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世界,媒体语言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大众日常使用的语言在媒体语言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影视语言就是其中一种渗透力较强的媒体语言。近年来,层出不穷的现代汉语新词汇有极大部分都源自影视语言或由其广为传播,因此,如果能从语言学角度对影视语言进行细致而深入的分析,一定会促进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及艺术学的跨学科融合与发展。
在大量影视语言的语料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现代汉语历时角度的探析。通过不同时代影视语言的变化,我们可以条分缕析地观测到现代汉语在时代洪流中的发展演变过程。比如意象生动的“囧”字如何产生,又如何在口碑爆棚的喜剧电影《泰囧》的推动下被人们所广泛使用,最后又通过哪些媒体语言传播至海外……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我们都能够通过丰富的影视语言素材进行详细的历时分析。因此,学习影视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词句出现的规律,探析它们产生的动态机制,进而深化与时俱进的汉语教学。
现代汉语是十分鲜活的语言,时刻都在受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每年国家语委都会总结发布这一年最热门的现代汉语新词汇。这些新词汇、新语音、新语法现象有很大部分都是在影视语言的推波助澜之下变革而生。比如,由日和漫画剧的流行而形成的新词汇“给力”;随着热播电视剧《后宫·甄嬛传》而流传甚广的构式语法结构“臣妾做不到”等。因此,学习影视语言不仅可以引领我们对这些新词汇、新语法追本溯源,而且能够丰富应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对拓展学习者的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非常有帮助。
目前,国产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错字、别字或者詈词等。影视语言是各个国家民族交流与传播文化的窗口,这种不规范的语言现象不仅会影响到现代汉语及社会生活语言的正常使用,而且会阻碍中国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影响我国语言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因此,学习影视语言可以通过总结影视语言创作的规律和机制,增强媒体从业者和学习者的语言规范化意识,促进媒体语言的规范化,让国产影视语言更利于传播与推广。
影视语言不仅是一种媒体语言,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如今,中国影视作品在海外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境,除去文化隔阂的部分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字幕语言的翻译问题。一些制作精良、主题深刻的中国影视作品由于字幕翻译的失误或者不规范,遭遇了外国观众的冷眼;还有一些优秀的海外影视作品也由于汉译字幕翻译的乏味,大大影响了国内观众的欣赏乐趣。所以,如何从语言学角度给予字幕翻译工作者一些合理而行之有效的建议,亦是本书想要致力探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