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典型的吴方言是以______为代表的,也有人认为,从现代的影响来看,______应作为吴方言的代表。 [中国海洋大学2021年研]
【答案】 苏州话;上海话
【解析】 苏州话在历史上长期是吴方言的代表,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在传统的吴语研究中常被视为典型;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上海成为经济、文化等中心,其语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从现代的影响来看,上海话在吴方言中的代表性也日益突出。
2 从功能上说,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认知世界的工具,就与文化的关系来说,语言是______。 [西南大学2015年研]
【答案】 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
【解析】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认知世界和交际的工具,不分阶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的载体使人们利用语言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3 现代汉民族普通话规范,即以北京语音为______,以北方话为______,以______作为语法规范。
【答案】 标准音;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解析】 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正式确定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4 现代汉语有广狭二义,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是指______。
【答案】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
【解析】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广义的现代汉语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狭义的则是指“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所代表的标准现代汉语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5 古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现代汉语标准的书面语是______文。
【答案】 文言;白话
【解析】 汉民族共同语的书面语在先秦时代就产生了。到了唐宋时代,一种接近口语的书面语——白话产生了。到了20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兴起的“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
6 从语言谱系来看,藏语属于______语系______语族;英语属于______语系______语族;阿拉伯语属于______语系。
【答案】 汉藏;藏缅;印欧;日耳曼;闪含
【解析】 世界上的语言可以确定的有十余个语系和一些语群。印欧语系包括拉丁语(法、意、西、葡、罗等语言)、日耳曼语、古斯拉夫语和梵语。日耳曼语包括英、德、荷兰、瑞典、丹麦等语言。古斯拉夫语包括俄、保、捷、波、塞尔维亚语等语言。汉藏语系包括藏缅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等。藏语就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主要通行于西亚和北非地区。
7 语言演变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 渐变性;不平衡性
【解析】 语言演变的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使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既能随时满足社会发展和交际创新等要求,又能维持稳固的基础,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8 现代汉语的方言通常分为______大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的方言称为______。
【答案】 七;吴方言
【解析】 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典型的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在上海市、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地区(不包括镇江)、南通的小部分和浙江的大部分。
9 北方方言包括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和______。 [安徽大学2018年研;西南大学2015年研]
【答案】 江淮方言
【解析】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 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 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的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③ 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地区(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部等。 ④ 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10 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73%的方言是______。 [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案】 北方方言
【解析】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
11 “苏州话”属于______方言,“南京话”属于______方言。
【答案】 吴;北方
【解析】 吴方言是以上海话为共通语、以苏州音为标准音、以吴语区的江南群城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四声八调、清浊对立等正统的自然语言为古典语法规范、以江浙民系作家开创的白话文为现代语法规范的江左江南汉民族共同语。通行于吴越江南,为吴越文化之根基。北方方言是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北方部分语言的统称,按其语言特点一般可以分为4个支系,即4个方言片(或称4个次方言):华北-东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苏南的南京、镇江两市属于江淮官话,即属于北方方言。
12 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西安话属于______方言,广州话属于______方言。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
