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印前图文处理技术

一、图像阶调调整

1.图像阶调复制曲线

以原稿的密度为横坐标,以印刷品的密度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同一系列的透、反射密度计,选取原稿和印刷品上相同的最高、最低和中间调几个接近灰色的层次点,分别测出原稿和印刷品对应点的灰密度。在坐标上以原稿上各层次点的密度值为基准,取其各层次点在印刷品上对应再现的密度,连接各点,便得出以原稿阶调层次为基准的印刷阶调再现曲线,利用阶调再现曲线,能够很直观地评估从原稿到印刷品的阶调再现情况。

2.图像阶调曲线调整的必要性

彩色印刷品因各种印刷条件的制约,致使视感明度的变化局限在一个远小于原稿(彩色反转片)的亮度范围内。因此,在有限的亮度范围内,如何使图像的阶调最理想地再现,始终是彩色印刷的一个难点。但随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应用,人们可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阶调调节。

由于印刷复制品的密度范围一般比原稿要小,所以在复制后必然会使原稿的阶调被大幅度地压缩。而彩色显示屏所显示的图像亮度范围大,相应的阶调压缩量较小,不易被觉察。但当图像的阶调被限制在较小的反映原稿亮度变化的印刷密度范围内时,这种压缩的比例就会被放大,从而使彩色显示屏和印刷品再现图像所产生的视觉感受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图像阶调的调节绝不是仅仅依靠观察彩色显示屏的显示效果,必须充分地分析原稿阶调再现的重点,以及原稿所表现的内容与主题,在此基础上对阶调进行校正。

3.图像阶调曲线调整内容

阶调调整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原稿的阶调进行艺术加工,满足客户对阶调复制的主观要求。如对曝光不正确的摄影稿的阶调调整。二是补偿印刷工艺过程对阶调再现的影响。从原稿到印刷品,阶调的传递经历了一系列工艺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阶调的传递是非线性的,为了获得满意的阶调再现,必须对其进行补偿。阶调调整通常就是阶调压缩。阶调压缩就是使原稿的阶调范围适合于印刷条件下印品所能表现的阶调范围。

压缩曲线随着印刷设备、印刷材料及原稿特性的不同而不同。调整阶调曲线就是针对千变万化的原稿,对阶调曲线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阶调曲线的形态,增大或降低图像中不同部位的反差和细节,以补偿图像复制过程的非线性变化,从而满足复制的要求。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中,曲线的压缩和调整主要通过设定高光/暗调点和调整Curve曲线来实现。在小范围内也可通过调整亮度/对比度来实现。

综上所述,在桌面印刷系统图像处理中,我们只有根据原稿的阶调层次分布的特点,结合观察彩色显示屏所显示的效果,对图像的阶调进行压缩和校正,才能获得理想的印刷品。校色图像做到亮暗调在正常范围内,中间调符合人眼的视觉需要,忠实还原灰平衡即可。

二、图像色彩调整

1.黑版的必要性

从理论上看,可以用颜色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将原稿上的所有颜色信息准确复制。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复制过程总会带来一定的偏差,有时甚至是很严重的偏差,这就需要在制版和印刷过程中进行颜色的修正和参数的严格控制。

在彩色印刷中,通常仅使用三种彩色油墨还不能很好地复制图像的颜色,因为用三种彩色油墨叠印出来的黑色不是真正的黑色,而是略带偏红的深灰色。为了加大黑色的密度范围,实际印刷都是采用四色印刷,即除了三种彩色油墨以外还要使用黑色油墨。但使用黑色油墨只是为了增加油墨的密度范围,使深颜色的复制范围更大,加强图像暗调的表现能力,黑色油墨并不影响颜色的饱和度。

黑版在印刷图像中起到图像骨架的作用,对提高暗调部分的层次、加强图像的对比度、减少油墨叠印率起着重要作用。分色的处理方法不同会得到很不相同的黑版,但却可以保持印刷品的颜色不变。对黑版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使用灰色平衡与底色去除。

2.底色去除

所谓底色去除,就是在四色复制中,用三原色还原灰色和黑色时,降低三原色比例,相应增加黑色比例的工艺。

在胶印制版工艺中进行底色去除的目的主要有:

(1)提高印刷适性和油墨的干燥性。

(2)降低油墨成本。

(3)补偿暗调部分的偏色现象。

(4)使灰色(中性灰)印刷再现保持稳定。

确定底色去除量的主要依据是:若底色去除的目的在于改变印刷适性,可把黄、品红、青三原色的去除量定为15%~30%;若底色去除的目的在于中性灰平衡,则黄墨和品红墨的去除量应比青墨多15%左右;若底色去除用于纠正暗调色偏时,应视偏色色相及偏色程度确定去除量。

3.灰成分替代

灰成分替代是充分利用黑色调将图像中的灰色、黑色部分用黑色油墨来再现,去除应用CMY三原色版叠印而构成的灰色成分,也就是说,用黑色油墨来替代传统工艺中由三原色平衡所生成的灰色和黑色,以达到光学和视觉效应的一致性。

灰成分替代的优点有:减少四色叠加油墨的总量,有利于油墨干燥,便于高速多色印刷;有利于达到印刷灰平衡,能保证灰色调的再现和稳定;以低廉的黑色油墨替代昂贵的彩色油墨,可降低油墨成本。灰成分替代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用黑色油墨替代含灰色彩的最小原色时,该色彩的基本色也随之减浅,因而造成深原色饱和度不足。例如,当20%黑色替代最小原色青色20%时,该色相的基本色Y、M也随之减浅20%。因此,分色人员在遇到原稿中重要的深原色时,要用Photoshop工具加深这部分减浅了的深原色,以达到足够的饱和度。

