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来,现场直播是一种播出形式,属于技术部门负责的工作环节,而节目制作是新闻部门负责的工作环节,但由于电视的特殊性,电视节目有不同的播出方式,因此对各种节目制作的程序、方式、要求也各有不同,它们与记者的采访、写作、编辑等具体工作关系很大。现在很多电视台里,新闻中心(或新闻部)实际上就是新闻工作与技术工作的结合部,在新闻节目的播出环节独立于电视台的技术部门而自成体系,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节目的二级导播。
二级导播是新闻播出的一种方式。一级导播是指新闻节目在录像制作后,送到电视台播出中心,电视台的各类节目都由这个播出中心负责播出。二级导播是在新闻部门设立播出机构,即新闻中心,一到新闻节目时间,电视台播出中心就将播出任务转到新闻中心,由新闻中心直接负责播出,由此形成电视台播出中心(大中心)和新闻中心二级导播。
实行二级导播后,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就包含了制作和播出两个环节,它避免了制播分离所产生的脱节,使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得到加强,延迟了截稿时间,并为新闻直播创造了条件,给节目制作和处理过程中各环节的工作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有效提高了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是指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将采访拍摄新闻的过程与播出的过程同步进行的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是将先进的传播手段与新闻时效性特点相结合的一种最佳节目形态。现场直播的实现,首先依赖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其次以观众对大量新信息的需求、对新闻传播速度的要求为前提,前者是客观条件,后者是主观需求,两者同时具备才使现场直播成为可能,并且得以迅速发展。所以说,它是一种最能发挥电视优势、最符合新闻传播特点的节目制作和播出形式。
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的最显著特点是时效性和现场感。时效性是指时间接近、传播速度快。因为是第一时间同步播出,观众获知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与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差距缩到最短,时间差几乎为零。
现场感是指距离接近,因为是在事件的第一现场采访报道,观众感受信息的距离与从其他媒介渠道和电视的其他播出方式相比大大缩短,如同亲历现场,感同身受,一睹为快。当记者以现场采访的方式报道时,现场报道与现场直播的特点相结合,具有面对面人际传播交流的特点,能提高观众的参与感,现场直播的优势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此外,由于现场直播的报道是连续进行的,因此能给观众展现较为详尽完整的事件全过程,使报道更具真实性。
现场报道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制约,有赖于技术条件的支持才能得以广泛应用。早期的现场直播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经常被采用,一般只用于重大的新闻事件,而且绝大多数用于可以预料的报道,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和部署,直播时出动多机、多车、多人数,以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完成。因此,对是否采用现场直播方式的衡量条件,一是看新闻节目是否突出、重大,是否有直播价值。二是看技术条件和客观条件是否同时具备,例如设备条件和发射条件,如用微波传送,传播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阻挡;如远距离传送,能否使用卫星线路;有的节目还涉及直播权的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费用等。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受到诸多限制而无法普及应用。
目前,这种情况已得到很大改变,技术和设备条件正逐步改进和完善,微波传送、光纤传送、卫星传送越来越普及,加上新闻制作人员直播意识的加强,直播的样式渐趋多样化、规范化,并逐渐进入日常的新闻节目之中。
本章以不同的分类标准介绍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各种方式及其发展变化对电视节目形态产生的影响。对节目制作人员的组成和职责、节目制作的主要设备和制作阶段分别做出概述,并阐述了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和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形式的意义和特点。
1.如何理解电视科技发展给电视节目形态带来的变化?
2.对现阶段电视节目形式的发展趋向和新闻直播节目的运用及操作情况做出调查和分析。
3.认识电视新闻编辑的多元化角色。
4.通过分析各类节目的制作特点和播出情况,参与节目制作的实务训练,并对参与完成电视节目制作全过程做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