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时,我觉得父亲很陌生。父亲的工作单位往往在全县最偏僻的小学,凡是没有人愿意去的偏远小学、教学点,就是父亲的首选和争取的对象——我曾经与父亲有过一次探讨,他为什么要选择在数十公里外的偏远小学或教学点工作,父亲的答案令我愕然:远离是非,躲避灾祸!原来,父亲为了躲过劫难,除了加倍努力之外,还有“隐于野”的智慧!但是,我心里清楚,父亲还有一个考虑,就是尽量少给孩子成分不好的影响,因为他每次回来,我还是能够听到村里人谈论父亲和我的出身问题。出于这些不好说、不便说、说不清的原因,父亲很少回家,父子一年难得见几面。大约是三岁那年,父亲从外面回来,我睡在被窝里,父亲为了抱抱儿子,拉着我的双脚,从被窝里倒着拖到他的怀抱,现在当然知道那是父爱炽烈,但是那时被倒着拖的感觉实在难受,于是哇哇大哭。外公赶紧问:“谁欺负我们家宝贝啊?”趁父亲不留神,我拉起衣服和鞋子,一边哭,一边跑,一边告诉外公:“是涤亚啊……”就这样,三岁开始,我每天都跟外公睡,直至外公去世。
我时常在村子北边的草垛上看马路上的人。但是,很多时候,不,几乎是每天,我还要望着北边一条几乎看不到的小路,在等待一个我想见到又很怕见到的人。傍晚时分,晚霞挂满了天空,朝北方望去,或者雪白的棉花之间,或者层层麦浪之中,一条若隐若现的小路上,一个小小的黑点在跳动,小黑点逐步变大,后来变成了一个人影。当这个人影经过村子北边草垛边缘的时候,躲在几十米外的我,清楚地看到他是我的父亲。别的孩子每天都能见到父亲,我却不能够;但是,非常奇怪,当父亲的身影走近我的时候,我却又觉得十分陌生,甚至有一种恐惧感!所以,父亲回家的夜晚,我会到同村最好的朋友家吃饭,玩到很晚,才轻手轻脚回到家里,趁着父亲不注意,悄悄溜进外公的卧房,睡了。第二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父亲已经走了。外公告诉我,父亲晚上来看了我很多次。这种陌生感,直到我读初中的时候才消失!
2017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