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包装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

一、包装企业应树立的经营思想观念

企业经营思想是指正确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指导企业决策、贯彻企业方针、实现企业目标、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思想,即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经营思想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企业个性的思想体系,是由企业家们总结创造并被员工们接受和认同的精神原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营思想也称为企业经营哲学,具体来讲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和态度的总和,由一系列的经营观念所组成。企业对某一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形成企业某一方面的经营观念。由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涉及方方面面,这系列经营观念的总和就形成了企业的经营思想。

经营思想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看不见的要素”,是企业的灵魂,代表企业的经营价值,体现企业的风格。正确的经营思想能指导企业走上兴旺发达之路。一个要寻求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思想,如四川长虹提出的“产业报国”的经营思想,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而目前我国的中小包装企业尚普遍不重视这一点。企业的经营思想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被企业广泛认同的企业经营思想主要有以下 10 点经营观念:

(1)市场观念。市场观念是企业处理自身与顾客之间关系的经营思想,是现代企业经营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着眼于顾客的真正需求,以一流的服务水准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应树立以市场为出发点、以顾客需要为导向、以协调市场营销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理念;并着眼于国内、国外两大市场区域,尽力为企业争得较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2)战略观念。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一方面,不能只考虑企业局部的利益,而且要考虑地区、国家发展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要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应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前提,深刻领会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然后根据企业自身条件选择经营战略目标;另一方面,不应局限于眼前,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3)经济效益观念。企业是为了生存发展,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企业,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观念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树立正确的效益观,一是要处理好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二是要把握好企业的规模效益;三是要处理好提高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应以一流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的回报;四是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4)经济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和显著特点,企业必须强化竞争意识,正视竞争,善于竞争。要在企业内营造竞争的氛围,使每个员工在企业内外都具有竞争意识。

(5)诚信观念。“人无信不立。”企业也是如此。我国企业在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和形象竞争之后,已进入了诚信竞争阶段。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法治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也是一个企业顺利发展、不断进步的决定因素。

(6)人才观念。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企业应善于纳才,精于选才,造就人才,长于用才,勇于护才,诚于惜才,以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

(7)信息观念。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是企业的生命,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手段。只有掌握准确而及时的信息,才能正确地判断和决策。企业家的经营艺术就在于能够最敏捷地掌握信息资源,最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创造出经营业绩。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增强信息观念,增强企业在信息的搜集、传递、加工、处理、利用上的竞争能力。

(8)时机观念。时机同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一样,也是一种资源,是有价值的,应利用好外界环境变化带来的适合本企业特点、便于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的恰当时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树立时机观念,正确认识时机,掌握及时利用时机的规律。

(9)质量观念。价值不等于品质,但没有品质就谈不上价值,产品质量是市场准入的航标,追求卓越的产品质量是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同时,高质量的产品没有高质量的包装,产品质量就不完整,产品就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10)创新观念。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只有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包装企业应制定的经营目标

1.企业经营目标的概念及制定原则

企业经营目标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按照经营思想,结合内外条件,沿其经营方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达到的预期成果和发展水平,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也是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性的反映与体现。企业经营目标应充分体现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多个目标组成的一个目标体系,不仅仅是经济效益方面的直接体现,而且是包括社会责任、技术水平、企业建设等多方面和总目标、分目标、具体目标多层次的系统。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企业,经营目标的重点也各有不同。

确定企业经营目标是经营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给企业指明每个时期的经营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为了发挥经营目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制定经营目标时必须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同时应贯彻以下6点原则:

(1)关键性原则。关键性原则是制定经营目标的首要原则,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必须突出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问题、关键性问题,切不可把企业的次要目标或小目标列为企业的总体目标,以免滥用资源而因小失大。

(2)可行性原则。企业经营目标应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必须是可行的,要保证经过努力能如期实现,脱离实际的过高目标和不求进取的过低目标都不能起到好作用。这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目标时,要全面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条件以及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程度。

(3)一致性原则。经营目标必须是从全局出发、整体考虑,企业总体经营目标、中间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要协调一致、要相互衔接。

(4)激励性原则。经营目标要能激发全体职工的积极性,目标要明确,具有鼓舞作用,能够调动职工积极性,使每个人对目标的实现都寄予希望,从而愿意把自己的全部力量贡献出来。

(5)定量化原则。经营目标应是可以进行衡量和可以进行比较的,而不是笼统、空洞的口号,以便于检查和评价其实现程度。企业经营目标一般应尽量用数量或质量指标表示出来,而且最好具有可比性。

(6)稳定与灵活原则。企业经营目标经确定后应相对稳定,但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行滚动目标。

2.企业经营目标的内容

企业经营目标分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同时,按经营目标涉及的范围又有总目标及子目标之分,前者是企业的总体奋斗目标,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后者是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奋斗目标。应先正确地制定长期经营目标,在长期经营目标指导下,再来协调中、短期目标,才能既避免目光短浅,又使长期目标的实现有可靠的保证。企业经营目标涉及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 5 个方面:

① 社会贡献目标,包括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品种、产值、产量、质量、资源利用、税金上缴等项。

② 发展目标,包括生产规模、生产能力、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等项。

③ 市场目标,包括市场占有率、新产品开发能力、售后服务能力等项。

④ 利益目标,包括利润、税金、奖金、福利等项。

⑤ 财务目标,包括资本构成、流动资金、新增普通股、红利偿付、固定资产增值等项。 BpfV9RVEiOyEbhqCTL1lXU9rMcH7HyPuhElbOFeq09yrKIPf5XD/0LUhNRduE+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