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班固诗
①《咏史》是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以写纪传体史书的手法创作的。其诗按时间先后依次道来,以叙事为主,讲述了西汉缇萦救父一事。
②《竹扇赋》今存残篇,是一首完整的七言诗。该诗叙述竹扇的制作过程,遣词造句质朴无华,浅显通俗。
(2)张衡诗
①《同声歌》假托新婚女子自述,借鉴了民歌的表现手法,措辞奇妙,兴寄高远,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具一格。
②《四愁诗》是骚体经过整齐化之后而形成的七言诗,得《离骚》之神韵,寄托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开后代七言歌行之先声。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赠妇诗》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是一组艺术成就较高的抒情诗。
东汉末年主要活动在灵帝时期的几位著名诗人都有不幸的遭遇,他们通过自己的控诉、呐喊,开创了诗坛的新风气。东汉文人诗的最后阶段,是以对现实的猛烈批判而告终。
郦炎今存两首五言体诗《见志诗》,成功地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传达出遭受压抑的不平之气。
赵壹附在《刺世疾邪赋》之后的两首五言体诗《疾邪诗》,以秦客、鲁生对唱的形式出现,两人各申己志。其表达的感情在东汉文人诗中最为激烈。
蔡邕的五言体诗《翠鸟诗》,以翠鸟自拟,反映出汉末文人身处衰世的惶恐之情,是乱世文人全身远害心态的写照。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它们不是一人之辞,一时之作,但有着相近的风格。根据近代学者的考证,它们大致产生于东汉后期,作者是当时的下层文人。回荡在这些作品中的主旋律,是对人生失意的悲叹,普遍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
(1)生命短促,人生如寄
很多作品直接抒发了一种生命短促、人生如寄之感,或主张珍惜荣名;或鼓吹及时行乐;或宣扬玩世不恭,或表示要驰骛利禄,体现了作者不同的处世态度。
(2)思乡之切,离愁别恨
这一时期,大量下层文人为谋官求职背井离乡,到处奔走,有一些作品写出了他们的漂泊之苦,思乡之切;还有的则表现了家中妻子的孤凄哀怨,抒发了离愁别恨。
(3)世态炎凉,知音难遇
由于很多人在现实中饱尝了人生况味、世态炎凉,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感慨知音难遇、抱怨朋友无情的作品。
总之,《古诗十九首》从不同角度唱出了作者的苦闷心声,反映了那个散发着腐烂气息、找不到任何希望的时代的面貌。
(1)率真自然
①《古诗十九首》都是抒情诗。古今研究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人大都注意到这些作品率真自然的特点。
②汉代文人五言诗大胆地抒发诗人的真感情、真愿望,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儒家的名教规范和伦理观念,这一特点是非常突出的。
(2)缘事到缘情的转变
①《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相比,显著特点就是由缘事到缘情的变化。诗的重心由叙述生活事件、再现生活场景,转向抒写人生感受。
②《古诗十九首》所抒感受带有超越时空和具体人物事物的普遍性的特点。
③《古诗十九首》极少出现乐府诗中那样细致的铺陈,而采用更为概括更为集中的感叹和议论。
④《古诗十九首》善于从日常习见的题材中引发出人生哲理,善于在表达普通的情感体验时提炼出耐人寻味的名句。
(3)对前代作品的继承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在艺术上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又从乐府民歌中汲取了营养,运用各种方式巧妙地抒发感情,创造了浅近真挚而又深切感人的艺术精品。
①作者淋漓尽致地直抒胸臆,造成缠绵曲折、如泣如诉的效果。
②作者通过某种生活情节和人物行动来抒写胸怀。
③作者善于通过环境和景物酿造气氛、烘托感情。
④作者在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努力造成言简意深、含蓄无穷的艺术效果。
⑤作者善于采撷、提炼口语、俗语入诗,同时又融汇了不少《诗经》、楚辞中的词句。作品的语言浅近自然,如话家常,但又有典雅美,富于表现力。形成“深衷浅貌,短语情长”特点。
(1)积极影响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中国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①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做了准备。
②它是汉代诗歌由汉族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并出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③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④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中国汉族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影响
①《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与劳动人民还有一定距离,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不够宽广,它的诗境又主要表现为蕴藉含蓄一路,因此,当后世出现在思想史上直指现实、激切锋利或在风格上发扬踔厉、纵横驰骋的作品与流派时,一些保守的诗人与评论家都拉起《古诗十九首》这面大旗,作为反对诗坛上这些新生事物的武器。
②《古诗十九首》的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另外,一些作者愤于现实,又往往以颓废放荡来做对抗,这对后世某些逃避现实的诗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名师点拨】 《古诗十九首》在内容和艺术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历年考研试题中多次作为论述题考查。考生需熟读《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青青河畔草》等名篇,并了解历代名家的评价,如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