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于十月十三日到达日本的首都东京。张群引来相见的第一位日本军官叫铃木贞一。
铃木贞一是天皇党羽集团中最有才干的军官之一。他于一九〇七年入东京士官学校,翌年认识二次东渡赴日入振武学校的蒋介石。二人一见如故,相交甚笃。远在一九二〇年的时候,他就作为派驻中国的特务组织——坂西机关的得力干将,接受帝国参谋本部谍报课之派遣,以顾问的身份活动在蒋介石的身边。他注视着默默无闻——但有希望成为“中国的新星”的蒋介石。就说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吧,铃木贞一也介绍了日本皇宫为下级军官设立的训导中心——大学寮的情况。据说蒋介石以黄埔为发祥地的做法,就是接受了铃木贞一有关办大学寮的经验。有关他们二人后来的交往,在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中,还留有铃木贞一如下的这段证词:
我在一九二六年担任久留米步兵联队大队长,这年年底陆相宇垣通知我去接受特殊命令。这个特殊命令是:“中国如果和共产党携起手来进行赤化,日本将陷于困境。你去游说蒋介石,让他断绝和共产党的关系,搞纯粹的国民革命。同时,侦察鲍罗廷顾问的行动。”
奉命后,我先到汉口找到老朋友黄郛。此时,蒋介石在南京。我和黄郛商量后,通过他又和蒋的参谋长张群(张群也是我在上海时的老朋友)取得联系。随后张群通知我到九江去和蒋见面。几天后,我在九江和蒋见了面。蒋给我看了他写的《建国方略》一书,他的结论是:“为了保全东亚,中日两国的合作是必要的。”最后,他告诉我:“我打算用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你就放心吧!我到南京就正式表明态度,你等着瞧吧。”之后,我到汉口去会见鲍罗廷。他表达了对中国革命的看法:“中国由于太穷,革命道路将是曲折的,但建立在共产主义上面的革命,不久将会在中国发生。”
铃木贞一没有公认他的罪行,但不久发生的“四一二”大屠杀他是有份的。他回国述职不久,蒋介石就下野来到了日本。无论社会上如何传言,他知道蒋介石一定会找上门来,求他在开创蒋氏中日外交上出力。因而,他一见面就开门见山地说:
“我预祝你在东京也打个漂亮的胜仗。在这期间,需要我做些什么就直言。”
蒋介石在前三次留住日本的时候,十分了解日本黑社会的实力。他希望通过和日本黑社会头子的交往,改变日本内阁支持奉系张作霖的路线。因而提出要见黑龙会的头子头山满等人。其次,他知道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当年在日俄战争中,救过给俄国人当间谍的张作霖的命,他希望田中首相听取他的意见,中途换马,支持他统一中国。铃木贞一答应奔走,促成蒋介石和内阁首相田中义一的会谈。当铃木贞一询问有何要言披露于报端时,蒋介石以毋庸置疑的口吻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
蒋介石氏发表对日宣言,宣称对日联合之必要,蒋氏今日将拜谒中国通头山满。
即日初夜,华灯初上,蒋介石以后生晚辈的身份前去拜会头山满,向他表示亲近,说明自己还没有住处,请代寻一个清静的下榻之处。头山满对蒋介石此举心领神会,把这位“中国的新星”安置在他的邻居家里。对此,蒋介石亲笔写下“亲如一家”的条幅,以示对日本黑社会头子的感谢和亲近。事后,头山满曾经说了这样一段话:
“蒋氏无论如何是和日本一致的。他对于共产党,不管在国内和国外,一定要加以排斥的。当他在表示这样的决心的时候,我和他的意见是一样的。”