【答案】 北方;粤
【解析】 西安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北方言。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是西北方言。粤方言是中国七大主要方言区的方言之一,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约一百来个县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
13 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______、______等各个方面。其中______的差异最大。
【答案】 词汇;语法;语音
【解析】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方言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本身也有一种完整的系统,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能满足本地社会交际的需要。因此汉语方言的差异性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其中语音差异最大,词汇次之,语法差别比较小。
14 汉语最明显的特征是缺乏形态变化,语言单位的组合注重______。
【答案】 语序
【解析】 现代汉语的特点表现在语法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语序和虚词,不用形态。例如:“来客人了”和“客人来了”因语序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15 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包括:汉语、英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都师范大学2015年研]
【答案】 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
【解析】 在联合国的所有会议、官方文件,以及有关记录、事务中可以使用的语言称为联合国工作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共有6种: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______。”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0年10月制定的《______》。
【答案】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门法是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它首次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为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和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1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北京邮电大学2023年研]
【答案】 正确
【解析】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到先秦时期的古代汉语,再到现代汉语,汉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和发展,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据统计,全球使用汉语的人口超过14亿,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之一。
2 在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中,中国境内存有汉藏、阿尔泰、印欧、南岛、南亚五大语系的语言。 [暨南大学2023年研]
【答案】 正确
【解析】 中国境内的语言非常丰富,从语言的谱系分类来看,汉藏语系的语言如汉语、藏语、苗语等;阿尔泰语系的语言如蒙古语、维吾尔语等;印欧语系的语言如俄罗斯语、塔吉克语等;南岛语系的语言如高山语等;南亚语系的语言如佤语、布朗语等。所以中国境内存有这五大语系的语言,该说法正确。
3 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 [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案】 错误
【解析】 语言的三大要素是语音、词汇和语法。大多数语言同时具备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大要素,但至今世界上还有部分语言没有相应的文字,如我国的撒拉族、东乡族的语言。
4 蒙古语属于印欧语系。
【答案】 错误
【解析】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使用者是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部分地区。印欧语系包括印度-伊朗语族、拉丁语族、日耳曼语族、斯拉夫语族等。
5 粤语是我国境内一种独立的语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
【答案】 错误
【解析】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粤语是现代汉语的地域变体,不是独立的语言。
6 壮语是一种方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
【答案】 错误
【解析】 汉藏语系包括汉傣语族、藏缅语族、苗瑶语族以及壮侗语族。汉语属于汉傣语族,壮语属于壮侗语族,两者分属不同的语族,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方言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
7 很多语言也有量词,但不一定像汉语一样有个体量词。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研]
【答案】 正确
【解析】 量词通常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个体量词”是名量词的一个子类,是相对“集合(集体)量词”而言的。汉语中个体量词与名词的搭配是相对固定的,如“一只鸡、一条狗、一头牛、一匹马”。而其他语言虽也有量词,但没有这么丰富的个体量词,比如英语中,单数时可以没有量词,比如“one sheep”,复数时则用集体量词“a flock of sheep”。
8 现代汉语还包括侗族等少数民族语言。 [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年研]
【答案】 错误
【解析】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而侗族等民族属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语言不属于现代汉语。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这些方言属于现代汉语。
1 闽西、赣南、粤北大部分属于( )。 [宁波大学2020年研]
A.粤方言区
B.吴方言区
C.闽方言区
D.客家方言区
