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赋予人民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的光荣使命,为学校阔步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精神动力。世纪馆广场前“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人大心声始终嘹亮,道路两旁久久回荡的掌声、欢呼声依旧响亮。
红色血脉,薪火相传
曾饮延河水,常思宝塔山。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新中国建设中成长,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新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腾飞,八十五年来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里,留下“革命的先锋队”探寻的足迹;在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里,见证“万千建国干部”奋斗的英姿;在砥砺前行的改革浪潮中,涌现“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拼搏的身影;在昂扬奋进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奏响“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时代最强音。“实事求是”的校训里,沉淀着信念、真知、品格;“独树一帜”的目标中,闪耀着责任、使命、担当。八十五载办学兴业,始终不渝的是“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
不忘初心,勇担使命
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新的赶考路上奋力谱写事业发展新华章。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37万多名毕业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观照中国、观照时代,众学科立足本土,衔接中外,贯通古今,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人大人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牢记嘱托,走好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高等教育指明的新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高等教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刻诠释和郑重宣言。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大学将始终牢记谆谆嘱托、不负厚爱厚望,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统领,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文化血脉,以扎根中国大地为发展根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努力打造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坚定不移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环顾学海,此处千帆并进;展望未来,前方旗帜飘扬。
这部《走过八十五载风华——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口述史(第四辑)》收录了31位各个历史阶段、各个行业校友代表的口述访谈,他们以人大人的赤子之心,将青春写在中国大地上。尽管囿于种种条件,不能访谈所有校友,但相信本书记录的故事,可以为人民大学的校友群像增添一抹耀眼的亮色。
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人大人生逢其时,重任在肩。让我们从校友的求学经历中传承艰苦奋斗精神,从校友的奋斗故事中追忆岁月荣光,把校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光大,朝着“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目标不断迈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