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用药安全

15.所有的药都能掰开服用吗

关键词:包衣片 缓释片 控释片 分散片 胶囊

日常生活中,很多老年人服药时由于吞咽困难等原因,会将药片掰开或研碎服用,甚至将胶囊打开服用其中的药物粉末。可所有的药都能掰开服用吗?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正确吃药很重要,不同情况应该不同对待。市面上的口服药剂型如此之多,什么情况下可以掰开或研碎服用,什么情况下又不可以呢?

专家说

不同药品的颜色、大小、“外衣”材质往往不同,有些药片的“外衣”具有特殊作用,因此并非所有的药都能掰开或研碎服用。

包衣片 包衣片是不能轻易压碎口服的。包衣片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和肠溶衣片,这类药物若掰开服用,会影响口感,同时增加药物对口腔、胃黏膜等的刺激,增加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影响药物疗效。例如多酶片的上层是糖衣片,外层是淀粉酶和胃蛋白酶,可以在胃里帮助消化;胰酶在内层,需要到小肠发挥作用,若研碎后服用可能让胰酶残留在口腔破坏口腔黏膜,严重者可致口腔溃疡。再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其表面有一层“肠溶衣”,可以保护内容药物在进入胃部的酸性环境时不发生崩解,而在肠液这种偏碱性的液体环境中再起效,同时能够防止内容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若掰开服用,其表面的“肠溶衣”就失去了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缓释片或控释片 缓释片、控释片的外衣较肠溶片厚,这层“厚外衣”可以长时间防止外部液体环境中的水分浸润内容药物;即使水分子透过这层外衣进入内部,也仅会使内容药物和药用辅料慢慢膨胀,并通过孔隙释放到外部,从而达到使药物分子慢慢崩解释放的目的。例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可以让药物在12小时内慢速释放,延长药效维持时间,降糖效果较平稳;若将药片掰开,内容药物快速释放,将会导致短时间内药物作用过强且持续时间缩短,甚至可能因为较高的药物浓度而出现不良反应。但也有例外,如某些厂家生产的美托洛尔缓释片采用多单元微囊设计,每个微囊均为独立的恒速释放单元,这样的缓释片或者控释片是可以掰开的,但不可研磨或咀嚼。

分散片 分散片是指在水中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通常是用温水送服或溶于温水中服用,以免药物粘在口腔或者食管上导致吞咽困难。常用的有布洛芬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可以直接用水吞服或放入适量水中搅拌至混悬状态后服用,非常适合儿童或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服用。

胶囊 胶囊剂型的药物通常是不能打开服用的。胶囊更便于服用,且有掩盖内容药物气味、提高药物稳定性以及药效等作用。如有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其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指出不可咀嚼或压碎,可整粒吞服或于水中分散后于30分钟内服用。再如胰酶肠溶胶囊中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及胰脂肪酶的混合物,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活性较强,故不可打开或嚼破后服用,应在餐前半小时整粒吞服。

健康加油站

判断药片是否可以掰开服用的方法

了解药品服用方法最可靠的途径是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说明书“用法用量”或“注意事项”部分往往会注明缓释片、控释片、肠溶片等剂型不能掰开服用,应该遵从说明书的指导用药。此外,部分药片表面刻有横线,这多是为了方便掰开药物而设计的,说明该药可以掰开。

温馨提示:若不了解药品是否可以掰开服用,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李倩倩 纪立伟)

16.胰岛素必须放在冰箱里保存吗

关键词:胰岛素 保存方法 冷藏

胰岛素是部分糖尿病患者需要日常使用的重要药物,妥善保存是保证药效的关键。那么胰岛素到底什么时候需要放在冰箱保存,什么时候又可以常温保存呢?

专家说

胰岛素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质,作为蛋白质类激素,如果温度过低,会使药效降低,影响其降糖作用的发挥。胰岛素的正确保存方法与其是否被开启使用有关,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保存方法,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未开启使用的胰岛素 未开启使用的胰岛素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储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温度一般设定于2~8℃;不能将其放在冷冻室内。应避免将胰岛素放在冰箱冷藏室的侧门处:一是经常开关门会使侧门处的温度不够恒定;二是避免开关冰箱门使胰岛素发生震荡,胰岛素的作用机制和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强烈的震荡会破坏胰岛素的结构,进而使胰岛素失去效力。

已开启使用的胰岛素 已开启使用的胰岛素可以直接保存在阴凉的室温环境中。不同的胰岛素品种开封后的保存温度有所不同,如人胰岛素注射液开封后在低于25℃的环境中可以保存4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开封后在低于30℃的环境中可以保存4周。

胰岛素开封装过针头后,已经失去了完全密封的环境,一般不建议将其再次放入冰箱冷藏。首先,家中的冰箱会装食物等其他物品,容易滋生细菌,从而使胰岛素受到污染。其次,如果将带有针头的胰岛素笔一起放入冰箱冷藏室内,由于热胀冷缩,外界空气很容易被吸入笔芯内形成气泡,从而造成患者的注射剂量不够准确;而当其被从冰箱取出时,温度升高也可能导致药液从针头处漏出。最后,如果将从冰箱内取出的胰岛素即刻注射到体内,会加重对注射部位的刺激,从而引起刺痛、肿胀等不适;过低的温度也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导致患者的血糖出现波动。

(卫晋菲 纪立伟)

17.口服青霉素类药物要做皮试吗

关键词:口服青霉素 皮试 不良反应

众所周知,在注射青霉素类药物前需要做皮试,避免因药物过敏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曾有案例报道,有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后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全身红斑等症状,经诊断,患者用药后出现了全身过敏症状。由此可知,口服青霉素类药物同样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那么,做皮试与给药途径有关系吗,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也要做皮试吗?

专家说

常见的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主要包括青霉素V钾片、氯唑西林钠胶囊(颗粒)、氨苄西林胶囊、阿莫西林片(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分散片、干混悬剂)、青霉胺片等。口服青霉素和注射用青霉素一样都存在过敏反应问题,只是由于口服青霉素经消化道吸收,经过的“关卡”比通过静脉滴注青霉素多一些,所以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要低一些。

阿莫西林胶囊等青霉素类口服制剂的药品说明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要求,使用前须做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特别指出,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口服、注射或外用),用青霉素类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其他药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病史。

因此,无论采用口服、静滴或肌内注射等给药途径,青霉素类药物均应进行皮试,可到医院或附近社区门诊进行。为保证服药安全,多用与口服药品相似的青霉素注射剂进行皮试。皮试为阳性的患者不应该服用青霉素类药物,停药72小时以上的患者应重新做皮试。

此外,发生过敏反应还可能与个人的体质有关。有哮喘、湿疹、花粉症、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的人都属于过敏体质,使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时更应小心药物过敏反应。

(李炳玺 纪立伟) DwkLwNz9g5X91oXlItwg6BH5pn1lEaKOvEv6mL1hdeud0gCncnYf4/BXNbsFjy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