【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粤方言区主要分布在广东中部和西南部、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闽西、赣南、粤北不在其主要范围内。B项错误,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典型代表是苏州话和上海话。C项错误,闽方言区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及广东东部潮汕地区等,闽西部分地区虽有闽方言分布,但闽西、赣南、粤北大部分地区并非属于闽方言区。D项正确,客家方言是客家人使用的方言,而客家人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量聚居在闽西、赣南、粤北地区,所以这些地区大部分属于客家方言区。
2 福州话属于哪个方言区?( )
A.闽南
B.闽北
C.闽东
D.闽中
【答案】 C
【解析】 A项,闽南方言分布在闽南二十四县、台湾及广东的潮汕地区、雷州半岛、海南省及浙江南部,以厦门话为代表。B项,闽北方言分布在建瓯、建阳、松溪、南平部分地区、顺昌、政和、武夷山等地,以建瓯话为代表。C项,闽东方言分布在福建东部闽江下游,以福州话为代表。D项,闽中方言通行于永安、三明和沙县。
3 四川话属于七大方言区的( )。
A.西南方言
B.湘方言
C.蜀方言
D.北方方言
【答案】 D
【解析】 四川话属于北方方言里的西南次方言。
4 安徽话属于( )。
A.赣方言
B.闽方言
C.吴方言
D.北方方言
【答案】 D
【解析】 安徽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江淮方言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5 当前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几项任务中,最重要的是( )。 [西南大学2015年研]
A.贯彻和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
B.确定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明确的一致标准
C.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D.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答案】 D
【解析】 1986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规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当时的主要任务。其中最重要的是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 社会方言 [吉林大学2025年研]
答: 社会方言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由于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形成具有各自独特语言特征的言语社团。社会方言是指这些言语社团使用的内部语言。社会方言的特点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能出现,但比较突出的是用词上的不同。例如,黑话、行话、学生腔和官腔等。
2 普通话 [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研]
答: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意味着普通话在语音方面以北京地区的语音系统作为规范,像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等都遵循北京音系,例如“zh、ch、sh”等翘舌音的发音,在普通话标准里就参考北京话的发音方式。“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北方话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普通话的词汇大量取自北方话,但并非全盘照搬,而是经过筛选,排除一些过于土俗、只在特定地区使用的词汇,像“唠嗑”“忽悠”等北方话词汇就被吸收进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则是指普通话的语法规则参考如鲁迅、老舍等现代作家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语法运用,确保语法结构规范、表意清晰,比如句子成分的搭配、语序的排列等都有章可循,以这些经典作品为范例进行统一规范。
3 北方方言 [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
答: 北方方言是指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① 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还有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 ② 西北方言,分布在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和青海、宁夏、内蒙古的一部分地区。新疆汉族使用的语言也属西北方言。 ③ 西南方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及湖北大部分(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广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等。 ④ 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和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
4 文言 [中国海洋大学2018年研]
答: 文言是指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经过文体加工的书面语。其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到先秦时期已经较为成熟,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就可能已有加工的成分。这类“加工”主要有两种:一是省略。古代书写工具笨拙,书写十分费劲,下笔省略,注重简洁,是必然的。二是美化。书面语要求写得整齐和优美。后来由于口语发展较快,这种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口语,这也使得文言历经千年仍能基本保持稳定。
1 有个语言学家说“语言就是拥有海军和陆军的方言”,评述这句话。 [中国人民大学2025年研]
答: “语言就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是犹太语言学家马克斯·魏因赖希的名言,这句话以幽默形象的表述,揭示了语言和方言区分中的社会政治因素,有其深刻的内涵:
(1)强调政治权力对语言地位的影响
在语言和方言的界定中,政治因素起到了重要作用。一种方言若背后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支撑,如国家机器(陆军和海军象征着国家的军事力量,代表着政治权力),它就有可能被确立为官方语言,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和使用,获得较高的地位,例如,英语在历史上随着英国政治、军事影响力的扩大,成为世界重要的外交语言等。
(2)指出区分并非单纯的语言学问题