接着,蒋介石在东京开始了“近似行军一般的访问节目”。他拜会日本军政界官员、社会名流,出席日本官员举行的招待会。同时,还秘密地和陵军大臣白川义则、参谋总长金井范三等会谈。最后——也是他访日的高潮节目,是和日本内阁首相田中义一举行会谈。由于田中义一于夏季召开东方会议的成果——《田中奏折》的披露,在中国各界引起轩然大波,所以有关这次秘密会谈,蒋介石及其御用文人历来是不肯认账的。后来包不住了,就竭力粉饰其会谈的内容。由于这次秘密会谈代表了蒋介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日关系的总方针,并因此形成了和宋美龄对外政策的对立,现摘录《蒋·田中密约》内容如下:
首相:今日会见之际,无须向阁下询问过去之事实,对近来情况已有详细报告亦无向阁下问询之必要,唯对今后如何计划,愿闻阁下有何打算。
蒋介石:过去曾有多次计划并抱有各种希望,但均告失败,此等计划及希望虽均有专家实施亦悉归失败,将来究应如何,愿聆教益。
首相:观诸当前情况,无论唐生智、汪精卫,或李宗仁、白崇禧、程潜,以及何应钦,均专心致力于取得本身之地盘而忘却大局。对此如何解决实属难题。今日之状况,余以为远较孙倒袁时更为困难。值此革命困难之际,通观大局,首先应以解决长江以南为当务之急。而堪当此任者非阁下莫属,深望阁下自重。如长江以南不得解决,彼时则一度剪去幼苗之共产党必将重新成长。倘有幸得以收拾局面而控制大局,则共产党不得抬头;否则,此患巨大。余深信阁下在南京时之实力,定可以阁下之力稳定南方一带之局面。当前阁下无需急于北伐,可首先巩固自己之地盘。对北方张、阎、冯之争,亦可不予插手,彼等之争各有其归宿,故以放任为得策,关于唐生智之行动,难望其成功,不久恐将失败。故阁下得以专心致力于南方一带之统一。
列强中与贵国最有利害关系者即为日本,日本对贵国之内争虽概不干涉,但对共产党之跋扈,则断难坐视,在此意义上,对于反共产主义之阁下巩固南方,亦日本所切望。为此,只要国际关系允许且不牺牲日本利权及其他之范围内,将不惜对阁下之事业予以充分援助。唯愿于兹附言者,即对张作霖之态度。世间动辄宣称日本援张,但事实完全相左,日本绝未援张,无论物资、建议或其他一切均未对之援助,日本之所愿,仅在于维持满洲之治安而已。尚希安心。
蒋介石:阁下之言,系以中国现状为基础之结论,余亦认为更无其他良策。对于不可立即北伐,以及首先巩固南方,而后北伐之高论,完全同感。然而前者本人所以北伐,盖因当时情况倘不如此,则祸乱将有起自南方之虞。
首相:余亦如此想象。
蒋介石:余之决心,如共产党跋扈则复出,否则纵令孙传芳南下亦不出山。
首相:阁下与孙之间,有无何等约定?
蒋介石:无任何约定,唯以孙若渡江必将失败而已。
首相:或许如此,判断因人而异。总之,阁下本国之事,阁下自应深知。举凡人之成事,须考虑他人失败之时亦即自己成功之日。共产党之跋扈,非依李宗仁、程潜等之活动,或将以土匪跳梁而出现。汪兆铭之态度如何虽不可知,但无论何人今日亦不致标榜共产党采取行动。共产党恐将利用土匪。
蒋介石:纵如阁下所云,但军队内难保无共产党,故须注意。指挥官虽不足虑,但共产主义者侵入军队,则不胜忧虑。
首相:余对此亦有同忧。日本共产主义之蔓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主义之增长。日方一贯坚决反对贵国之赤化,纯为自卫别无其他。我等之同情蒋君亦在于此。如阁下为共产党之同情者,我等则不信赖阁下。确信阁下之共产观与余相同。
蒋介石:前于渡日之时,原定经由日本去欧美各国,以五年时间周游海外,但渡日一个月来,与贵国各方人士接触之结果,事实上,对本国之演变已不能徒然旁观于海外。决心面陈己见请求赐教而后回国。但归国后不拟立即出山,此中有一秘密之事,汪兆铭来电嘱余早日归国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余无意应允,归国后亦拟暂时不动。今日初见即向阁下透露此事,实以阁下为久已相知之前辈,故毫无隐讳倾述己见,以求教海。首相前言中有不得牺牲日本之利权一事,余亦相信日本在中国利益之安全,亦即中国国利民福之安全,两国毕竟利害相通。中国之所以排日,只因日本帮助张作霖。余虽明了并谅解日本之态度,但厌恶军阀的中国国民则认为军阀依赖于日本。因此,日本有必要协助吾等同志早日完成革命以解除国民误解。如此则满蒙问题亦不难解决,排日自当绝迹。至于对列强之关系,若谓日本不能对中国做任何帮助,乃无视日中特殊关系之言论,并不足取。如今与中国有交涉之列强为数众多,但真有紧密关系者,唯日本与俄国。俄国在此意义上对中国已加干涉,日本何以不得加以干涉、援助,余作为革命者若发表此等言论,则将被国人怒斥为卖国贼,但阁下乃余所信赖之前辈,故敢以表情诉诸阁下。
