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2 含二氧化氯微胶囊的抗菌膜保鲜杧果

4.2.1 引言

杧果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杧果也是一种呼吸跃变型水果,采摘后由于各种代谢过程会出现变黄和变软的现象。此外,杧果易受微生物浸染和冷害的影响导致杧果变质。这些因素都影响杧果的食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需要新的安全的保存杧果的方法。

二氧化氯(ClO 2 )因其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反应活性,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A1级高效杀菌剂。ClO 2 在食品加工杀菌和食品保鲜领域被广泛用作食品防腐剂,使用ClO 2 杀菌的加工食品保持了食品原有的风味和外观 [19] 。ClO 2 也是一种无毒的杀菌剂,通常低浓度的ClO 2 可以直接对水果、蔬菜和肉类进行杀菌、消毒和保鲜。在新鲜食品的贮藏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在水果和蔬菜中的代谢过程如蛋白质代谢,会导致氧化和分解产生乙烯、二氧化碳和其他分解产物。乙烯影响水果和蔬菜的成熟和老化,而ClO 2 可以阻止蛋白质等物质的新陈代谢 [20] 。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组织,包括美国环境保护署、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与农业部门,已经批准和推荐在食品、食品加工、饮用水消毒和食物保存中可以使用ClO 2 。2006年前后,中国也开始推动ClO 2 产品的应用。在2006年6月1日,中国确立了稳态ClO 2 溶液的国家标准。中国卫生部还批准ClO 2 可以作为消毒剂和食品添加剂 [21]

ClO 2 气体在减少食源性疾病、抑制微生物腐败、保持食品新鲜度、保持食品营养品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献 [22,23] 研究了ClO 2 对番茄安全性的影响以及ClO 2 对蓝莓的抗菌活性。此外,文献 [24] 研究了控制释放ClO 2 气体对草莓新鲜度的影响,ClO 2 可以促进气孔关闭,降低失重率,减缓软化和腐烂。文献 [25] 研究发现,ClO 2 降低了青豆的呼吸速率,从而抑制了乙烯的产生,延缓了果实的衰老,提高了货架期。文献 [26,27] 研究发现,ClO 2 处理有效地延缓了食物营养物质的流失,贮藏初期,ClO 2 处理桑葚果实中类黄酮和维生素C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果实。经证实,如果贮藏时间较长,ClO 2 处理可以减缓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损失。

虽然ClO 2 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强效水果保鲜剂,但ClO 2 在杧果保鲜中的应用却很少被报道。本试验采用自制的含有ClO 2 微胶囊的抗菌膜对杧果进行保鲜,并通过理化指标测定杧果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

4.2.2 材料和方法

4.2.2.1 材料和试剂

草酸、2,6-二氯靛酚、抗坏血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醇、PLA膜(聚乳酸膜,定制,氧气透过率为3500cm 3 m -2 24h -1 ,水蒸气透过率为31.23g m -1 24h -1 ),抗菌膜(自制,氧气透过率为2800cm 3 m -2 24h -1 ,水蒸气透过率为20.00g m -1 24h -1 )。

4.2.2.2 仪器和设备

分光光度计(CM-3600d;Japan Konica Minolta Company)、硬度计(GY-1 type;Zhejiang Top Instrument Co.,Ltd.)、电子天平(PL601-L;METTLER TOLEDO Instrument Co.,Ltd.)、数显阿贝折光仪(WYA-2S;Shanghai Shen Guang Instrument Co.,Ltd.)、薄膜塑封机(SF-300;Wenzhou City Industrial Machinery Co.,Ltd.)、人工气候箱(CLIMACELL404;Germany MMM Company)。

4.2.2.3 抗菌膜的制备

参照文献 [28] 的方法制备ClO 2 微胶囊,胶囊壁材为PLA,胶囊芯材为明胶/稳定态ClO 2 溶液。制得的ClO 2 微胶囊包埋率为37.04%。将制备的微胶囊按PLA与酒石酸质量比的20%加入膜中制备抗菌膜。

4.2.2.4 杧果包装

选取大小均匀,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色泽和成熟度大致相同的杧果用于试验。先用自来水清洗杧果,再用蒸馏水冲洗,风干后放在无菌台上,用紫外光灯照射消毒5分钟。将PLA膜和抗菌膜一并放在无菌台上用紫外光灯照射消毒5分钟。杧果包装示意图如图4-9所示。

图4-9 杧果包装 [21]

将杧果分为3组,分别为含ClO 2 微胶囊抗菌膜包装组,简称抗菌膜组,记为Antibacterial film;PLA膜包装组,简称PLA组,记为PLA film;对照组,不用任何包装,记为Blank control。所有杧果贮藏在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50%的气候箱中。在第0、3、6、9、12、15、18天和第21天,取出样品,测量相关指标。

4.2.2.5 杧果质量参数测试

本试验所有测试项目参照文献 [21] 的描述,包括杧果的失重率测试,单位为%;硬度测试,单位为kg/cm 2 ;色差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测试,单位为%;维生素C含量测试,单位为mg/100g;可滴定酸含量(TA)测试,单位为%。

4.2.3 结论与讨论

4.2.3.1 失重率分析

从图4-10可以看出,贮藏过程中所有处理组杧果均出现重量损失,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失重率呈线性增加。对照组杧果的失重率最大。第21天,对照组杧果的失重率约为PLA组的2倍,PLA组杧果的失重率约为抗菌膜组的1.5倍。由于抗菌膜减少了杧果的水分蒸腾作用,阻止了水蒸气的散失,使杧果的失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抗菌膜组杧果的失重率显著低于PLA组,这可能与抗菌膜释放出的ClO 2 有一定关系,ClO 2 降低了杧果的呼吸强度 [24]