从语言学角度,有些被认定为不同“语言”的,其使用者之间的可理解性或许比一些被认为是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使用者之间的可理解性还要高,例如,瑞典语、丹麦语和挪威语,它们相互之间有较高的可理解度,但因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等因素,被视为不同语言;而汉语中的粤语、闽南语与普通话之间互相理解困难,却都被视为汉语的方言。这表明“语言”和“方言”的划分,不单纯取决于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内部要素,还受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3)反映语言背后的综合实力因素
一种方言能上升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语言,往往伴随着其所属群体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实力的增强,像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传播,与英国、美国等英语国家曾经或当下在世界上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优势地位密切相关。
不过,这句话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过于强调外部因素,而相对忽视了语言自身的演变规律、内部结构特点等对语言和方言形成与区分的基础性作用。实际上,语言和方言的关系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说说联合国六种通用语是什么,及其所属于什么语系和语族。 [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研]
答: 联合国六种通用语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与西班牙语。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傣语族。
(2)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
(3)法语、西班牙语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
(4)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
(5)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闪米特语族。
3 简述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以及文字对语言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研]
答: (1)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和语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文字是人类的辅助性交际手段;二者共同服务于社会交际。
② 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语言的产生早于文字,语言的发展速度快于文字,不同的语言可以用同一种文字来记录,一种语言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字来记录。
(2)文字对语言的影响
① 语言在信息传递中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字产生以后,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突破了语言时、空的限制,拓展了语言的交际能力。
② 文字使人类文化得以积累,丰富了语言内容的文化内涵。
③ 文字的产生是书面语产生的前提,文字是书面语的书写工具,是体现书面语的一种物质形式。一种语言有了文字之后,就出现了书面语和口语的对立。
④ 文字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进而促进人类语言能力的提高。
⑤ 在文字基础上出现的大量文学作品和其他著作,促进了共同语的形成和语言规范化的进程。统一的文字能促使各地方言规律性向民族共同语靠拢,使方言的差异逐渐减小。
1 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方面说说现代汉语的特征。 [中央民族大学2024年研]
答: 以下是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方面对现代汉语特征的分析:
(1)语音方面
① 没有复辅音
汉语的音节结构中,一个音节内不会同时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相连的现象。与英语中一些发音界限不清晰的辅音连缀,如“str”“spr”等形成对比。
② 音节界限分明
汉语中,每个音节都有相对清晰的界限,发音界限易于区分。例如,“银行(yín háng)”两个音节界限清晰,不会混淆。
③ 元音占优势
一个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但必须有元音。元音发音响亮、通畅。如“啊(ā)”“哦(ō)”“鹅(é)”等单韵母音节,以及“好(hǎo)”“来(lái)”“我(wǒ)”等包含元音的复韵母音节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④ 有声调
汉语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妈(mā)、麻(má)、马(mǎ)、骂(mà)”,声母和韵母相同,但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
(2)文字方面
① 表意文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用不同的笔画和结构来表示不同的意义。例如,“日”字像太阳的形状,“月”字像月亮的形状,通过字形可以大致了解其意义。
② 方块字形
汉字具有方正的外形,每个汉字都占据一个相对固定的方块空间,无论笔画多少,都要在这个方块内进行布局。
③ 超时空性
汉字的字形和意义相对稳定,具有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特点。古代的文献,虽然语音可能发生了变化,但通过汉字的字形和意义,现代人仍能大致理解其内容。不同地区的人,尽管方言发音不同,但使用相同的汉字可以进行交流。
(3)词汇方面
① 单音节语素多
汉语中有很多单音节语素,这些单音节语素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如“天”“地”“人”“山”“水”等,它们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和其他语素组合成词,如“天空”“大地”“人民”“山水”等。
② 同音语素数量大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音语素,如“力”“立”“利”“例”,它们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
③ 双音节词占优势
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的数量较多且使用频率高。例如“国家”“人民”“学校”“社会”“经济”等。
④ 构词方式灵活多样
现代汉语的构词方式有复合式(如“火车”“热爱”“提高”)、附加式(如“老师”“老虎”“桌子”)、重叠式(如“爸爸”“星星”“刚刚”)等多种方式。
⑤ 词根复合法广泛运用
通过将不同的词根组合在一起构成新词。如“火车”是由“火”和“车”两个词根组合而成;“电脑”是由“电”和“脑”组合而成。
⑥ 外来词不断丰富
