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出现于 20 世纪 90 年代,1995 年德鲁巴印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Drupa)展出了 42 种计算机直接制版(CTP)系统。在 2000 年德鲁巴印刷技术及设备展览会(Drupa)上,来自世界各地的 90 多家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及材料生产商展出了近百种产品。
计算机直接制版是一种数字化印版成像技术。计算机直接制版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用计算机直接控制,用激光扫描成像,再通过显影生成直接可上机印刷的印版,省去了胶片这一材料、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晒版工序。CTP的特点是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无胶片)、速度快、效率高、工序少、流程简化、可变因素降低、全程数字技术处理、信息量增加、稳定性提高、管理规范。
计算机直接制版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直接将文字、图像等作业转变为数字信号,用计算机直接控制制版设备扫描成像,再通过冲版机显影生成印刷的印版。图 1-1 为CTP工艺流程。
图 1-1 CTP工艺流程
制版机的结构原理如图 1-2 所示,采用 16/32/48/64/96/或是 16 ~ 96 个之间任由配置且独立的 830/NM/1W或 405/NM半导体激光作为光源,通过光纤耦合把N个光源导到密排面上,密排面上射出的激光通过光学镜头聚焦并紧密吸附在光鼓表面的版材上,对版材进行热烧蚀或感光。工作时装有版材的光鼓做高速旋转运动,而装有光纤密排系统及光学镜头系统的扫描平台做横向同步运动。驱动电路系统根据计算机的点阵图像来驱动各独立的激光器进行高频开关,从而在版上形成点阵图像潜影。
图 1-2 制版机结构原理
平版制版的工作流程总体经过五个环节。
(1)印版输出前的准备。通过输出流程软件进行印版输出参数与模版设置。
(2)印版输出。通过制版机的操作实现平版印版的激光曝光与输出。
(3)印版的显影。曝光后的印版通过显影机,将印版表面处理为可以上机使用的平版印版。
(4)印版质量检测。针对制版输出的印版的图文进行观察,并检测相关的区域与标识,判断印版的制版质量。
(5)印版的后处理。为了提高印版的印刷适性,经曝光显影后的印版还需要经过烤版、上胶等后处理工序。
(1)流程软件的工作步骤
①启动佳盟优联服务器
佳盟优联是建立在C/S工作模式上的。服务器是整个流程的核心,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操作。客户端的每一步操作都经过服务器来进行处理,服务器控制客户端的运行。输出器与服务器进行传输操作,文件经服务器解释并传输到输出器,然后在输出器中进行相关输出操作。
启动佳盟优联服务器是运行佳盟优联流程的第一步操作,只有当服务器成功启动后,相应的功能模块才能开启,才能执行相应的各工序处理,客户端程序也才能运行登录。
注意:在启动服务器前,首先要保证网络连接正确,与之相连的计算机,特别是客户端计算机应该可以正常访问这台服务器。
在桌面上,双击“Server”图标或在“开始”菜单中选择“JoinUs Unity”下的“Server”程序,即可启动佳盟优联服务器。如果安装的是限时试用版,流程服务器启动时,将首先弹出提示流程加密锁使用期限的对话框,上面会明确提示整个系统的使用期限。
继续单击“确定”,即可打开服务器界面。
在界面上,可以查看服务器已登录用户的信息及功能模块是否成功启动。服务器界面分为左右两部分。
客户端连接信息,左侧显示登录到服务器的客户端信息,包括ID、用户名、IP地址等。
ID:登录序号,按登录顺序自动生成;
用户名:登录的用户名称或输出器的名称;
IP地址:登录的客户端或输出器所在主机的IP地址;
工单处理器信息:右侧显示服务器已启动的功能模块;
连接数据库成功:表示数据库已成功启动并与服务器正常连接,如果显示“数据库连接失败”则流程无法正常工作;
规范化模块已启动:表示规范化处理器模块已成功启动;
拼版模块已启动:表示拼版处理器模块已成功启动;
输出模块已启动:表示输出处理器模块已成功启动。
如果运行时没有检测到加密狗或者软件使用的授权码与当前使用的加密狗不对应,将提示“加密狗错误”。
②启动佳盟优联客户端
客户端是用户的操作端口,用户在客户端提交规范化、拼版、输出等操作到服务器,并将每一步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在客户端中。
