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见》同时指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教师素养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教育的专门化,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培养出来的地理师范毕业生与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的现状,高师院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完善地理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以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新型高素质地理教师。由于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从美学视野来观照地理教育,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蕴藏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既是美学在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应用,又是地理教育向美学的升华,因此,本教材的出版能为中学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及研究参考,这将有利于更新中学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由上可见,以美育人——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高师院校地理教师教育主干课程“地理教学论”的分支学科“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后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教学内容的编排要以大范围的教育调研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系统论、美学理论、地理课程与教学论、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等为指导,运用对立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观点,采用理论研究法、观察—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等,将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进行综合研究。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应体现跨越多学科界限的跨学科特征,这就需要研究者拓宽知识面,从多学科途径加以综合研究。研究者需要认真学习当代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最新理论成果,吸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经验,全面了解地理教育、美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美学、地理教育美学、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美学等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地理教育美育等方面的典型教学案例及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文件。广泛收集来自全国各地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以及一些高校的教育学专家、地理教学论专家对新课改的精辟论述视频,并定期到中学听课,全面了解中学地理教师执行新课改的情况、收获与困惑,为本学科的内容设置积累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高师院校需要拥有较完备的教育资料中心;配备微格教室、摄录像设备和电脑设备等;有先进的地理教育实验室;建立中学地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基地;与所在地级市教育局等共同实施“名师互聘、干部互派、科研互动、资源互通”的“双进工程”,聘请中学地理名师为高校兼职指导教师,在中学实体课堂为地理师范生开示范课,让中学地理名师到大学课堂给地理师范生作有关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技巧、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讲座。地理师范生认真学习不同教学风格教师在各种教学实践中的教学策略、教学技巧及教学评价等,并与指导教师探讨,认真领悟,运用到自己的试教和教育实习实践活动中去。学院要支持学生自主组织一些融思想性、鉴赏性、知识性、专业性、学术性、娱乐性等为一体的大型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营造浓郁的教学教研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体验研究法,是指地理教学技能美学论述过程中采用的个人亲身直感对象或设身处地地感受对象的方式。中国古典美学历来主张摈弃逻辑思维而注重以个人体验去把握审美对象,从而形成独特的体验美学传统。现代西方美学家如德国的叔本华、尼采、狄尔泰,法国的柏格森等均注重个人直觉或体验。体验研究法的特点是:美学表述简短、灵活、具体,注重当下直觉和情感投入。“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语)。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
宗白华喜欢舍弃严密的概念分析和逻辑演绎方法,希望通过这种体验法,直接抓取和享受人的生命的“节奏”,这正是体验研究法的体现。
思辨研究法,是指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思考过程中,通过对概念、命题进行逻辑演绎推理以认识事物本质特征的研究方法。笛卡尔、鲍姆加登、康德、黑格尔等主要运用这种方法。思辨研究法的特点是,讲究内在概念明晰、逻辑严密、推理规范,注重从概念到具体现象的演绎。黑格尔的著作《美学》可以视为思辨研究法的代表作。
实验研究法,是指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研究过程中采用的审美心理测试、调查及统计方式。自费希纳于1871年创立“实验美学”开始,实验法便成为美学研究方法。例如,要知道哪个旅游景点最美,可靠的方法就是测试各个被试者的心理反应。实验研究法的特点是:反对内在的思辨演绎路线,寻求具体事实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