首相:听阁下肺腑之言,余甚愿更多交谈,然出发时间紧迫,如能延缓启程日期,本日未尽之谈,可期来日,务希于行前再次会面恳谈。
蒋介石:余万一离开东京,张群暂留此地。阁下意见请直接告知张群或通过佐藤少将示知。
田中所强调的主要两点:一是要蒋介石倾注全力掌握长江以南,不要急于北伐。一是关于共产主义之蔓延问题。
此会谈结束后,田中送蒋直到大门。这并非单纯出自礼仪,而是对蒋的特殊器重。
数日后,蒋介石与田中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毫无忌惮地交换了意见,并达成某种谅解。其主要内容有二:即国民革命成功,中国完成统一之时,日本即予承认;日本对满洲之地位及特殊权宜,中国予以承认。在此,蒋介石作了很大让步。
……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十日,蒋介石偕宋美龄踌躇满志地从日本返回上海,一上岸遂会见中外记者,公然宣称:“我们不能无视日本在满洲的政治及经济的利益。此外,对日本国民在日俄战争中发扬的惊人精神有所认识。对此,孙先生也曾予以承认,对于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地位,曾保证予以考虑。”
从此,蒋介石摇身变成了明智的亲日派。
不久,日本内阁也相继做出了中途换马——由蒋介石替代张作霖的决定。铃木贞一在远东军事法庭上的证词是这样记录的:“我晋见田中首相报告时,他很热心地听完报告后指示说:‘中国只可由国民党来统一,张作霖必须回满洲,这个问题我已派山梨半造大将去处理,请你去给他当助手。’”
蒋介石回到上海的当天晚上,他的嫡系部属以及青帮大亨们相继前来拜访,一是祝贺蒋宋联姻达成默契,询问何时在沪举行婚礼;再是吁请蒋介石复职,继续完成北伐、统一中国的大业。对此,蒋介石答说:
“感谢诸位的好心,但我蒋某人尚未有复出之意。时下,我全力准备和宋女士的婚礼。”
宾客辞出以后,夜已经很深了。蒋介石满怀柔情,欲和宋美龄欢度这万籁倶寂的良宵,宋美龄却气呼呼地质问:
“大令!你为什么不同意复职?难道你忘了答应我的许诺了吗?”
“我怎么会忘记呢!”蒋介石俯首亲吻了宋美龄的额头,“放心,我一定让你做中国的第一夫人。”
“可时下结婚,我还不是只有当你妻子的名分?”宋美龄执拗地把头一转这样的婚礼,我不参加!”
“那……你准备参加什么样的婚礼呢?”
“等你成为全国最高主宰者的时候!”
“放心,这一天就要到了,但必须在你做了我的妻子以后。”
“为什么?”
“策略!”蒋介石吟哦有顷,伸出右手有意活动了一下手腕,“中国传统的说法叫手腕,或者叫手段。简单地说,我明天复职,你还没变成第一夫人,就会遭到铺天盖地的非议;如果先做了我的妻子,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你送上第一夫人的宝座。”他望着疑惑不解的宋美龄,又故弄玄虚地补充准确地说,是那些准备非议你的人,把你请到第一夫人的宝座上。”
接着,蒋介石说明自己的下野是一种转移各派攻击的策略。就在他赴日的四十四天中,各派攻击他的矛头已经失去了靶子。结果,他们就演出了相互攻讦争权夺利的好戏。时下,汪精卫虽然由武汉败退广州,可他又宣布“国民政府在广州再行设置”。这样,就会由宁汉对立变为宁粤分庭。我敢大胆预言:这种局面必然会发生逆转,非由我蒋某人收拾残局不可。他说罢晃了晃日渐歇顶的头,得意地说:
“既然我用追求你的爱情的时机,贏得了各派势力俱损的局面,那我为何不再利用轰轰烈烈的婚礼,换来政敌请我复职,并甘愿臣属于我的结果呢!”