只有在流程服务器成功启动后,用户才能启动客户端。
用户在登录客户端时,首先要确定这台计算机和服务器所在计算机连接正常,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最好设置在同一个局域网内,每台计算机都拥有自己的IP地址,这样客户端才能更好地访问服务器。其次,客户端在一台计算机上只能启动一个,即不允许多个客户端同时在一台计算机上操作;当用户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启动客户端时,不能重复使用同一个用户名登录,即同一个用户同时只能登录一次。
在桌面上,双击“Client”图标或在“开始”菜单中选择“JoinUs Unity”下的“Client”。稍后即可打开客户端登录对话框,如图 1-3 所示。
图 1-3 客户端登录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服务器IP地址,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打开佳盟优联客户端。如果输入的IP地址不对,将提示“连接服务失败”,单击“确定”按钮,退出登录界面。佳盟优联客户端成功登录后,在“优联服务器”界面上,显示出该用户登录的信息。
③启动佳盟优联输出器
佳盟优联输出器是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整个流程的输出工作,接收服务器解析的页面文件,并控制文件向相应的设备进行输出。
由于流程中同一类型的输出器按照IP地址管理,因此在每一台计算机上只能启动一个输出器,并且输出器可以与服务器在同一台计算机上启动。
佳盟优联输出器分为CTP输出器和数码印刷输出器。双击桌面上相应的佳盟优联输出器图标或单击“开始”→“程序”→“JoinUs Unity”→“CTP输出器或数码印刷输出器”,打开输出器启动界面。
稍后即可打开相应的输出器登录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正确的服务器IP地址,所设IP地址为服务器所在计算机的IP地址,这样才能成功地与服务器连接。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打开相应的输出器界面。
启动前,要确定两台计算机可以正常访问。
输出器成功登录后,在“流程服务器”界面上,将显示出该输出器登录的信息,表示相应的输出器已成功登录到服务器端。
(2)流程软件的工作过程
①建立作业
首先需要新建一个作业,为每个作业输入一个唯一的工单号。创建作业完成后,在流程服务器的文件系统中就会产生相应的作业文件夹,如图 1-4 所示。
图 1-4 新建作业
根据工作需要,给该作业添加若干个处理模板,通常至少需要一个规范化模板,还要对模板进行相关设置。这些包含JTP参数的处理模板就构成了该作业的“数字工单”。
工单号:工单号是整个系统中作业的唯一标识,不能与其他作业的工单号重复;
作业名:该作业的名称;
处理模板:为作业选择一个在模板库中定义好的流程模板;
客户信息:该作业所属的客户信息和资料工单号是必填项。作业名可与工单号名称相同,也可以为其命名其他名称。它们的名字中都不能包含下列字符:/ ? \| * :“”< >。
②设置作业处理模板
“处理模板”界面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当前作业所需的处理模板。用户可根据本次作业的需要来建立所需模板。新建作业时如果预设了处理模板,将显示在处理模板界面中,如图1-5 所示。
模板是流程各个处理节点的参数设置数据,每一个节点就是流程中一个具体工序。作业处理模板中保存着处理这个作业所需要的各个节点模板。想要使用一个处理节点,就需要先把一个节点模板添加到作业中。
图 1-5 打开作业时的处理模板
a.添加源文件
设置好处理模板后,用户要向该作业中添加源文件。流程会将添加的源文件上传到服务器的作业文件夹中,同时在工作时的源文件区域列出这些源文件。
b.规范化文件
用户将源文件提交给规范化模板,触发流程服务器上的规范化处理器开始工作。该JTP根据规范化模板中的参数,读取相应的源文件并进行运算处理,生成规范化后的PDF文件。规范后的PDF文件以单页形式存在,称为“规范页”。规范页数据同样被保存在流程服务器上的作业文件夹中。
注意: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规范化过程中,客户端仅仅发出指令,所有执行都在流程服务器中完成,即由服务器的CPU执行规范化程序,从服务器中读取源文件并进行处理,将处理的结果存放回服务器中。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页面数据在服务器和客户端工作站之间传递,这就是典型的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的工作模式。
