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兄弟携手赴国难

▲周健民

谁不想承欢于老人膝下,谁不想骨肉亲人团聚?日寇肆虐,东北失地。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像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周平民、周健民兄弟辞别双亲,一起踏上抗日的战场。塞外艰苦的生活,没有泯灭抗日铁军顽强的斗志;敌人罪恶的枪弹,却将年轻勇士的形象永远定格。

家书原文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男平民 前由上海北返,曾在河北省密云县寄上吉林移山人参半斤,参茸丸四粒,参须一盒,信一封及碧波 寄家人参八两,不知大人此刻收得否?当即由密云随成长奎 司令出古北口与男健民 相晤,时健民病虽已愈廿日,然身体甚瘦弱。幸途中有大车可坐,且每日行路甚少,至多者日行五六十里(仅两三日),寻常仅行二三十里,且行三四日休息一二日,故尚不感疲劳。得以休养兼又日服补药,故日来已完全恢复健康。今日上午已抵热河省中心重要商埠之赤峰县,民众极表欢迎。县长系浙江人,与决死团 主席黄镇东为小同乡,故其对南来同志尤为热烈,除捐助黄私人枪马外,并捐皮大衣八十五件,洗澡剃头费八十元,今年可不忧冷矣。拟在赤峰休息数日始前进,赤峰已在口外千里,但距通辽前方尚有千里,尚须一月始可到达。

热河本极苦寒,我军又无给养,火(伙)食须由沿途人民负担。得住上等人家即可吃灰面大饼及酒肉,中下等人家多吃小米(为□子)、白菜、洋芋,甚至有油盐俱无仅以生大葱海椒白菜佐餐者(仅遇一二处)。初吃小米,颇感不便,现已吃惯,毫不觉其苦也。南来连碧〈波〉等十八人初组织政治训练组,男平民任第一科(上尉)科长,男健民任宣传员(准尉),(碧波任第二科上尉科长)。继因行军期间暂派各处服务,碧波派卫队营营部任书记,男平民派参谋处任文牍并兼任行营秘书事务。男健民亦派参谋处任牒〔谍〕报,均非作战职务,故将来即到前方亦绝无若何危险,祈大人不必挂虑也。热河边境已失去一大块地,中国前途极为危险,余事容到一定住地时再行禀告。端肃敬请

福安暨阖家均好!

男 平民、健民 同叩
十月三日

亲爱的父母亲:

自从前年拜别你老人家〈俩〉以后,浮萍似的儿子,已经整整的在外面浪迹了两个年头,历遍了十数省,海角天涯,就〔究〕竟如何结束这飘泊生活,来承欢膝下呢?思想起来,是多么的□□,多么的悲痛!父母亲,你老人家俩是年已老了,儿子们又是庸碌之才,赖何!年齿图〔徒〕增,事业无成,图〔徒〕呼负负罢了!

赤峰寄回的信收到没有?离赤后,晓行夜宿,一天一天的走近〔进〕了塞北极寒的地方,任何人也怕的酷寒,儿子等也亲身尝试;最奇怪的,今年更有数十年所未有的暖天,一直到今天才下极小的雪,想是救国救民的热诚感动了天心吧?!

我们随蒙边陆军独立骑兵第一旅成司令(长奎),到了开鲁县属候侵苏不(□□),在那里驻防两个月,因为得罪了成司令,同志十数人,竟被软禁了二十多天,后来辽吉黑民众后援会 派解总司令(国臣)将他解决了,我们才相继脱险,逃到开鲁。这事现在已经算结束了。我们是受了一回最大的欺骗。世道人心如此,我们哪里知道。

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念我们远道前来,不辞艰辛,不怕困难,精神和热心,都很值得钦佩,因此将我们留下工作。现在大男已分配在后援会宋委员处(现代理后援会主任)办公,二男在后援会组织前敌宣传队,碧波在解总司令处服务,其余同志,也都各得处所。并且人人有枪有马(大概是连枪,不过现在还没有发下来,因为我们到这里还只得四五天),很热诚,很娱〔愉〕快的,干救国救民的事;这些事都极重要,……

