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精神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

当我们明确了精神决定物质这一基本法则对企业生命体的重要作用时,一切本应该都变得明了起来。可事实上却依然有很多企业经营者会混淆这种关系,会认为企业最终是要创造出一种产品来,只有这种产品才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各位,如果你企业的构思是建立在永续发展上,就必须认真地明确一个观点: 产品只是企业实现永续发展的一 种工具,企业之间的差异在于精神内涵的不同,只有在更高维度上思考问 题才能够创造真正的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和顾客之间的关系,获得令双方 都满意的结果。

一、产品是企业实现精神塑造的一种工具

举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例子,当我们要到一个地方去时,首先产生的是精神上的思考:“我到哪里去?去干什么?这个去的行为要完成的需求是什么?我怎么去?选择哪种方式?”确定了这些问题以后,我们最终决定乘坐某种交通工具去。工具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是先导性的因素。这就像企业生产的产品一样,必须要有一种产品提供出来,在市场上进行有形的交换,但这个产品只是最终完成企业追求或者精神认知的工具,是精神思想、无形能量发挥作用的结果,是水到渠成会拥有的东西。

比如,对于一家服装企业来说,如果问老板“你们是做什么的”,老板可能会自然而然地回答你“我们是卖服装的”。这句看上去毫无错误的话,实则反映了企业经营者根本没有看到自己工作的深层意义,只看到了最后工具性的呈现。

一家从事服装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从服装的设计、面料的选择、衣服的材质到最后出售给特定的顾客,这里面蕴含的真正的诉求或者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让人们在更美丽的同时提升能量,让每位顾客能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衣服,获得形象上的提升,变得更自信、更有魅力,拥有更多的喜悦感与价值感,从而也就提升了自我的能量。具体到一件衣服,它只是完成这项使命的一种工具,但绝对不是我们工作的深层原因。

可以说,所有的产品都是我们完成自身理想、改变社会、提升能量的一种工具。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最赤裸裸的一种产品就是钱。从这种毫无附加值的产品上,能让我们更直接地看出产品的工具性。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都负有盛名的金融家族。19 世纪初,创始人梅耶·罗斯柴尔德和他的 5 个儿子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逐步建立了自己的银行业产业链,并通过石油开采等其他业务获得了进一步的壮大发展。但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着无数财富的家族,在行事过程中却恪守犹太人的规矩,并不执着于对钱的狂妄索取。在他们的观念里,金钱只是他们用来保护世界文明和维持世界秩序的工具。

不论我们的企业在生产什么样的产品,它都是我们实现目的的一种工具。如果舍本逐末,放弃了对企业精神的塑造,而只求获得一本万利的产品,无异于缘木求鱼,只能终生汲汲追索却始终不可得。

二、企业的根本差异在于精神内涵的不同

在市场中我们会发现,不同企业生产的同样一种产品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价格,顾客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企业之间的根本差异?是什么决定着企业之间的竞争结果?是什么让相同的产品售出不同的价格?真正能够让企业产品脱颖而出的是什么?是企业附着于产品之上的精神!

为什么蒙牛的特仑苏卖得那么贵还很受欢迎?因为“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仑苏”,赋予了它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独特的产品精神。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对奶产品市场做过深入调研:高端奶的实际价值只占其产品价值的 60%左右。也就是说,市面上最优质的牛奶的品质,也就值其产品价值的 60%,另外的 40%只是产品的虚拟价值。这种虚拟价值来源于产品的精神内涵。

特仑苏就一定比一般的牛奶好很多吗?可能会有一些差别,但不见得差很多。其实,真正造就特仑苏与其他高端奶的差别是企业使命附着在特仑苏的精神内涵,这就是蒙牛成功的本质原因。

一件商品吸引消费者的因素有很多,价格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有效的。如果他是物有所值,即便他的价格有点高,只要消费者觉得值得,就会得到认可。

不管你有没有用过苹果公司的产品,不管你是不是了解苹果公司的诞生和发展,我们都已经不能再忽视“苹果”的存在。

不知从何时起,苹果手机悄然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手机行业中,苹果手机异军突起,受到了众多国民的热捧和青睐。一时间,苹果手机竟不可思议地成为身份的象征,很多消费者专门通过旅游购买苹果手机。

也许你曾经体验过苹果手机的神奇并痴迷于它,可是,再怎么好它也只是一部手机,为什么一部手机能够受到消费者如此的追捧?为什么它以远高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出售,人们还蜂拥而至?

这不仅仅是因为苹果手机有着简约时尚的外形,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无形内涵——“勇于创新,追求极致”的精神!

这个我们并不陌生的产品——苹果手机,带动了电子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苹果产业链的衍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品位!它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它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苹果的成功并不是秘密,就是对品质的坚持,对基础的完善,对未来的不断向前——不断试错、努力尝试、一步一步做到最好!把人人都能做到、又都没有做到的事坚持到底,直到做得很好!这就是苹果成功的秘密,这就是苹果品牌的精神价值!

