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了13-顺-维甲酸在黑色素瘤患者单次和多次用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对视黄醇血浆水平的影响。
对于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的黑色素瘤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随机用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3个月,其中5位患者每天口服20mg 13-顺-维甲酸,7位患者隔天口服40mg 13-顺-维甲酸。12例患者中有7例基线内源性13-顺-维甲酸血浆水平范围为10~26ng/mL,其余患者低于10ng/mL(13-顺-维甲酸灵敏度检测限)。服药后13-顺-维甲酸血浆水平快速上升,平均达峰时间为4h。20和40mg剂量组的平均值分别为406和633ng/mL(即1.3和2.1μM)。平均半衰期(t 1/2 )约为30h。13-顺-维甲酸被迅速代谢为4-氧代-13-顺-维甲酸,其代谢物浓度很快变得高于母体药物。没有检测到全反式维甲酸的浓度。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20mg每日用药一次组13-顺-维甲酸C max 从168到680ng/mL,平均为406ng/mL,40mg每隔一天用药组C max 从215到1646ng/mL,平均为633ng/mL。AUC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20mg每日用药一次组和40mg每隔一天用药组的AUC分别为4.7和7.3μg·h/mL,t 1/2 分别为29和33h。单次和多次给药后的C max 、t 1/2 和AUC没有统计差异,但是20和40mg组多次给药后代谢物4-氧代-13-顺-维甲酸与13-顺-维甲酸的AUC比例从单次给药的1.7倍增加至多次给药后的2.8和3.1倍。在达到13-顺-维甲酸最高浓度后不久(即服药后4~12h)血浆维甲酸浓度开始下降,并达到最低值,之后返回到基线值。浓度下降的时间与13-顺-维甲酸最高浓度相关。
13-顺-维甲酸几乎只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人血中13-顺-维甲酸的主要代谢产物为4-氧代-13-顺-维甲酸,口服后这种代谢物也以结合物形式存在患者尿液中。此外,4-氧代-维甲酸和4-羟基-维甲酸也是代谢产物。
总的来说,大约20%~30%的13-顺-维甲酸异构化为全反式维甲酸。原形药物,其异构体和氧化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醛酸结合,通过胆汁分泌和经历肠肝循环。1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口服100mg 13-顺-维甲酸后60~72h在尿液中排泄少量的原形药物,53%~74%的完整药物在粪便中被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