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三

维甲酸是维生素A衍生物,可影响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改善上皮细胞异常角化和皮脂排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因此,维甲酸及其代谢产物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第一个维甲酸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研究者发现维生素A酸可以替代维生素A在生长和组织中的作用,此后维甲酸类药物逐渐应用于治疗多种皮肤病、肿瘤等。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病治疗史上被称作“第三个里程碑”,其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目前,口服维甲酸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然而,系统应用维甲酸类药物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了解和掌握维甲酸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皮肤病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剂量、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是现代皮肤科医生应必备的技能。

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张锡宝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马鹏程教授联袂撰写了《维甲酸类药物皮肤科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书。两位学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红斑鳞屑及角化性皮肤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研究,对维甲酸类药物皮肤科临床应用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见解。《维甲酸类药物皮肤科应用——理论与实践》一书,全面综合地介绍维甲酸类药物在多种皮肤病,如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痤疮、皮肤T细胞淋巴瘤、慢性手部湿疹、化脓性汗腺炎、光老化性皮肤病等的临床应用经验及效果,内容丰富、具体,操作性强,对广大临床皮肤科医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其他相关的临床学科医师也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该书内容涵盖维甲酸类药物的发展、分类、作用机制及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监测及预防等,其灵活的应用方式和针对需求的多种使用选择,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和治疗思路。书中分享维甲酸类药物治疗多种皮肤病的临床案例,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无论是临床皮肤科医师还是从事皮肤病学的基础研究者,这本《维甲酸类药物皮肤科应用——理论与实践》都值得一读。这本书的出版必将对维甲酸类药物在皮肤科的科学应用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给从事皮肤病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广大的临床皮肤科医师带来新的治疗思路,故而我欣然为此书作序并推荐阅读此书!

曾凡钦
2022年2月16日

[曾凡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资深名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一、二、三届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第九、十届主任委员] 0kAUI2GNQIH11LkrQcJlBLwpbcoNebfzDcOstECOPyvB5J2MmKUmWtnUNiNjc1r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