父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八月以来未得亲友一信。数日前忽碧波得西辅由成都来一回信,喜出望外,并于此信中知大人今日玉体康健,尤为欣慰。不知家中自母亲以下安好否?玉成、福祥叔两家亦好否?全弟、仙妹、均甥常来家否?素云今年读书否?甚念。家中纳粮诸事请寄语。奉宜、宝书两君请其维持。男在此饮食如常,惟身体觉日渐消瘦耳。余容后禀,敬叩

福安!

男 平民 谨禀
四、九

子全弟

昨接八月八日来信,劝我对健民节哀,知弟爱我之深,故劝之切也。我亦自知所负责任,勉力自慰,然究因亡命途中,遭此骨肉惨变,终不能强抑怨怀也。

去岁出关同志,共十八人,去时虽历尽艰险,然至今年正月十二以前,虽已分为数处,但犹完全无恙,孰意至正月十三,健弟及昆容同志,即惨遭狙击。自此以后,杨震东、刘辉武(四川人)、张华疆相继失踪,庄天民、许中华又确已被难,而同从敌人枪林弹雨中逃出之姚志强,前天又病死于沪,正月迄今,仅数月耳,即遭此惨变,人事沧桑,能无感喟!

自冯玉祥揭竿察省后,抗日空气曾一度紧张,而内战亦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卒以中央之聪明对付,一面命庞炳勋、徐庭瑶等部极力向冯压迫,一面派黄绍竑赴港□分美借款,以软化西南;更极力欢迎由欧回国之苏马李等抗日各将,诱以军委及新疆屯垦司令等职,使已归冯玉祥旗帜下之义军分化;然后再挽宋哲元 、李烈钧 等作调人。以此种种强柔离间之手段,致素以强项称之冯玉祥,亦不能不于外无援手,内不团结,财穷粮竭,万难支持中,一哭下台矣。自冯氏退居泰山后,察省善后,概由宋哲元负责。最近冯之各部,多已听受编遣,虽方振武 曾一度继冯自称抗日同盟军总司令,与反冯下野最力之吉鸿昌,亦因屈于大势要求出洋矣。最近西南政府,虽委王德林 为义勇军总司令,回北活动,然力量有限,且中央已决心与日妥协,不但不予援助,且将施以摧残,又于〔於,wū〕能有所发展?人民又因捐款中饱问题,极度灰心,今后更谁肯以分文援助义军?“抗日救国”已成过去之事实,历史上之名词矣!健民等牺牲不值!!

自辽热陷落,小张 放洋后,东北军已一蹶不振。冯玉祥此次不得出头,西北系亦大受打击。何应钦坐镇北平,中央之势力已达北方,以后再履行其分化翦削之手段,黄河以北可以无忧矣!(日伪除外)现在反蒋最力者,厥为西南。日前在□□州等处,均见有大书特书打倒蒋……拥护中央之标语,但元老派主张立干,实力派主张缓干,——还要完成五年计划——最近元老派在港开会,图谋强制推翻实力派陈济棠 ,事实已现裂痕,纵使西南一致,其实力亦不及中央。故眼前中国各方大致可以无事,中央安内协外之目的已达,大可实行其专心“剿共”之计划。

红军虽经蒋总司令数年来之痛“剿”,然欲行肃清似尚有待。四川十余县之被陷,福建十九路军 之受窘,反觉红军有相当发展,军阀战争虽已暂时阴消(四川在外),阶级斗争势将益趋剧烈。老大中华,休想太平啊!

