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包装设计之前,设计者须和企业做充分的沟通,既可避免错误的尝试,也可节省时间及成本。
新包装的推出不一定是新产品的上市。产品的营销规划影响包装的设计方向。因此,确认产品推出的目的是进行包装设计工作时最基本的要求。
A.新品牌新产品: 伴随市场上全新产品的推出有一个新品牌与之配套。
B.新品牌一般产品: 一般性的产品,在市面上竞争品牌众多,为了建立不同的品牌形象,需建立一新品牌进行区别,例如:市场上销售的婴儿专用清洁品很多,而丽婴房一个婴童服饰品牌要介入清洁品类,就必需创造一个新品牌,所以有了Nac Nac婴儿清洁用品系列诞生(图1-14)。
图1-14 丽婴房自创品牌Nac Nac婴儿清洁用品系列
C.新产品上市+促销(Sales Promotion): 配合新产品上市所推出的促销活动,以吸引各个渠道或消费者的注意。
D.原有品牌新产品: 当现有品牌朝着新产品发展时,也需要将原有品牌印象融入新产品的包装中。例如:沐浴乳对市场来说并非新产品,但对“弯弯”品牌原有系列产品来说则是一新产品(图1-15);三合一奶茶粉非市场新产品,但对“立顿”产品线而言是新产品(图1-16)。
图1-15 弯弯沐浴乳。
图1-16 立顿三合一奶茶粉。
E.现有产品新口味、新品项: 将现有产品延伸,如新口味的推出或是成分比例的重新调配。例如:波蜜果菜汁在原有口味之外又推出低卡系列(图1-17)。
图1-17 波蜜果汁由低糖到低卡的演变。
F.现有产品改包装(旧品新装): 为符合不同渠道或消费者的需求,同样的内容物会因渠道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包装设计。一般而言,此类商品多属低关心度、需借由外包装的巧思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例如:休闲零食类的商品包装,常因时尚流行而推出新包装(图1-18、图1-19)。
图1-18 孔雀香酥脆四个漫画系列。
图1-19 雀巢柠檬茶冰激系列。
G.现有产品加量: 在竞争环境下,企业往往不愿降价促销,而是采用增加内容量的手法。例如:立顿冰红茶不打降价而改加量的策略。(图1-20)
图1-20 立顿冰红茶不降价以加量策略来应对市场。
H.现有产品+促销SP(Sales Promotion): 为了在特殊的渠道不定时地举办促销活动,有时会因时间的限制,往往只能以现有产品加上赠品为促销手段。
I.现有产品组合装: 企业将旗下产品重新组合或是消费者依个人喜好自行组合产品口味。例如:立顿水果茶系列推出节庆组合包(图1-21)。
J.现有产品礼品装(针对特定节日): 根据特定节日所推出的礼盒装。例如:礼坊每年推出的生肖礼盒(图1-22)。
图1-21 立顿水果茶节庆的促销组合装。
K.贩促组合(Sales Kit): 企业为了告知新产品的上市,会汇集各渠道经销商举办上市说明会,会中除了说明产品特性及销售方案之外,也会赠送礼品给各经销商;此方式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法(图1-23)。
图1-22 礼坊每年推出的生肖礼盒。
图1-23 力士新产品说明会赠礼,将新产品特性与促销方案结合的促销方式。
从策略面切入点来看,设计师应先抓住企业想表现的重点,设计方向才能准确无误。
A.塑造品牌形象: 包装设计以表现品牌形象为主要诉求。
B.新产品告知: 立顿茗闲情立体茶包新上市时,“立体茶包”的信息告知即为设计的重点(图1-24)。
C.新品项告知: 系指现有商品拓展产品品项,如新口味上市,或女性卫生用品新推出“夜安型”“加长型”等(图1-25)。
图1-24 立顿茗闲情立体茶包。
图1-25 苏菲超熟睡原系列(左图),加上蝴蝶扇尾功能的新包装(右图)。
D.强化产品功能: 诉说产品的独特卖点(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USP)。如立顿茗闲情立体茶包,该立体茶包的空间可让原片茶叶充分舒展,味道更醇厚。
E.强化使用情境: 多使用于感性诉求的产品包装。如罐装咖啡其内容物的口味其实大同小异,需借包装以塑造出“蓝山咖啡”或“曼特宁咖啡”的独特情境。
F.扩大消费群: 当市场已趋于饱和或稳定时,有的企业往往会另创一个市场。如传统的洗发水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就有厂商推出含各式各样配方的洗发水来开拓另一个市场。
G.打击竞争品牌: 最明显的例子是增量包,“超值享受不加价”对消费者来说实在迷人,对竞争者而言更具“杀伤力”。
H.低价策略(打高卖低): 多使用于赠品或促销商品,例如消费者可用加价购买的方式,以较低价格获得精美赠品。
I.引发兴趣及注意: 利用人物或话题来结合包装设计,为产品的上市述说故事。如味丹曾推出SIX水果离子饮料,采用名人杨惠珊(琉璃工房创始人)设计的瓶型,在上市初期的确风靡一时,但企业若不细心经营,消费者可能因为好奇心消退而减弱对产品的忠诚度(图1-26)。
图1-26 SIX水果离子饮料因名家设计瓶型,上市造成风靡。
J.与广告故事作结合: 借由广告故事的搭配,使消费者对商品有更深刻的印象。
在确认产品推出的目的与了解商品诉求后,包装设计师应能较容易地切入设计重点、准确掌握设计方向;然而,一个真正成功的设计师,除了上述基本认知外,更应深入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提供给消费者生活便利,满足消费心理。只有兼顾消费者生理、心理、使用方便等层面的包装作品,并达到营销目的,才称得上是一件“成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