“啊!好厉害的手段……”
这是宋美龄没有说出口的心里话。她从蒋介石这笑而论道的言谈中,再次看到了自己所爱的人所具有的超人之处。她渐渐地明白了,蒋介石在追求她的五年中,为什么会从一个中级军官晋升到三军最高统帅。一向崇拜英雄的她完全地折服于蒋介石了!她转怒为笑,主动地投人到蒋介石的怀抱,似乎是说:“我一切都交给你了!”但是,当她炽烈的情爱慢慢降温以后,她又暗自说:
“我不能做他的俘虏,变成他寻欢作乐的女奴,我一定要施展自己的才干,让他知道没有我这位第一夫人是不行的!”
蒋介石在宁、粤、西山会议派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加快了筹备婚礼的步伐。十一月二十六日,上海诸家报纸登出了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启事。其中这段妙文成为朝野的谈资:
中正奔走革命,频年戎马驱驰,未遑家室之私。……定十二月一日,在上海与宋女士结婚,爰拟撙节婚礼费用,宴请朋友筵资,发起废兵院。……欲为中正与宋女士结婚留一纪念。
十二月一日,蒋介石和宋美龄举行轰动中外的结婚典礼之时,蒋介石在同天的《申报》上登了一则离婚启事:“毛氏发妻,早经仳离,姚陈二氏,本无契约。”也是在这同一天的报上,蒋介石还发表了一篇《我们的今日》的文章,称:
我今天和最敬爱的宋女士结婚,是有生以来最光荣、最愉快的事我们结婚以后,革命事业必定更有进步,从今可以安心担当革命的大任……我们的结婚,可以给中国旧社会以影响,同时又给新社会以贡献。
有关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典礼的盛况,中外报纸均作了详细的报道。数年以后,知情人又作了补充的回忆。现精选摘录如下:
“宋夫人遇到了一些感到失望的事。她希望女儿的婚礼在宋查理的教堂举行,由本堂牧师主持。(霭龄是在日本结婚的,未能这样做;庆龄私奔,自然也不可能这样做。)但是卫理公会禁止牧师主持离过婚的人的结婚仪式,(除非是由于《圣经》上讲的一个原因——对方通奸而离婚的无辜者)安斯沃斯主教任卫斯理学院校长时,曾给美龄在佐治亚州提供过住处,他现在在中国。但是他也受到教规的约束。林乐知纪念教堂的宋家牧师江长川也是这样。宋夫人要他至少到西摩路的私邸同新人一起祈祷,问他是否愿意。他说他愿意。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日,宋家的亲戚朋友聚集到西摩路。江长川牧师同美龄和蒋委员长一起祈祷,蒋跪着,穿着一套崭新的礼服:条纹裤子、鞋罩、燕尾服、银色领带,像花生形的古怪的脑袋剃得光亮。布里斯托尔上将和一队美国海军军官带着赞许的表情在一边看着。
“家庭的仪式是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主持的。接着,大家都准备到外滩的大华饭店举行邀请来宾参加的婚礼。”
对于在大华饭店举行婚礼的经过,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二日《上海时报》作了详细报道:
“这是近年来的一次辉煌盛举,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赫的结婚典礼。这次婚姻使得南京军队过去最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新娘的哥哥、宋子文博士的家庭以及国民党创始人,已故孙中山博士的家庭联结成一体。
“昨天下午举行婚礼时,大华饭店的舞厅里足足有一千三百人,当蒋介石总司令同男傧相一起出场时,桌边的椅子上坐满了人,还有许多人站着,鼓掌欢迎这位前军事领袖。
“上海以及其他地区的中外知名人士在这里济济一堂。……