图4-10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失重率 [21]

4.2.3.2 硬度分析

从图4-11可以看出,贮藏过程中所有处理组杧果的硬度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对照组杧果的硬度在第6天后迅速下降,原因是细胞内水分流失和失去了细胞壁的支撑。PLA组杧果的硬度在12天后也迅速下降。抗菌膜组杧果的硬度高于其他两组,抗菌膜组杧果在第21天的硬度值比PLA组高185.71%,比对照组高566.67%。这可能是因为抗菌膜的阻隔作用能更好地阻止水蒸气的散失,而ClO 2 气体的缓慢释放起到了抑制酶活性的作用,降低了代谢过程,抑制了果胶的产生和淀粉的水解,从而保持了细胞壁的完整性和杧果的硬度 [29]

图4-11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硬度 [21]

4.2.3.3 颜色分析

从图4-12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杧果b值升高,果肉颜色逐渐变黄,在第15天达到最大值,数据表明杧果已经完全成熟了。第12天前,PLA组和抗菌膜组杧果的b值变化不大。第12天后,b值迅速增加。第21天,抗菌膜组杧果的b值比对照组和PLA组低了31.25%,表明抗菌膜有效延缓了杧果变黄的时间。这可能是由于PLA薄膜在杧果表面产生了低氧条件,抑制了叶绿素的氧化分解。ClO 2 的抗菌性抑制了叶绿素酶的活性,使得抗菌膜组杧果的b值变化较小。

图4-12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b值 [21]

从图4-13可以看出,对照组杧果的色差在贮藏过程中变化很大,从第6天到第15天,色差值迅速增加,且变化明显。在第15天到21天,颜色差值达到最大值,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因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杧果逐渐成熟,果肉变黄。PLA组杧果的色差在第9天后迅速增加。第21天时色差值达到最大值,果肉呈现黄色,果皮出现黑斑,失去了商业价值。抗菌膜组杧果的色差较少,贮藏期间色泽稳定。第21天,抗菌膜组杧果的色差比PLA组和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2.26%和72.65%。抗菌膜缓慢释放的ClO 2 气体导致酶活性降低,保护叶绿素不被水解和氧化,并保持了杧果的颜色。

图4-13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E值 [21]

从图4-14可以看出,第21天,对照组杧果果皮颜色已经变黄,果皮表面出现了许多黑斑,表明杧果已经变质,失去了商业价值。此外,杧果内部的果肉也由白色变为黄色或黑色,表明由于微生物的浸染已失去食用价值。PLA组杧果果皮颜色也变黄了,还有一些黑点,大部分果肉都变黄了。抗菌膜组杧果表皮呈现更多的绿色,皮肤颜色更深,果肉呈肉色,部分果肉轻微发黄,表明杧果仍具有商业价值和食用价值。

图4-14 贮藏第21天时,各处理组杧果的照片(后附彩图)

(a)对照组;(b)PLA组;(c)抗菌膜组 [21]

4.2.3.4 可溶性固形物(TSS)分析

从图4-15可以看出,各处理组杧果的TSS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照组和PLA组杧果的TSS含量在第6天后急剧增加,在第21天达到最大值。这可能是由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实中的大部分有机酸转化为可溶性糖,导致TSS含量增加。抗菌膜组杧果的TSS含量在贮藏期间保持相对稳定,第21天时,TSS含量比PLA组低了28.05%,比对照组低了40.40%。这些结果可以解释为,ClO 2 可以抑制酰基辅酶A合成酶和酰基辅酶A氧化酶的合成,而这两种酶可以调节乙烯的生成,从而延缓杧果的成熟,抑制果实中某些有机酸向可溶性糖的转化 [30]

图4-15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TSS含量 [21]

4.2.3.5 维生素C含量分析

从图4-16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杧果的维生素C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呼吸作用和酶的作用导致杧果的成熟,进而加速了维生素C的生成。之后维生素C含量的减少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维生素C被消耗。对照组和PLA组杧果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在第6天和第9天达到峰值,第21天降到最低。抗菌膜组杧果的维生素C含量变化缓慢,第21天比PLA组高了182.30%,比对照组高了520.74%。因此,抗菌膜对维持杧果维生素C含量有显著的作用,因为抗菌膜释放的ClO 2 抑制了呼吸和乙烯的生成,从而降低了维生素C的氧化。

图4-16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维生素C含量 [21]

4.2.3.6 可滴定酸含量(TA)分析

从图4-17可以看出,各处理组杧果的TA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呼吸作用使有机酸含量增加。事实上,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一些有机酸被转化为可溶性糖,一些被呼吸消耗,导致杧果果实中TA含量降低。PLA组杧果的TA含量在第12天达到峰值,然后持续下降。对照组杧果的TA含量在第9天后显著降低,在第21天降到最低。抗菌膜组杧果的TA含量也发生了变化,在第21天,TA含量比PLA组高了125%,比对照组高了718.18%。因此,抑菌膜有效地维持了杧果的TA含量,可能是通过阻止有机酸向可溶性糖的转化和释放的ClO 2 抑制了杧果的呼吸引起的。

图4-17 贮藏期间各处理组杧果的TA含量 [21]

4.2.4 结论

本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杧果易腐烂,遭受严重的重量损失和颜色变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增加,硬度、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经抗菌膜处理的杧果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含有ClO 2 微胶囊的抗菌膜有效延缓了杧果的腐烂,延长了杧果的货架期,在保持杧果营养和各种理化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贮藏21天后,对照组杧果失去了食用和商业价值,而经抗菌膜包装的杧果仍保持了食用和商业价值。 mxvLzTenIwI+OtkZGf0PFbWlGuWkRm6yBLldlI39auonfKOvzcE2wqeqVzeNKDq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