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哮喘是一种与过敏有关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主要特点是气道敏感性增加和气流阻塞。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正常人的气管像粗管子,气流通畅;而哮喘患者的气管因痉挛变细,导致气流受阻,从而产生喘鸣。患者在呼吸时可能感觉喉咙中有厚重的声音,这就是气道痉挛的表现。
此外,哮喘患者常表现为气道高反应性,即在遇到风、寒冷、炎热或辛辣等刺激时,症状会明显加剧。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和呼吸困难。哮喘发作通常较为突然,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也可能在接触花粉、粉尘、动物皮毛或冷热刺激时出现。一般情况下,呼吸困难主要体现在呼气阶段,但也有部分患者在吸气时感到费力。
确诊哮喘通常需要详细的病史采集和相关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反复发作的胸闷、咳嗽及呼吸困难,并了解是否在接触刺激性气味(如香烟味)或冷风时症状加重,同时询问是否有过敏性鼻炎或荨麻疹等病史。为确诊,常规检查包括肺功能检查、血常规、呼出一氧化氮检测、血过敏检测,以及必要时的胸片或CT检查。肺功能检查中,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尤为重要,不仅帮助确诊,还用于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
哮喘的治疗分为2类药物:缓解性药物和控制性药物。缓解性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属于“救急”药,应常备于身边;而控制性药物则需要患者长期每天坚持使用,以控制哮喘症状,防止病情反复。对于有明确过敏原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医生还可能建议进行过敏原脱敏治疗。
总之,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气道痉挛和高反应性,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胸闷、气喘和呼吸困难。确诊依赖于病史采集和肺功能等检查,治疗上既需要急性发作时的缓解性药物,也需要长期控制性药物,同时对于过敏性患者可考虑脱敏治疗。
扫描二维码
观看科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