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肿瘤与成人肿瘤相比有明显的区别。良性肿瘤中以软组织肿瘤最常见,其次为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两者几乎占良性肿瘤的70%以上,而上皮来源的肿瘤仅占极少数。赵强等对2 456例住院小儿实体肿瘤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软组织肿瘤以血管瘤、淋巴管瘤、纤维瘤、脂肪瘤等为主要类型,占52.6%;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主要包括畸胎瘤、皮样囊肿、先天性囊肿等,占20.2%。
小儿恶性肿瘤尽管仅占所有肿瘤的0.6%~0.8%,但却以每5年5%的发病率增长。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约3万的儿童被诊断为恶性肿瘤。在病理类型上,小儿恶性肿瘤多来源于胚胎残余组织的中胚层,从未成熟的细胞发生,故以胚胎性肿瘤和肉瘤为主。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等胚胎性肿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43.5%。赵强等报道在496例小儿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最常见,包括霍奇金淋巴瘤32例和非霍奇金淋巴瘤92例,占25.00%;其次为神经母细胞瘤109例,占21.98%;肾母细胞瘤53例,占10.69%;横纹肌肉瘤51例,占10.2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简称“北京儿童医院”)2 705例儿童恶性肿瘤中,恶性淋巴瘤521例,占19.26%,居第一位。其余依次为肾母细胞瘤420例,占15.53%;神经母细胞瘤325例,占12.01%;生殖细胞肿瘤314例,包括内胚窦瘤和不成熟畸胎瘤,占11.61%;横纹肌肉瘤176例,占6.51%;肝母细胞瘤108例,占3.99%。
小儿肿瘤常表现为细胞增生活跃,或为胚胎型,细胞分化差或未分化形态。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常表现为高度恶性、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也有些肿瘤虽然细胞增生非常活跃,细胞轻度异型、核大、染色质丰富、核分裂象较多,但其临床经过表现良好,如婴幼儿毛细血管瘤、幼年型黑色素瘤、婴儿型血管周细胞瘤、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和先天性中胚叶肾瘤等。少数甚至可发生奇迹般的自发性消退。小儿恶性肿瘤多表现为母细胞的特点,如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肺母细胞瘤、胰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和畸胎瘤等,多属于胚胎残余组织肿瘤,来自神经嵴、后肾嵴和卵黄囊壁全能的生殖细胞。很多肿瘤呈现出胚胎发育过程的重演,表现为组织器官胚胎发育不同分化阶段的形态特点,在这些肿瘤中可见到从良性病变到分化差或未分化的病变,变化范围很广。例如,在肾母细胞肿瘤中,可见良性多囊肾瘤,囊性肾母细胞瘤,胚芽型、上皮型、间叶型、混合型和间变型肾母细胞瘤等不同分化的形态谱。肝母细胞瘤也有胎儿型、胚胎型和未分化型等组织学类型,其中胎儿型肝母细胞瘤与胎儿肝细胞相似,分化较高,患儿预后较好。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中可以看到从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到神经母细胞瘤的不同分化,少数神经母细胞瘤可以分化成熟,肿瘤可自发消退。这些儿童母细胞肿瘤反映胚胎残余组织发生肿瘤以后,可能受某些调控因素的诱导,出现不同的分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