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大量外来词进入汉语。例如“巴士(bus)”“咖啡(coffee)”“沙发(sofa)”“巧克力(chocolate)”等。
(4)语法方面
① 词没有形态变化
汉语不像印欧语系的语言那样,通过词的形态变化(性、数、格、时态等)来表示语法意义。例如,“我吃饭”,无论“我”表示第一人称单数的主格还是宾格,形式上都没有变化。
② 语序和虚词是重要语法手段
语序不同,句子的意义和结构也不同。例如“我喜欢他”和“他喜欢我”,语序变化后,语义完全不同;虚词“的”“地”“得”“着”“了”“过”等在表达语法意义上起着重要作用。如“我吃了饭”(表示动作完成)和“我吃饭”(一般陈述),“了”起到了表示时态的作用。
③ 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在汉语中,同一类词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不同词类也可以充当同一句法成分。例如,动词“学习”可以作谓语(“我学习汉语”),也可以作主语(“学习是一种乐趣”)。
④ 句子和短语构造基本一致
汉语中,很多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等就可以成为句子。例如,“我们学习”(短语),“我们学习。”(句子)
⑤ 量词和语气词丰富
汉语中有丰富的量词,如“个”“只”“条”“张”“本”等;语气词如“啊”“呀”“呢”“吧”“吗”等,也很丰富,它们在表达语气、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关于汉语方言,有“七区说”“八区说”“十区说”等,它们的区别在哪里?你的看法是什么? [南京大学2023年研]
答: 汉语方言“七区说”“八区说”“十区说”的区别主要在于分区依据和具体划分上:
(1)分区依据
① 七区说
一般是根据方言的历史发展、语音特点、词汇差异和语法特征等综合因素进行划分。将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七大方言区。
② 八区说
该说在七区说的基础上对某些方言区进一步细分或调整。例如,把闽方言细分为闽东方言和闽南方言,从而形成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东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八大方言。
③ 十区说
该说在更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考虑到一些方言的独特性和地域文化因素等,增加了晋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等方言区,将汉语方言分为官话方言、晋方言、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徽方言、平话土话十大方言区。
(2)具体划分
① 七区说
北方方言分布地域广,使用人口多,内部一致性较高;吴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湘方言在湖南地区使用;赣方言主要在江西地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粤方言主要在广东、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广泛使用;闽方言主要在福建地区使用。
② 八区说
八区说中的北方方言等与七区说类似,只是闽方言被分为闽东方言和闽南方言。闽东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部分等;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南部、广东省东部和海南岛的一部分,以及台湾省的大部分等。
③ 十区说
官话方言内部又可细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八种次方言。晋方言主要分布在山西等地;徽方言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等地;平话土话主要分布在广西等地。
这些不同的分区学说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随着对汉语方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的方言特征和差异,从而对现有的分区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一些方言区内部的次方言之间差异也很大,可能需要进一步细分;而一些相邻方言区之间也存在着过渡地带和相互影响的情况。
3 汉语有几个方言区?你觉得除了北方方言人口较多影响较大的有哪些? [南京大学2014年研]
答: (1)汉语方言可以分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和客家方言七大方言区。
(2)我认为影响较大方言之一是粤方言。
① 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又作“白话”,广泛分布于广州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东部、南部的约一百来个县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4%,是香港、澳门的官方语言。在香港及澳门,从市民日常交流,到学校教育、工商行业,到政府办公、立法会选举,到科学研究、新闻传媒、大众娱乐,粤语都占绝对优势地位(除粤语之外,英语亦较为流行)。粤语还支持着香港文化及南粤文化为中心的粤语文化,这使得粤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汉语语族里,除普通话外,粤语是比较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同时香港大众媒体及娱乐事业的繁荣使粤语具有非常强的影响力。
② 粤语在海外也有重大影响,由于移民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粤语区,粤语成为大多数海外华人社区最流行的语言。粤语是澳大利亚第四大语言,加拿大第三大语言,美国第三大语言。
4 为什么汉语普通话要以北京话的语音为标准音? [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 汉语普通话之所以以北京话的语音为标准音,是基于其独特的社会条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政治优势
长期以来,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是号令四方的心脏。我们中华民族古代生活的区域和活动的中心是在北方,即黄河流域;我国古代政权稳定时期,则大都建都于北方,从辽、金、元、明、清以来,均建都于北京。
(2)文化优势
北京是中国的文化中心。一千多年以来,我国主要的文学作品,如宋代的话本小说、元代的戏曲、明清两代的白话小说等,都是用北方话写成,有的甚至是用北京话写成的(如《红楼梦》)。这些重要的文学作品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随着这些文学作品的广泛流传,北京话和北方话也就传播和影响到各地,从而造成了它在各种方言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历史事实。
(3)使用人数优势
从汉族的方言使用情况看,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数量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从方言分布的地域上看,约占汉族居住地区的四分之三。而北京话作为北方语系的重要分支,具有北方话相对易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