可见,当同样质量的产品,所附着的企业精神不同时,其售价和受欢迎程度就会有很大的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相同的企业被不同的人经营时,有的企业积极向上且乐观,而有的企业却充满埋怨的原因所在。其实,企业发展背后的助推力是精神的塑造和培养。

同样的一家企业,这个人领导就会好起来,而更换一个领导后就会面临危机甚至倒闭,这其中并不是物质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是这个领导人的思想在起着作用。思想的变化带来了所有情况的改变。

现实中很多企业经营者总是难以改变自己的观念,他们总认为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公司的规模大小、资金是否充足、产品是否独特。而事实上,这种观点只是看到了竞争在物质层面上的表现,却忽视了这些物质状态所形成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总是穷尽所有的力气在物质层面进行探寻和挣扎,就是舍本逐末,自然也就永远无法到达得心应手、发挥自如的境界。因为真正决定这些物质变化或发展的,是企业所拥有的精神内核,是企业内部从上至下所有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依循,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在推动着企业根本上的变化。

比如,很多模仿秀节目,模仿艺人的选手其实都非常棒,有着很好的表演功底,但人们却很难记住这些模仿别人的人,更多关注的仍然是被模仿者。因为模仿只是对于声形相貌的模仿,本来就停留在物质层面,而一个真正成名的艺人其实是需要经过多年累积沉淀的,在表演或唱功之外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塑造。这种多年从个人经历或者人生感悟中不断历练所形成的精神状态,是处在较低段位的模仿者难以企及的。

这个道理对于理解企业的产品也非常适用。我们知道,像肯德基、麦当劳这一类的快餐企业生产的产品非常简单,甚至很多家庭自己都可以做出来,但是为什么没有其他快餐店可以超越他们?为什么其他快餐店生产的汉堡、薯条没有办法获得肯德基、麦当劳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因为其他店铺可以模仿这两家快餐店的食品加工过程,可以采用同样的食品加工机械,甚至可以训练更好的服务生,但却没有办法模仿到他们已经拥有的精神内核。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就不能走其他人都会走的千篇一律的老路,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要在差异性中求得生存和胜出。通过对物质和精神的分析,对企业之间不同点的探讨,我认为,企业最根本的差异性在于精神内涵的不同。 企业所拥有的价值判断、企业中每个个体 的精神状态、企业前进道路中的精神支撑决定着企业到底能够走多远。 只有找到了具有足够鼓舞性的企业精神,才能够不断地激发大家的创造力和能动性,才能够在赋予企业产品或服务以不同的精神价值的同时,在市场中获得认可,为企业带来长久的发展动力。

三、不同的思想赋予产品不同的价值

每一家企业都有其自身的诉求,这个诉求来自于思想,也由思想推动。企业拥有自己的思想是一种根本的、内在的需要。但是思想是有区别的,有高下之分,有不同维度。思想所处的维度越高,能够产生的能量就越大,能够带来的进步与发展也就越多。比如,一个人的思想在不同环境下,就会有着不同的显像,也就是不同维度,可以是为了自己的快乐富足,可以是为了家庭的美满幸福,也可以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每一种思想带给人的作用都不同,越高维度的思想,对越多人的善,对越广阔世界的爱,越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生活的力量,让我们在面对挫折与困苦的时候找到更多的支撑,让我们在加强学习与不断努力的时候获得更多的动力支持。事实证明,怀有对世界大爱的人,处在高维度的思考层次的人,往往能够走得更高更远。

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企业的思想程度停留在让创始人获益、让企业维持生存的层面上,企业也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当企业想往更深更远的方向走时,就会觉得自己遇到了瓶颈。这种瓶颈可能表现为企业无法再动员自己的员工做出更多的贡献,可能表现为企业无法在社会环境里获得更多的帮助与认可,可能表现为企业无法再为自己的存在找到更加明确的目标。出现这种瓶颈,是因为企业在一开始的时候,思想里就没有这些更为广阔或者深远的内容,没有让自己拥有更多善和传播更多善的基因。

麦肯锡是世界级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自 1926 年成立以来,就致力于帮助领先的企业机构实现显著、持久的经营业绩改善,打造能够吸引、培育和激励杰出人才的优秀组织机构。麦肯锡拥有 4500 多名咨询人员,分别来自 78 个国家,均拥有世界著名学府的高等学位。据统计,1993 年的时候,麦肯锡员工里面有 67%的工商管理硕士,也就是俗称的MBA,但是2003 年的时候这个比例降低到 41%,这个比例目前还在降低中。是哪些人填补了这些头脑一流、学位显著的MBA呢?也许我们很难想象,是很多的艺术硕士,是这些具有艺术敏感性和良好审美品位的人。因为麦肯锡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向客户呈交的调查报告,不能是一堆枯燥的数据或者一些苍白的PPT,必须要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必须要用更好的审美性来拉近与客户的距离。

不同的思想维度能够获得不同的信息,从而创造不同的结果。过去,我们谈论一个人的智商,是在讨论他的聪明才智,或者说是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技术能力。今天,我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一个人的“灵商”,也就是他的灵感和人文素养,以及对于事物的敏锐把握能力和预测感知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建立在高维度思想的基础上的。

试想,对于像苹果这样独树一帜的成功企业来说,发挥根本性作用的是软件工程师吗?不,是好的理念,是创造性的思维,是对艺术审美的独特感知。所以,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需要让自己从深度和广度上,从技术和艺术上,从关心和追求上,都处在较高的思想维度,如此才能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宽阔而充满动力,在带给企业发展能量的同时,推动企业的不断进步。 a6XS0cBQZ5QxuulfS+s/EiK+WK9uFdxL2bpGf41v6DocC1gyvX20acgNU4ZOFV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