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12647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内针对印刷技术的专门委员会TC130 制定,其制定的国际标准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术语标准、印前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印刷过程控制标准、印刷原辅材料适性标准、人类工程学/安全标准。其中,印刷过程控制标准是印刷生产广泛应用的基础标准,在ISO/TC130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规定了印刷生产过程中各关键质量参数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如ISO 12647 的一系列标准,它是按照胶印、凹印、网印、柔印、数字印刷的工艺方法划分,针对不同印刷方式的质量控制参数,规定各自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ISO 12647 标准(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是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印刷质量委员会的综合数据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一系列包装防伪标准,为各种印刷工艺(胶印,凹版印刷,柔性版印刷,等等)制作的技术属性和视觉特征提供最小参数集。该标准向制造商和印刷从业者提供了指导原则,有助于将设备设定到标准状态。来自这些印刷厂的测量数据可以用来创建ICC色彩描述文件并生成与印刷色彩相匹配的打样样张。
ISO 12647 是建立在包括油墨、纸张、测量和视觉观察条件标准之上的标准。这个标准包括很多部分。在ISO 12647 标准的每一部分中,对不同的印刷工艺,定义了该工艺参数的最小值。
ISO 12647-1:网目调分色样张和印刷成品的加工过程控制:参数与测量条件,包装装潢
ISO 12647-2:平版胶印
ISO 12647-3:新闻纸的冷固型胶版印刷
ISO 12647-4:出版凹版印刷
ISO 12647-5:丝网印刷
ISO 12647-6:柔性版印刷
ISO 12647-7:直接来源于数字数据的样张制作,数码印刷和打样
简而言之,ISO国际标准有助于印刷从业者、印前部门以及印刷品买家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作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ISO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印刷品买家所接受和采用,也成为印刷企业进出口业务的通行证。
而在国内,采用国际标准的印刷企业也越来越多,如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等众多知名印刷企业,甚至一些规模还不是很大的企业,在印刷生产时均严格按照ISO 12647-2、ISO 12647-7、ISO 2846、ISO 12646、ISO 10128 等一系列国际标准的要求去执行印刷流程的每一步操作,做到产品有序可循、有章可查,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
ISO 12647-2 是ISO 12647 中的标准“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打样和印刷的生产过程控制——第 2 部分:胶印机过程控制”,ISO 12647-2 的可信度是建立在实地密度块和TVI(网点增大曲线)曲线的基础上。
随着印刷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印刷品质控制分析研究发现印刷密度指标不能准确地控制印刷四色油墨的品质,因此ISO 12647-2 印刷过程控制标准于 2004 年发布的新标准中将印刷四色实地色的测评指标修订为以CIELab色度值为标准的值,如表 9-1 所示。
表 9 - 1 ISO印刷实地标准
在ISO 12647-2 胶印印刷控制标准中对印刷网点增大进行了说明,表 9-2 表列出了ISO标准纸张与胶版印刷条件下的 50%阶调时的网点增大值。图 9-1 为ISO根据特定印刷条件所获取的标准网点增大曲线。
表9 - 2 ISO标准纸张与胶版印刷条件下的 50%阶调时的网点增大值
(续表)
注:①黑版与其他彩色版的增大值相同或大3%。
②印版的种类相对直接制版技术应该是独立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使用不同的控制参数输出阳图版与阴图版。
③纸张的类型在ISO 12647-2 胶印标准中有相关的规定。
④A、B、C、D、E、F是图9-1 所对应的标准曲线,曲线通过测量印刷复制品上的CMYK各色阶的色样的色度值计算后得到网点值,然后绘制曲线。
图 9-1 ISO标准网点增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