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蘑科 Tricholomataceae 白丽蘑属 Leucocalocybe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
主管部门 农业部门。
识别特征 担子果白色,干后略呈淡黄色,肉质;菌肉肥厚,白色,组织排列紧实,有特殊的香味。菌盖直径3~16 cm,幼时半球形,光滑,逐步向圆形过渡,成熟时菌盖平展,成熟后期菌盖表面常呈现裂状纹路。菌柄粗壮,白色,长3~6 cm,粗1~4 cm,中实,基部膨大达4~8 cm,膨大处往往呈现出不规则的三棱体结构。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孢子印白色。子实层无囊状体,孢子无色,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大小在(5.5~8.5)μm×(3~4)μm。常以蘑菇圈的形式在草原上生长,是蒙古高原的特有种(鲁铁,2018)。
生 境 专生于草原上。
地理分布 大兴安岭 以西、 浑善达克 沙地以北、 根河 以南的草原地区(鲁铁,2018)。
应用价值 药食同源的野生食用菌。
濒危原因 草原生态退化,掠夺式采摘。
蒙古口蘑
Leucocalocybe mongolica (S. Imai)X. D. Yu & Y. J. Yao
1. 担子果白色,肉质肥厚,菌盖成熟平展,菌柄粗壮;2. 菌盖幼时半球形、光滑。
(图1、2图尔古力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