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少帅和蒋介石》是一部纪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是系列长篇纪实小说“蒋介石和他的政敌们”之一部。

少帅一一张学良自1928年6月4日始,至1937年春天因西安事变被软禁止,和蒋介石相交近十年。近十年之中,军阀混战迭起,又加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演出了无数幕壮烈的史剧。其内战的舞台上,张学良和蒋介石几乎介入了全部的历史事件,有的还共饰主角登台表演。因此,作者必须有选择地处理历史事件。象蒋桂战争,留给《李宗仁和蒋介石》去写;中原大战,交由《冯玉祥和蒋介石》去评述……另外,象张学良西游欧洲和墨索里尼的关系,以及他归国后倡导法西斯主义、拥戴蒋介石做领袖、积极“围剿”红军等事就略而不提了。

纪实体的小说,是一种比较严肃的文学形式,尤其是描写距今天较近的重大历史事件,更要强调其严肃性。该书在处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候,重点强调其纪实性,绝不随意杜撰。但它既然是小说家族中的一员,就应当具有小说的属性,那就是所写的人物是遵循典型化这一原则经过艺术加工的。严肃的纪实性和艺术的小说化的结合,即为纪实小说的特征。

该书涉及历史人物众多,不可能都赋于饱满的笔墨予以塑造。象冯玉祥、李宗仁、汪精卫等人都是蒋介石的政敌,自然也是系列长篇纪实小说“蒋介石和他的政敌们”的主人公,无需在这部《少帅和蒋介石》中加以描述。还有一些历史人物,在该书中难以贯穿,只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甚至一笔代过。

关于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由于政治上的原因,海峡两岸对同一题材、同一人物的评价大相径庭。好在我不是站在史学家的立场上著史立说,给我运用这些资料带来了相对的自由。况前史有前例,象《三国演义》那样,允许作者用自己的观点去评说历史和人物,也不因“扬刘抑曹”而影响艺术巨著本身的价值。

应当说及的是,写作《少帅和蒋介石》的过程中,参阅并恭录了许多中外史料。有的注明出处,有的只标明是引文,有的因行文的关系化入文中》象宋美龄撰写的《西安事变回忆录》虽有自嘘之嫌,也选用了不少的文字,这都是应当说及的。

作者
1988年4月末完于澳大利亚悉尼 sWOBhCqUBp946/HU8U9PGDvgDlxr1W1KDk0GBzth/3jB0DDRD81FtlZxJrd5PSa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