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赵氏孤儿
——从质子到秦王的坎坷少年

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长河中,秦始皇嬴政无疑是其中最具开创性、也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秦朝,并奠定了此后两千余年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然而,这位“千古一帝”的早年经历,却充满了坎坷与屈辱,他从一个寄人篱下的质子,一步步成长为雄才大略的秦国君主,其间的艰辛与磨砺,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人格和日后的统治风格。

嬴政,出生于公元前二五九年的赵国都城邯郸。他的父亲是当时在赵国作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即秦庄襄王),母亲则是赵国富商吕不韦的姬妾赵姬。嬴政的出生,便与一场充满政治投机和权谋交易的事件紧密相连。大商人吕不韦认为在赵国为质的异人“奇货可居”,便倾其家财资助异人,并运用各种手段帮助其返回秦国,最终登上了王位。嬴政作为异人的儿子,其早年便是在这种复杂的政治漩涡和异国他乡的敌视环境中度过的。

作为秦国的质子,嬴政在赵国的童年生活充满了危险与不安。当时秦赵两国关系紧张,战事频仍,身在敌国的嬴政母子,随时可能成为两国交恶的牺牲品。这种朝不保夕、寄人篱下的生活,以及周围环境的歧视与冷遇,无疑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投下了深刻的阴影,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日后多疑、坚毅甚至有些冷酷的性格。

公元前二五一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嬴政的祖父)继位,是为秦孝文王。在吕不韦的运作下,子楚被立为太子。不久,孝文王去世,子楚继位,是为秦庄襄王。嬴政母子也得以从赵国返回秦国。然而,好景不长,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去世了。公元前二四七年,年仅十三岁(虚岁)的嬴政,便匆匆登上了秦王的宝座。

由于嬴政年幼,无法亲政,国家大权主要掌握在相邦吕不韦和太后赵姬的手中。吕不韦因拥立有功,被尊为“仲父”,权倾朝野,一手把持着秦国的军政大权。而太后赵姬则与宦官嫪毐私通,并为其生下两个儿子,嫪毐也因此气焰嚣张,甚至图谋不轨,企图取代嬴政。秦国宫廷内部,充满了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

面对复杂的局面,年少的嬴政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隐忍和早熟。他一方面在吕不韦的辅佐下学习治国理政的知识,另一方面则暗中观察,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他逐渐培养起一批忠于自己的心腹势力。

公元前二三八年,二十二岁的嬴政举行了加冠礼,开始亲政。他首先采取果断措施,平定了嫪毐的叛乱,将嫪毐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并处死了太后赵姬与嫪毐所生的两个私生子,太后也被迁往雍城软禁。紧接着,他又将矛头指向了权势熏天的吕不韦。公元前二三七年,嬴政以吕不韦与嫪毐案有牵连为由,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并将其遣往封地河南。不久,吕不韦在恐惧中饮鸩自尽。

通过清除嫪毐和吕不韦这两大政治障碍,嬴政彻底将秦国的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系列的政治斗争,虽然残酷无情,但也充分展现了嬴政的政治手腕、决断能力和不容挑战的权威。他早年坎坷的经历,以及亲政初期所面临的严峻考验,深刻地影响了他对权力的认知和对人性的判断。他变得更加多疑、冷峻,也更加渴望建立一个绝对服从于自己意志的强大帝国。

可以说,嬴政的少年时代,是在屈辱、危险和权谋中度过的。这段特殊的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也扭曲了他的某些品性。他从一个“赵氏孤儿”,一步步成长为一位杀伐决断、雄心勃勃的秦国君主,其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和对统一天下的执念,也日益强烈。这段坎坷的序曲,预示着他未来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六合,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统一帝国,但也为其日后的暴政埋下了伏笔。 yuM+sq649XTEpwL5hhAKNsze0u8qY7RQ2lC3D0yYFd1FG+mpzWpKUn4SLYXvYP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