集的语料当中,也有在指示代词“这”“那”和名词之间加入一些修饰性的成分, 目的在于 对先行项进行进一步细致的说明和解释,或者为了突显先行项。
由于 本文旨在 讨论重叠词语的修辞作用,故将语法重叠也并入重叠词语的讨论范围,以重叠词语统言之。
第二,在练习中呈现语块。练习除了能够照应材料中出现的语块外,还可以做适当的扩展与延伸。例如通过替换与扩展练习、选词填空等呈现词级语块;通过完成句子、造句、改错等呈现句级语块;通过在阅读材料中找出语块等方式呈现语篇语块。语篇构建工作是所有练习的重点和最终归宿,可以通过设计片段写作来实现。
第三,在词汇表中呈现语块。语块是一个整体,无法或不适合拆开来理解,可以把经常使用的重要的语块通过语块表的形式整体呈现,作为教材的附录供学生查询,如表2-14 所示。
表2-14 词汇表中的语块
词汇表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一方面其简单明了,便于查找背诵;另一方面其只是单纯呈现音、形、意,广度和深度的阐释还不够。而在学术汉语中,语块的数量较多,尤其是框架语块和带介词短语的语块数量庞大,其填充性和可替换性也较强,还很好地解决了词语搭配的问题。因此可以采取两相结合的方法,在词汇表呈现方式中增加语块表以作为补充。
Salazar (2014)基于语块列表设计了十四项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相关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提高学生注意语块、提取语块和产出语块的能力的练习。对于常用汉语学术语块,我们可以借鉴该研究设计相应练习。
该类题型是提醒学生注意并提取有关语块的练习。这是一种识认型的练习,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来辨识语块。注意语块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语块意识,加深学生对学术语言规范性的认识,例如:
样例 1:下面两段话都是对某两种现象进行对照和比较,请注意画线部分,找出哪些表达方式可以用来对照和比较?
例句(11)至(13)是“还”作为位移动词单独使用的情况, 此用法与“归”相同 。 二者稍有不同的是 :一方面,“归”的终点一般是“家”或者“国”, 但“还”只单纯表示回到原处或来的地方,并不仅限于“家、国” ;另一方面,“还”侧重于强调“沿着去路返回”, “归”并没有这一特征 。
在材料中可找出表对照的语块“与……相同”,表示对比的语块“稍有不同的是”。这样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语块的重要性,加深对该语块使用条件的理解。
提取类语块练习指的是要求学生将记忆中的语块知识提取出来。该练习可以促使学生从记忆中提取储存的语块知识,从而加深对语块的认识,有助于实现语言输入和产出过程中的形式与意义匹配。可以选择的练习题型有补全语块题,例如:
样例 2:选词填空:从、通过、根据、受、基于、拟。
(1)( )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
(2)( )这个角度来看……
(3)( )该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
样例 3:请把以下语块填入下面合适的空格中,使段落保持完整。
换言之、以……为例、结果表明、实际上、正如……所言、一般情况下、总的来看
(1)动量词前的“一”的省略问题,目前研究不多。____,动量词前的“一”的省略现象也十分普遍。____“V一声”中“一”的省略情况___:路上不管遇到老的小的,都要打(一)声招呼,递上一支烟,说上几句话。
(2)同文的绝大多数是一些音义相通的字,____,同文的基本特点是音近义通。《说文同文》性质为同源字,属于字源学的范畴。
产出类语块练习,指的是独立运用语块输出句子或篇章的练习。在练习形式上,可以有替换、改错、模仿写句或段等。
语块替换练习,是把高频出现的典型语块作为基础语块,其余的语块则作为“替换与扩展”或“词汇联想”的训练材料,把标注的语块用同义的语块进行替换,例如:
样例 4:请根据提示改写句子。
(1)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比较中国与越南的除夕文化。(对……进行比较)
(2)我也通过这次的分析,知道了这样几个道理。(通过……,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3)希望学汉语的留学生通过我的论文能够对颜色词的内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通过……对……有所认识)
改错练习,通过纠正错句中的错误来巩固正确的语块使用规则,例如:
样例 5:下面的句子在表达上都有些问题,请进行修改,使其更符合学术论文的语言特点。
(1)本文针对不同输入方式对语块习得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就是为了对如何展开语块教学提出一定建议。
(2)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研究范围是北京附小,主要对课外读物的种类进行分析。
模仿写作是词汇练习的常见方式。对于框架性的语块,尤其是篇章语块,教学者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范文,发掘构句性强、具有固定语用功能的常用语块和与特定话题密切联系的语块,并做整体学习、记忆和使用。
因此,在模仿练习的时候,教学者首先要给学生提供操作性强的写作模板。杰拉尔德·格拉夫等(2012)指出模板的使用实际上有助于写作更具原创性和创造力,因为即使是最具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也要依赖既定模式和结构才能发挥作用。创造力的产生不是避开已有的模式而是在使用时加入想象力和融会贯通。由此熟练掌握和使用某一学术领域的特色语块框架很有必要。其总结的表示反对或赞同的语块模板为本文整合语块框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1)表示反对并解释理由的语块模板有:
××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_____。
××声称的_____是基于___这一可疑的假设。
我不赞同××认为___的看法,因为最近的研究结果显示___。
××只关注___的问题,而忽视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即___。
(2)表示赞同所使用的语块模板有:
关于___,××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最近的研究已表明___。
××关于___的理论极具价值,因为____。
(3)表示部分赞同的语块模板有:
尽管我在某种程度上表示赞同,但是___。
尽管我不同意× ×所说的大部分内容,但完全赞同他得出的最终结论,即___。
尽管××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表明___,但××和××关于___的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样例 6:请根据提示,模仿给出的范文,写一段话。
现代汉语主宾互易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20世纪 50年代至今,语法学者们对现代汉语主宾互易句的性质、类型进行了描写分析,对其互易的动因进行了探讨阐释。但是主宾互易句的研究中仍然存在着分类标准不统一,动因阐释不系统,专题性文章较少等问题。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详细考察现代汉语主宾互易句各个方面的相关问题。
“从……至今,……对……进行了描写分析,对……进行了探讨阐释。但是……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详细考察……”
综上,注意语块、提取语块和产出语块的练习可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最终达到构建学术语篇、提高学术语言规范性的目的。相比较而言,带介词短语的语块,适合选词填空一类的练习;框架语块更适合模仿写作;研究导向、文本导向和参与者导向的语块适合引导学生识认并进行分析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