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不应被忽视的生命健康教育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其“章程”(WHO Constitution)中,开篇就给健康下了明确定义,即健康不只是消除疾病或羸弱,还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福祉均达到完满的一种状态(“章程”第1条)。获得完满健康的关键,是将医疗、心理及其相关知识的福利扩散至所有人(“章程”第6条)。儿童的健康发展最为重要,这里的关键是让儿童具备在变化多端的环境中能够和谐生存的能力(“章程”第7条)。只有提供适当的卫生与社会措施,政府才能履行其对人民健康所负有的责任(“章程”第9条)。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首次组织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现状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9 542名15~69岁常住人口。调查的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为6.48% ,也就是说,100名15~69岁的人中仅有6.48人具备健康素养。中国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4.97%、6.93%和20.39%。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明确提出到2030年,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要达到30%。

2023年,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已经上升到29.70%。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42.0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32.21%,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26.76%。

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已经将儿科和精神卫生列为工作重点,并将 2025—2027年 确定为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

由此可见,无论是国际规则环境还是国内政策发展,都在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

生命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

也是每个人享有的基本权利。

良好的生命健康素养不仅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石,

更是社会和谐与进步的重要保障。

生命健康教育必须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而且必须从娃娃抓起! 2lFNXeYA5nnigePFezbYWFjyD4SOmx0eoWuMMAc1G4CADQbT6xigMZ/QZyAu/v9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