4.底色增益

底色增益是一种制版补偿工艺,它与底色去除的功能相反,是增加暗调区域的彩色油墨量。底色增益沿着颜色空间的灰色轴线进行,对中性灰的作用仅限于中性灰成分。底色增益由底色增益强度和底色增益起始点共同控制,它既能用于调整图像暗调区域灰平衡,又能适应暗调区域色彩的特殊要求,起到增加中性灰区域印版层次的作用。底色增益可用于消除图像中深暗处因原稿中三原色的密度不足而引起的色偏,它能使CMY三种颜色达到更好的平衡。

三、灰平衡

众所周知,色光三原色RGB是向白场过渡的,其三原色光以同量混合就会变成灰色。而色料三原色CMY向黑场过渡,其三原色按不同网点面积值比例组合叠印后,能够完整地复制出不同的中性灰,这在印刷制版中称CMY三原色达到了中性灰平衡。获得中性灰平衡的三原色单色密度称为等效中性灰密度,它是衡量分色制版和彩色印刷是否正确的一种尺度。

1.灰平衡在复制中的作用

彩色复制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正确地再现原稿中的灰色,这是实现阶调再现和色彩再现的基础。灰平衡在复制中的作用有:

(1)灰平衡是衡量印前图像处理的阶调,色彩再现和彩色印刷中网点与墨量变化的尺度,贯串于整个印前、印刷工艺的全过程,它是色彩管理和标准化、数据化质量管理的统一标准,也是各工序共同遵守的准则。

(2)灰平衡是检查扫描分色片的灰色调是否正确的标准,也是判断和纠正原稿及印刷品是否偏色的依据。

以灰平衡再现为基准的颜色校正是决定色调能否正确再现的关键,只有原稿中的灰色调再现准确,色彩再现才能准确。若CMY三原色网点面积值组成的灰平衡比例不准,那么,色彩再现就会有色差。因此,彩色复制的前提是:首先要建立一条CMY三原色不同网点面积值组合的灰平衡曲线及其参数,并在扫描分色前调整好,作为内设置值。

在实践中,只要印前输入设备,如扫描仪建立的灰平衡网点面积值比例是正确的,那么,通过正确的黑、白场定标后,就能再现原稿中的灰色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标准颜色校色量是正确的,所以,图像中的灰色调就能得到再现,不需要在扫描中或在后期处理时对复色的三原色版网点面积比例做调整,因为复色同属于灰色系统。

在印刷色彩学中,灰色调一是指中性灰色(纯灰色),二是指所含灰色度的复合色,复合色是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颜色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以有黄灰、青灰、蓝灰、红灰等上万种彩色灰,它们都属于灰色调。

有些原稿的灰色、复合色需要调整,一是调整原稿色调偏亮、偏暗的缺陷,这种调整曲线采用四色层次曲线做同时加深或减浅的处理;二是调整原稿灰色调的偏色,采用单色层次曲线做纠色处理。

2.灰平衡对原稿的纠偏

在纠正原稿色偏时首先要正确分析、判断原稿中的黑、白、灰的偏色程度及色偏的分布区域,一般有的原稿存在着全面色偏和局部层次段偏色,因此,对原稿不同的色偏,应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处理。

(1)高光白色调的纠偏

对于需要层次的高光白色(1%~10%),多数原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色,应采用扫描设备的高光网点设定(H%)或后处理时用Photoshop的曲线(Curve)高光端,按中性白网点面积值比例纠偏,典型的中性白网点面积目标值为C 5%、M 3%、Y 3%。这样印刷图像的高光部分的白是纯正的白色而不会偏色,又能表现出白色物的层次质感。如果CMY三色网点面积比例接近,则会变成稍暖的中性白色,也是正常的,若M、Y大于C,则容易偏色。

(2)中间调灰色的纠偏

对中间调灰色部分(35%~65%)偏色,拟采用层次曲线中段,将认为偏色的某单色曲线中间调50%处,按中性灰网点面积值调整纠偏,典型的中性灰网点面积目标值为C 50%、M 40%、Y 40%。中间调纠偏时,应注意下列三种情况:

① 观察偏色部分的网点面积值大小与原稿密度值大小是否接近,若偏色部分网点面积值比原稿密度深,则可减浅偏色版,如灰色调偏冷、偏蓝,即可减浅C色版。

② 若偏色部分网点面积值比原稿密度浅,则可加深相反色版。如灰色偏蓝紫,即可加深Y色版,即达到灰平衡。

③ 扫描时对黑版的阶调稍做延长,将黑版的起始点从标准曲线的C版50%处出5%黑版小点,延长至C版40%处出3%黑版小点,使中间调的灰色更加纯正和稳定。

(3)暗调“黑色”的纠偏

暗调部分(65%~90%)及深暗调(90%~99%)偏色,应采用扫描设备的暗调网点设定(S%)或用UCR底色去除功能纠偏,也可以在后处理时用Photoshop 曲线的暗调段,按中性黑的网点面积值比例纠偏,典型的中性黑网点面积目标值为C95%、M88%、Y88%。

暗调纠偏的重点是对黑版的设定和调整,由于一般原稿的暗调偏色较大,因而经常出现按照正常暗调设定扫描的黑版较浅,有时只有60%左右。因此,在扫描时的暗调设定或后处理时,要注意将黑版加深80%左右,至于暗调黑色部分,三原色灰平衡网点面积值比例不一定要求十分严格,即使有较大的深浅出入也不会偏色,因为有80%左右的黑版叠印,所以印出效果仍然能达到全黑程度。 ydZ02mpHvqcKs81KX6+un5WTmE1ejjyEe9g8N9d72CYs7BXeOyuachG7ExpbYf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