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引术

源于中国古代导引术的八段锦,是中华传统保健功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可令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之目的。

什么是导引术

“导”指“导气”,即在意念带动下的呼吸运动、呼吸吐纳;“引”指“引体”,即肢体运动。导引术是指在意念引导下的呼吸运动(导气,调理气机)与肢体运动(引体)相配合的养生功法。这里的“肢体运动”有特定的要求与姿势,包括躯干、四肢、肌肉、关节等的运动。导引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导引有“三动”,即意念活动、呼吸运动和肢体运动。导引术是一种将三者合为一体的养生功法。“意念”是指人的思维活动,“意守丹田”之“意守”,即指意念集中、排除杂念。

导引术有哪些作用

导引术包括“导气”与“引体”两大主题,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导气令和

导气,即调理气机,可令气血调和。“百病皆生于气(滞)”,气滞、气机不调是诸病之源。导气、调理气机能调正气、祛邪气,达到扶正祛邪、维护健康的目的。练习导引术可“通不和之气,疗未患之疾”,即能够调和气血、培育真气、疏通经络、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实为养生保健之法宝。

引体令柔

特定的、配合呼吸吐纳的肢体运动,可令筋柔体健。“筋柔”指筋富有弹性、柔韧有力,筋不缩而能长,古语有云“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什么是筋:

关于筋,中医和西医各有注释。中医的“筋”,即“肉之力也”,主司运动;西医的“筋”,包括肌腱、韧带、筋膜系统等。不管是在中医还是西医领域,都认为“筋缩”则疾,“筋柔”则康。

保健小课堂

肌腱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肌肉的两端,它将肌肉与骨骼相连,起到传递能量的作用,即将肌肉的力量传递给四肢。因此,肌腱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度过大的运动易导致肌腱劳伤、断裂,使运动功能严重受损,甚至丧失。

韧带

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关节部位,将骨与骨相连,具有支持、保护、稳定关节的作用。

筋膜系统

由结缔组织构成,满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肌肉、血管、神经、骨骼以及内脏器官周围,即筋膜包绕全身的组织、器官,构成它们的被膜和支架,使不同的组织器官相对独立、结构稳定。有学者将筋膜系统称为人体的“第十大系统”,是继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运动、泌尿以及生殖九大系统之后的又一重要系统。

什么是筋缩:

即“缩筋”,中医术语,指筋挛缩、僵硬而不柔,即筋的柔韧性受损。筋缩的常见症状包括紧绷感、僵硬感、酸胀感、疼痛感,可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颈、背、腰、四肢,可致弯腰受限、下蹲困难、步履蹒跚等。

久坐、缺乏运动等可使筋挛缩、粘连、瘢痕化,出现筋缩、筋膜张力过高,可使组织缺血、缺氧,更可压迫、损伤神经和血管,引发疾病。人体所患疾病很多与筋膜系统异常有关。适当运动,配合针灸等中医保健方法可有效牵拉、刺激筋膜,缓解疼痛、乏力等症状,使“百脉通,五脏安”。现代社会“低头族”“久坐族”随处可见,少动、不动者日渐增多,筋缩现象日趋严重,凸显出“筋柔体健”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筋柔:

指筋柔韧、有弹性。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将人的筋、骨、皮、肉、脉称为“五体”,“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说明了筋柔的重要性。

缺少锻炼、长期久坐、久视手机、以车代步、年老退变、保暖不足、过度锻炼均可对筋(包括肌腱、韧带和筋膜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筋不柔,甚至筋缩。适当运动则能使筋既柔且韧,是健康的基石。

导引术有哪些种类

导引术是一种动态养生功法,可使骨正筋柔,改善血液循环,有效提升包括筋膜系统在内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尤可强健肌肉、灵活关节、延缓衰老。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均属于导引术,它们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而八段锦因其独特的动作组成,骨正筋柔的功效尤为显著。 QiMup51JfbOwtcZ0blSGwTVIOftM6W8bAfBWbz/i5xaUv+r6gkX3j7FD3SAJ+v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