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一位初中生因缺课,期末数学考试成绩是“零分”;一位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第一次讲“负负得正”,讲得一塌糊涂。他写了一篇小论文请名家指点,得到的答复是“杀鸡焉用牛刀”!

就是这位初中生,自创“三三制”学习方法,数学成绩突飞猛进;也是这位中学老师,得到“高人指点”,负笈法国,在巴黎掀起了“拓扑地震”;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回国,成为共和国第一代著名数学家;日后,他开拓了数学机械化的崭新领域,获得了共和国首届国家科技进步奖,从国家主席手中接过红灿灿的证书;后来,还被授予“人民科学家”的崇高称号。

他,就是吴文俊!

吴文俊的成才之路,曲折坎坷,充满了智慧的启迪。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他自悟了一套学习方法,到了大学升华成“三三制”学习方法,即“读-学-懂”,特别强调“自学”,要“读原著”“读经典原著”“读大师们的经典原著”!

吴文俊的成功之路,披荆斩棘,充满了创新的启示。20世纪70年代初,吴文俊从中国传统数学中,领悟出中国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算法化、构造性”特点。正是在这个时代,他迷上了计算机,亲自编写程序,上机实习,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数学+计算机”不正是可以开拓出“数学机械化”的崭新领域吗!

本书按照吴文俊成长的时间节点,描述吴文俊的幼年成长、交大求学、负笈法国、回国报效、自主创新的生命历程,重点叙述吴文俊一生的卓越贡献与辉煌成就,特别突出吴文俊在拓扑学上的惊人成就、对中国古代数学研究的贡献以及开创数学机械化之路的精彩历程,旨在以故事细节还原吴文俊丰富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同时辅以历史图片,再现吴文俊的业余爱好、趣闻趣事和生命轨迹,勉力刻画一位鲜活而又谦和的数学家的形象。

吴文俊的故事,是励志的故事,催人振奋。

吴文俊的故事,是智者的故事,令人深省。

读懂吴文俊,一定会帮助我们探讨“赓续中华智慧、谱写教育新篇、开创数学未来”的新道路。

纪志刚 李文林
2024年12月12日

吴文俊
1919—2017

不下苦功怎么可能有成就呢,天才是人努力造成的。什么灵光一闪,我还没见到过什么灵光,我自己也没有灵光,我就是个笨人。我有种怪论,数学是给笨人干的。 UUFm62xvv4z4b41aWoa0VL7kmdYog9mfm7ZfaMwtkFa/6YSWToV12whtO65uyrz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