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1 英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英国自1694年创设英格兰银行后,就开始发行可兑换的银行券,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200年间,绝大部分时间实行的是金本位制,币值稳定。1797—1817年,英国干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了历时20年的高通货膨胀。1815年英法战争结束后,英国政府才缩减不兑换银行券的发行,1819年重新实行金本位制,1821年完全恢复银行券按照十足的票面额兑换金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再没有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

1900—1965年,英国大体呈现较低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均发生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战争时期,一方面政府会大量发行国债以满足战争开销,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战时物资紧缺,商品供不应求,导致通货膨胀。

1966—1970年,由于英国实行凯恩斯的总需求政策,对商品和服务需求过大,给工资和物价带来了压力,引起了温和的通货膨胀。

1971—1982年,英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一方面与阿拉伯国家抵制石油出口引起油价急剧上涨,导致物价和薪资普遍上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英国多年实施的凯恩斯主义财政扩张政策有关。在高通货膨胀的同时,英国经济停滞不前,整个国家处于“滞胀”的局面。1979年,英国政府颁布“限制法案”,停止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兑换金币,发行不兑换银行券作为资助国家的手段。之后20年,纸币流通量增加了将近3倍,价格指数上涨到原来的1.5倍。

1983—1988年,经过英国政府强有力的反通货膨胀措施,英国的通货膨胀趋于缓和。

1989—1992年,由于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重新抬头。

从1992年10月开始英国以通货膨胀为目标,不再设置中间目标于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货币政策主要依据对通货膨胀的定期预测进行决策。一开始英国将通货膨胀目标设定为0.5%,很快又改成2%,这之后英国的通货膨胀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抑制通货膨胀上取得了很好的政策效果。

表3-1 英国1900—2016年的通货膨胀率

数据来源:CC0 1.0 Universal legal code. elLsQOo5rZo5Wa3SAAVUhFfRkDfkSfyAoIBFfJBpmABykiKFHz7BVULduUYUDb9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