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大戟属 Euphorbia
识别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边缘常波状分裂或具波状齿;苞叶与茎生叶同形,基部具菱形红色至白色色块。花序数枚聚伞状排列于分枝顶端,总苞钟状,绿色,边缘5裂,扁杯状腺体1~2枚,近两唇形,黄色。蒴果三棱状球形。
物候期 花果期10—11月。
生 境 森林、灌丛、草地、城镇。
原产地 中南美洲以及西印度群岛地区。
进入时间 1911年。
进入地点 中国台湾。
进入途径 有意引入,当作观赏植物。
危害方式 破坏本土物种多样性。
北方分布记录及国内其他分布 山东: 滨州(邹平)、济宁(泗水、微山、邹城)、淄博(周村); 安徽: 阜阳(临泉)。
华东(苏南、皖南、赣、浙、闽、台)、华中(豫南、鄂、湘、贵)、华南(粤、桂、琼)、西南(川、渝、滇)。
全球分布 亚洲、欧洲、非洲。
猩猩草
Euphorbia cyathophora Murr .
1.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生于路旁、沙滩、林下、荒地;2. 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互生,卵形,边缘常波状分裂或具波状齿;3、4. 苞叶与茎生叶同形,基部具菱形红色至白色色块,花序数枚聚伞状排列于分枝顶端,扁杯状腺体1~2枚,近两唇形,黄色蒴果三棱状球形。
(图1 张海森;图2 吴棣飞;图3 罗金龙;图4 陈又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