“在这次结婚典礼仪式上担任接待委员会主任的郭先生站在大华饭店舞厅的入口处,来宾们向郭先生出示请柬后,即被引入舞厅。
“步入装饰华丽的舞厅时,人们立刻就被那很有气派的满堂花卉迷住了。这些花卉是由刘易斯育婴堂布置的。讲台上——如果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挂着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博士栩栩如生的大幅肖像;肖像的一边是国民党党旗,另一边是孙中山博士的旗帜。
“乐池里,一支俄国管弦乐队正在忙着调弦定音,等待下达演奏门德尔松《婚礼进行曲》的命令。四时十五分的时候,新郎和新娘还没有露面。舞厅外面,大约聚集着一千名中国人,他们都站着恭候这位前总司令及其新娘的到来。
“在大华饭店内外,布置了一大批中外侦探。这些侦探严密地监视着周围动静,谨防出现任何乱子。在舞厅门口,必须出示请柬并签到之后方可进入。签到之后,签名者即被赠给一枚刻有总司令和宋小姐名字的徽章,同时还得到一张印有汉字的婚礼程序单。
“在大华饭店举行的中国式结婚盛典,是由北京大学前校长、南京政府教育部长蔡元培先生主持的。
“结婚典礼开始之时,管弦乐队奏起外国乐曲。舞厅里的人们屏住呼吸,伸长了脖子。蒋介石在男傧相的陪伴下步入舞厅,摄影机开始转动。
“人们又一次屏住呼吸,又一次伸长了脖子,后面的人因为被人挡住了视线而登上了椅子。伴随着‘新娘来了’的古老名曲,宋小姐挽着她的哥哥、前财政部长宋子文先生走进来了。此时,摄影机快速地转动着。
“宋小姐捧着一大束白色和粉红色的玫瑰花。在结婚仪式举行之前,她和新郎摆好姿势拍了照片。然后向位于讲台正中的孙中山博士的肖像三鞠躬。肖像的右边是孙博士的旗子,左边是国民党的旗子。新郎和新娘先向右边鞠躬,然后又向左边鞠躬,最后再向中间鞠躬。
“一个中国人开始宣读结婚证书,然后证书上盖了公章。接下去的程序是,夫妻对拜;向‘证婚人’鞠躬;向全体来宾鞠躬。
“当蒋夫人和丈夫一起在乐曲中离开讲台,来到一个由玫瑰花装饰成的巨大的花团下面摆好姿势合影的时候,场内爆发出一片掌声。
“拍摄了大量照片以后,新娘在几位女傧相的伴随下离开这里。随之摆好茶具,以供新娘、新郎及其陪伴者在花团下用茶。不料,一切准备停当之后,新娘却从休息室溜走了,以后来宾们再也没有见到新娘和新郎。
“虽然不知道蒋介石总司令和他的新娘将要离开多久,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将在杭州和莫干山度蜜月。”
……
然而,蒋介石和宋美龄的蜜月没有度成。就在瘸腿巨富张静江为他们举行的接风洗尘宴会过后,蒋介石收到了一份密电,他和张静江经过简短的密商,遂赶回他在杭州的下榻处澄庐,不无歉意地对宋美龄说:
“夫人,很是抱歉,我们只能取消这次蜜月旅行了。”
“为什么?”
“因为我的政敌提前请你去做全国第一夫人。”
“真的?”
蒋介石微笑着点了点头。
“大令!”
宋美龄蓦地展开双手,紧紧地勾住蒋介石的脖子,跷起脚忘情地吻着蒋介石。
但是,蒋介石却没有这突兀而来的激情,他抚摸着妻子那头油光闪亮的秀发,沉重地说:
“做中国的第一夫人难啊!你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宋美龄深深地理解这句话的寓意。可是她认为这正是借影响蒋介石而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发端,所以她听后仰起脸,望着蒋介石那深沉的表情,温柔且又坚定地说:
“大令,我只有一个准备,那就是为巩固你最高主宰者的地位而奋斗不息。”
“谢谢你——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