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做好城市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涵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方面面,尤其是反复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既是系统的思想体系,又是具体的行动指南,不仅告诉我们怎么看,而且还教我们怎么想,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我们要持续深入系统学习,坚持学思悟统一,做到知信行合一,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城市管理工作全程,以“绣花”般的精细、精准、精密、精巧推进城市管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城市管理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以“绣花”般的“精细”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绣花”,其实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城市管理成于细,精于细。提升城市管理服务质量和环境容貌品质,需下细功夫。一是环卫保洁作业要更精细。要持续优化城市环境,发扬工匠精神,打造一批高标准示范区域(“席地可坐”“十路十场”)和环卫保洁精细化重点道路,建立河涌全覆盖的保洁制度。要进一步提升环卫保洁精细化作业覆盖面,尤其是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内街巷、农村,需要加大投入,彻底消除“脏乱差”顽疾问题。二是环卫设施设置要更精细。按照“小设施,大师做”要求,优化提升改造“两网融合”网点建设,加强垃圾压缩站除臭和日常保洁工作,力求外形设计美观、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配置完善、管理规范有序,让这些设施成为靓丽的城市景观;持续推进“一村一点”“一镇一站”农村生活垃圾设施品质提升,打造各具特色乡村收集点。三是公厕管养维护要更精细。要实施好“厕所革命三年提升计划”,确保完成年度新改建公厕目标,补齐短板,尤其是农村。要努力提高公厕建设与管理质量,积极探索和创新公厕市场化管理养护新模式,精细管养,提升市民如厕的舒适感。在实现与高德地图、腾讯、粤省事等公厕数据共享的同时,要对接穗智管、穗好办等App数据共享惠民。四是社区容貌提升要更精细。引入社区设计师,深挖老社区历史文化禀赋,精心设计,实行“一社区一方案”“一楼一策”,把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生态环境保留好,打造具有岭南风貌和广州特色的容貌社区,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让老社区留住城市记忆、让老街坊记住历史乡愁。五是户外广告管理要更精细。大力推进规范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落地,有序推进重要道路及周边区域户外广告和招牌整治提升,在显示度高、市民较集中的区域打造精品亮点,推动建立建筑外立面保洁管理机制,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活力。六是管道燃气管理服务要更精细。持续优化用气营商环境,用好优惠政策,加快管道天然气普及,结合城市更新项目,推进老旧小区燃气管网的升级改造。大力推进送气下乡,补足农村天然气的短板。完善用气立项全程网办,提升市民和企业用气的便利度。

二、以“绣花”般的“精准”攻克城市管理难题

“绣花”功夫,讲究落针精准。城管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管理对象千差万别、业务线条千头万绪,需要抓住重点、盯住难点,精准发力,以点带面,全面开花。一是更加精准推进垃圾综合治理。巩固深化垃圾综合治理成果,持续抓好分类习惯养成、优化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位、升级完善收运系统、强化存量垃圾处理,确保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妥善解决设施建设邻避问题,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七大循环产业园区环境提升,巩固“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垃圾处理新格局。完善固废协同处理机制,推进废料新能源车应用,加快建筑垃圾消纳设施建设,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发挥好城管在疫情防控中垃圾处理的兜底作用,协同收运处理医疗垃圾、航空垃圾和定点隔离酒店等涉疫垃圾,助力疫情防控。二是更加精准治理违法建设。适应城市更新工作新要求,坚持拆除、管理、建设、利用一盘棋,加强拆后管理,为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助力。指导好各区依据《广州市历史文化遗存风貌违法行为监测指引图》,建立历史文化遗存、风貌专项巡检机制,依法查处违法行为。三是更加精准实施执法指导监督。要适应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新要求,认真研究执法指导、监督、考核办法,理顺市、区、街(镇)执法联动机制。要编制好新一轮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表,使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行业管理标准规范更精细、操作性更强。四是更加精准治理安全隐患。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压紧压实行业监管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城市井盖设施维护、户外广告招牌安全监管。紧盯燃气管理、建筑废弃物治理、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等重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加强行刑衔接,严厉打击第三方施工对燃气管道的破坏,落实家庭用气安全管控,确保安全生产平稳可控,守住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三、以“绣花”般的“精巧”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传统的绣花工艺讲究心灵手巧。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手工绣花已被机械化、智能化所替代;同样,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也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考察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进入5G时代,智慧城管建设的站位要更高一些,格局要更大一些,范围要更广一些,投入要更多一些。一是建好平台。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抢抓机遇,加强协调,严格督办,加快推进城市管理新型基础设施各项目建设,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慧化转型,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提供支撑。二是共享数据。要进一步梳理城管行业数据目录、数据应用标准,为数据应用、共享、决策打下更好的基础。要主动对接“穗智管”和“穗好办”,依托“穗智管”城市运行中枢平台及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深化“穗智管”城管主题,汇接城市管理行业实时动态感知数据,构建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尽快实现多部门数据在后台的互联互通、有机整合,实现城市管理大数据全面共享,消除信息孤岛,让各种信息数据“跑”起来,让城市管理服务“快”起来。三是拓展应用。要深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粤省事”“穗好办”,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平台扁平化应用。要结合市域治理“一网统管”体系建设,探索“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的智慧化管理手段,为市民提供智能、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加快新建成的余泥综合监管、垃圾分类、智慧环卫、宣传资源管理等系统推广应用,形成智慧应用数据资源。要推动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分析应用提质扩面,全面打造城市管理问题智能预警、智能发现、智能分析、快速处理的“顺风耳”“千里眼”。四是加强防护。要落实各级网络安全责任,强化网络安全运维,加强网络安全日常监测,及时消除网络安全隐患。加大数据保护力度,确保重要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及时、安全。

四、以“绣花”般的“精密”构建城市管理共同体

绣花需要将各种颜色线条精密地绣在一起才能形成一幅美妙的画卷。城市管理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业务,光靠城管一家之力难以见效,需要多方互动,齐抓共管,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才能“绣”出精美绝伦的城市画卷。我们要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论述,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城市管理共同体。一是借“专家教授之智”共建共治。发挥城市管理研究联盟的作用和智库作用,定期开展城市管理课题研究,吸引更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专家为创新推进广州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建言献策。二是借“代表委员之力”共建共治。加强与政府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协作,发挥好人大代表监督和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作用,共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之法。三是借“市民群众之言”共建共治。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公众知情权,建立民需汇集、民计采纳、民意监督工作机制,完善意见采集、处置和反馈工作链条,确保城市管理重大行政决策科学高效、依法合规、体现民意。四是借“企业市场之势”共建共治。要精心推进全域服务治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构建“政府+企业+市民”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新体系,打造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服务治理新模式,提升社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是重要评判标准。”这充分彰显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也说明了我们肩负使命的光荣艰巨。只要我们时刻坚持人民至上,尊重城市发展规律,下足“绣花”功夫,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之美,以人性化尺度呈现城市的温度,以智慧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质效,以共建共治共享凝聚治理合力,久久为功,攻坚克难,就能“绣”出美丽广州画卷,就能向市民交出优异答卷。

陶镇广
(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一级巡视员) 9/WQjZJeGCG3Ei4A0rZJfRLxogwD5GLAqJbimyWRX1Jk+CCqRD9wPpCHHatiLPE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