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修订后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又于2018年4月发布更新,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
学科门类“哲学”下设哲学一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哲学”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八个二级学科。因此,“美学”是“哲学”这个学科门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二级学科分支,即属于哲学(学科门类)—哲学(一级学科)—美学(二级学科)。
学科门类“教育学”下设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三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教育学”下设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十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又下设课程论、教学论、学科教学论等三级学科。因此,“地理教学论”是“教育学”这个学科门类理论体系中的一个三级学科分支,即属于教育学(学科门类)—教育学(一级学科)—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地理教学论(三级学科)。
就目前而言,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地理教学论应属于地理教育学的三级学科,而地理教育学应属于一级学科地理学的一个二级学科,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经济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科学等并列为二级学科,这样划分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本书认为,“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一门“在美学视野下,研究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的理论及其应用的学科”,是以审美理论来统辖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模式的地理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之一,是地理教学论分支学科“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美学”高度融合的边缘学科。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根据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运用美学理论的原理和方法,以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信息论、系统论及地理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以高师地理教育、中学地理美育实践成果为素材,以“真善美融合”为核心教育理念,谋求全面而系统地阐释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与训练的美学现象,揭示其美学规律,构建其美学主体结构,拓展地理教育的理论视野,力求成为地理师范生学习地理教学论、掌握地理教学基本技能后,进一步提升教学审美能力和教学艺术水平、达到教学技能美的境界,从而形成个性化教学艺术风格的一门教师教育课程。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本课程并不只是为了构建恢宏严谨的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理论大厦”,而是还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能促使地理教育变得更和谐、更合乎规律、更富有智慧、更美好的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精髓及教育实践成果。把握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的理论性,有利于研究者防止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研究与训练的经验主义倾向,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掌握科学的研究与训练方法,遵循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明确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的实践性,有利于研究者始终坚持把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地理教学技能问题作为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研究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地理教学技能美学课程,既重视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实践,又关注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美学活动,但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反映地理教学技能美学实践,还要在美学视野观照下影响、干预地理教学技能美学实践,改革和完善地理教学技能美学实践
,不断提高地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水平。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课程是地理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育技能类课程,是地理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地理教学技能美学”课程的设置目的可概括如下:使高师院校地理师范生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美学理念即东方美学真善美合一的理念、西方美学真善美统一的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真善美同一的理念观照下掌握地理教学技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善于进行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理论思考,不断提高自己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和进行地理教育研究工作的能力,力求实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统一。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教育学”学科门类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是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美学高度融合的边缘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对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的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的发展。同时,地理教学技能美学对教育学的发展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没有美学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在美学视野下,探究地理教学技能教育规律,总结地理教学技能培养实践经验,上升到教育美学理论,丰富和发展教育学的理论内容,充实教育学实践改革的成功典型案例,从而提高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具有引领、推进、引导中学地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功能,促使中学地理教育注重“真善美”的有机融合。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育学与时俱进,探索教育学与美学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推进构建能对学科教学技能美学的教育实践活动予以理论和原则上有效指导的新的学科内容体系,以便加强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既是美学在地理教学技能教育中的应用,又是地理教学技能教育向美学的升华。就目前而言,我们经调查发现:凡是成功的地理教育实践活动,实质上都离不开地理教育的审美创造,都是自觉地抑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有关美学原则的结果。人们对地理教学技能审美价值的重视和对地理教学技能审美属性的发掘与利用,是教育美学建立的最深刻的现实基础之一
,从而促进美学的进一步发展。
地理教学技能美学是地理教学论分支学科“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美学”高度融合的边缘学科。其研究除需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外,还需注意保持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综合性、区域性、社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和地理学的独特思维方式(综合思维、空间思维、天人合一思维以及动态思维等地理思维方式);不仅要把握地理教学技能美学研究的美学取向、创新取向、技术取向、信息化取向、案例取向、应用取向及动态取向等
,还要借鉴教育美学的主要特征:真实性、生动形象性、情感愉悦性、自由创造性、和谐统一性、感染性和教育性等
,力求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