c.建立页面列表
经过规范化后的规范页可以在页面列表窗口中被整理成页面列表,可以由不同源文件的规范页共同组成一个页面列表。每个页面列表可以理解成一本有页码顺序的书。
③制作版式
整理好的页面列表,需要赋予它一个折手版式,以便进行折手拼版。折手版式是一个独立的数据文件,该文件记录了各个单独页面在大版上的排列位置和顺序。佳盟优联流程中内置了专门的版式设计程序,可以用它来预先设计好各种拼版版式。
a.折手拼版
给页面列表设定好版式后,就可以提交给“折手拼版处理器”进行折手拼版操作。这个操作同样在流程服务器上得到执行。处理器读取各个小版单页数据,根据版式要求,把它们拼成一个大版文件,这个大版文件同样是一个PDF文件,也同样保存在流程服务器的相关作业文件夹中。
拼版完成的大版文件,会出现在“印张样式”窗口中。在这个窗口中可以进行整个版面的预览检查,检查完后就可以提交给输出器进行输出。
b.输出印版
优联流程为每个输出设备配备了一个输出服务器,输出服务器是一个单独运行的程序,可以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想要使用一个输出服务器输出,需要在流程作业中添加一个此类设备的输出模板,并且将模板中的IP地址指向相应的输出服务器程序所在计算机。然后,向这个输出模板提交拼好版的大版文件,文件就会被输出到指定的输出服务器中。当输出页面出现在输出服务器的作业列表中后,说明该页面包括光栅化、加网在内的所有印前处理都已执行完毕。在输出服务器中还可以进行最后的精细预视检查,包括进行网点预视和叠印检查,检查完毕就可以放心地将其输出到印版上进行印刷,或输出到数码印刷机上打印出成品。
直接制版机的整个工作流程如图 1-6 所示。
图 1-6 直接制版机的工作流程
模板建立:参数设置(版材幅面、精度、曝光功率)。
供版:如果是自动供版模式,首先判断是否已预供版,如果无预供版,则吸嘴下移,并判断是纸或版,是纸则去纸并返回执行前次动作,是版则供版到主机入版口;如果是手动模式或已供版,则跳过前面动作。
装版:先进行光鼓定位,光鼓定位在装版位置后,打开版头夹,随后送版系统把版送到版头夹处进行前定位,侧拦规系统对版材侧边进行定位,接着闭上版头夹,然后装版辊压下,光鼓转动装版,等转到版尾位置时,打开版尾夹,光鼓反转,把版尾送入版尾夹板下,关闭版尾夹,装版辊抬起。
成像:启动光鼓,此时若是自动供版模式,则同时启动供版机再次供版,等到光鼓转速达到设定值时,且达到真空压力后曝光开始,光学平台上的激光系统,将携带有计算机点阵信息的激光光束照射在版材上,实现文字和图像信息的传递。光学平台做匀速直线移动,滚筒旋转一周,平台移动对应光路数线距离,点阵信息结束,即完成一版曝光,而后,光鼓减速停止。
卸版:光鼓停止后再次定位,卸版机构开始进行卸版,排版机构将版材送入过桥,版经过过桥进入冲版机。
冲版:根据版材的显影温度、时间,进行显影、水洗、上胶、烘干等操作。
曝光后的印版通过冲板机对印版进行显影处理。冲板过程中使用的显影药水具有化学腐蚀性和沉淀积聚性。
(1)设备结构
目前平版制版通常通过自动显影机进行印版的显影处理。自动显影机一般由传动系统、显影系统、水洗系统、涂胶系统、烘干系统等部分组成,如图 1-7 所示。
图1-7 冲版机结构
①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是引导印版运行的驱动装置。电机通过涡轮蜗杆或链轮链条带动传送辊转动,并通过对压胶辊驱动使印版通过显影机的各个工作环节。
②显影系统
印版显影过程中,显影液槽通过加热器、冷却系统、循环过滤系统确保了显影液能在一个恒定的条件下工作,当印版通过显影槽时,毛刷辊在一定压力和速度下对印版进行刷洗,印版上的感光层快速溶解。
③水洗系统
水洗系统由两组喷淋管向印版正面和反面喷淋清水,以清洗掉显影生成物和残留的显影液,并通过挤压辊挤去版面的水分。该系统具备二次水洗的功能。
④涂胶系统
涂胶系统是清洗后的印版上涂布一层薄薄的保护胶,已确保在印刷前,印版的清洁和抗氧化。
⑤烘干系统
烘干系统由送风管和胶辊组成,通过吹风和加热使印版迅速干燥。
(2)调试操作说明[以虎丘影像(苏州)有限公司PT系列印刷冲版机为例]
安装完成后进入机器的调试阶段,首先向显影药槽内注入清水,直到清水从溢出口溢出为止(如果机器带有水洗内循环功能,水洗槽中也需加入清水至溢出为止),同时检查一下机器是否处于水平位置。显影补充液和胶水可先用清水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在注入清水的同时不能让水溅入电器部件内,如有请用电吹风吹干为止,否则绝对不能通电试验。
通电开机,首先利用操作界面设定必要的工艺参数,如显影温度、电机速度、版材尺寸规格等。在工艺参数设定完成以后,选择相应的程序让机器进入工作状态。机器进入加温状态,与此同时,仔细观察循环泵工作正常与否,具体可看液体的流动状态或用温度计测量显影温度是否上升。建议用户在正式调试以前对各项冲洗功能进行手动测试,并在正式运行后要观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冲版机各档轴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出版质量,所以调好各档轴的压力至关重要,但由于使用的版材和药水差异很大,对各档轴的压力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请参考表 1-1 中的压力数值范围,根据实际使用版材和药水的要求,调节各档轴的压力至合适范围以满足实际出版需求。
测量方法:从版厚 0.27 mm的版材上裁剪一条宽 30 mm的版条,用合适的方法将拉力计的一端与版条一端固定,然后将版条的另一端从被测的一对轴中间插入,来测量辊轴转动时的拉力。
测试完成后,关闭冲版机主电源,将冲版机中的清水排放干净(过滤器中的水也需要排放干净),放完水后,注意要将调节后的阀门复位,然后向显影槽中加入显影液直至溢出为止,若有水洗内循环功能且要求使用此功能,请在水洗槽中加入清水直至溢出为止。将显影补充桶和胶水桶里的清水分别换为显影补充液和胶水。
表 1 - 1 冲版机参数
注:表内的数据都是在辅表面干燥时测得的
开机,正式冲版测试。根据客户实际使用的药水和版材的要求,设置好冲版工艺参数(显影温度、显影时间、毛刷转速等),待机器达到冲版要求后,正式冲版,根据出版的测试结果,对冲版机相关功能进行微调(如显影时间、辊轴压力、上胶量大小,等等),使版材冲洗效果达到要求。
(3)注意事项
仔细阅读产品的主要参数和技术指标,确认用户冲版要求是否与设备指标相符。
每天启动设备后,应注意观察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水洗水流量应经常注意观察,尤其在水压不稳定地区,必要时安装流量压力表,每天结束工作时应将水排干净。
不要将宽度和长度不符合表格所列的版材规格以及卷曲的版材送入机器内进行冲洗,一旦发生版材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从出版口出来,应立即按急停按钮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卡版现象。
按照提供的保养方法,必须定期进行清洗和保养。
每天结束冲版工作时,宜在待机状态下关机,依次关闭电源开关、空气开关,最后切断总电源闸,关闭水龙头。千万不可直接拉电源闸,这将有损机器的使用寿命。
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开启电气箱,以免造成人身危险和设备故障。
显影处理后的印版,需要经过检查与测试。确认印版没有错误,并且质量符合标准后,需要对印版进行后处理。目前很多冲版机可以直接进行印版的后处理,即通过上胶与烘干系统实现。
(1)烤版
烤版是将经过曝光、显影、除脏、修补后的印版,表面涂布保护液,放入烤版机中,在230~250℃的恒定温度下烘烤5~8分钟,取出印版,待自然冷却后,用显影液再次显影,清除版面残存的保护液,用热风吹干。烤版处理后的印版,耐印力可以提高,但是如果印刷的数量不高就不必对印版进行烤版处理。
注意事项:
①因烤版之后的感光膜吸附在版面很牢固,所以PS版在烤版之间一定要将版面上的胶带、脏点清除干净;
②烤版保护胶擦得不宜过多,过多易出现留痕状痕迹,严重时不易着墨;
③修版后用清水将修版液冲洗干净,否则烤版后,残余的修版液及被溶解的物质会污染版面,引起上脏;
④烤版时必须待版面保护胶干燥之后才可进行烤版;
⑤涂烤版宇宙保护胶要用脱脂纱布,以免用脏布涂擦,污染版面,引起上脏;
⑥涂烤版保护胶液用力不要过大,以免纤维脱落而影响烤版质量。
(2)上胶
印版上胶可以保护版基表面细小的砂目,增强砂目的耐磨性,提高耐印力;可以保护版基的亲水层,提高图文部分的着墨性,有助于印刷时快速达到水墨平衡;可以保护印版,避免轻微刮花或划伤;可以有效封住砂目不让灰尘进去,防止印版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引起印版过快氧化。
上胶是平版制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在印版表面涂布一层阿拉伯胶,使非图文的空白部分的亲水性更加稳定,并保护版面免被脏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