美国之借款成功,中央本可以移此内战之经费,以恢复农村经济,繁荣城市,使中国日趋于工业化、资本化。如无天不助人,黄河之大水灾又来,致农村经济愈更陷于破产,灾患重重,恐此区区借款,未必能干出多大成绩,况大人先生们犹在倾囊□待。

病愈已廿日了,尚未走访园圃,一事〔视〕文海起居。因欲待家中钱来时,然后依期亲赴第二特院(现住处离该院尚有廿里左右,前刘园圃言该院每月仅二号十七号午后一至三时许会客,但每次只准作五分钟谈话,且限于亲属)看视文海。纵使院方不许会见,也可稍少医款,助其零用。如能全约,当代弟问好。

弟赞助奉宜、尊安、成仁等筹备追悼健民,我深感激,如能顺利成功,健弟有知,亦当稍安地下。

刻已内明上海□□每两价值四元至七元,虫草(批言有冬虫夏草之区别)每两三元上下,但如非内行,不能识之。彼等买进时非常煞价,日前我等从张家口带回蘑菇不少,被彼等煞价,结果大折其本。

俟闵碧波出医院后——彼病□□已进医院十三日了,昨□医生定,尚须一周始可出院——如家中钱能在半月之内兑到上海,决赴平实行贩药读书计划——亦须视此次家中卖药成绩如何——否则只有与黄投军,暂待机会。

上海至四川,航空寄物,每斤约八九元,不知北平多少?未到参胶,已去函清查,顺祝

健康!并恭候

姻翁、母大人福安!及阖府均好!

平民
八月廿六晚于上海
九月十三收

背景链接

▲周平民

周平民,又名执中、国正。生于1902年,四川省内江县人。1916年,在内江县立中学就读。受革命思想熏陶,开始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积极参加学生会进步活动。毕业后,到杨家乡小学任教,后任校长。1924年参加地下党在白合场举办的“民团干部传习所”学习,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6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教书做掩护,积极从事农民运动,并担任支部书记和中共内江县委委员职务。1929年在杨家乡、石子乡等地领导农民开展抗粮、抗捐斗争。1930年8月县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后,秘密前往上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蔡廷锴领导下组织参与“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任秘书职务。1932年8月随蒙边陆军独立骑兵第一旅赴开鲁抗日前线,被分配在辽吉黑民众后援会开鲁办事处工作。1933年2月日寇进犯热河,由于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热河失陷,后随救国团主席黄镇东赴上海。同年冬,赴南京投考军事学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1934年8月周平民在浦口进行革命工作时,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被关押在南京江东门军政部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他虽惨遭严刑拷打,仍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他在身心遭受严重摧残的困境中,仍以顽强毅力坚持学习,盼望出狱后为党继续工作。由于反动当局残酷虐待,于1937年被折磨致死。

周健民,又名振华、国辉,是周平民的弟弟。1927年考入内江县立中学,第二年转到安岳县续读。1929年开始参加农民运动,1930年随周平民离开内江到重庆,后辗转到上海。与哥哥一起报名参加了“上海青年自愿决死抗日救国团”。在江苏昆山和无锡经过培训后,于1932年8月北上,以满腔热情投入抗日救亡的洪流。1933年春,种种迹象表明日寇将要侵占热河。2月初,经鲁北地区 专员朱天培要求,后援会推荐周健民、庄昆容、许中华等人到鲁北前线工作。2月7日清晨,周健民等人随朱天培乘车赴鲁北,由于此次行动被汉奸刺探获悉,周健民不幸中弹牺牲,时年19岁。

在赴鲁北前线以前,周平民与周健民兄弟二人促膝长谈至深夜,不忍分离,谁知一别竟成永诀。得到弟弟健民牺牲的消息后,正在南京的平民悲痛欲绝。

在周平民的另一封残缺的家书中,他这样写道:

……人望着我,也止不住我的眼泪,我几乎把全信读不下去。昨夜约十一时独自一人回到下关旅社,将来信重读一遍,又整整的痛哭一场。今晨在床上思及健民,眼泪不断的流了三个钟头,我只得起来,流着眼泪给你写回信。我自成人以来,虽未尝一日离去忧郁,然绝少悲伤痛哭,十余年来,祖母、曾祖母、母亲、小妹、蒋氏相继死去,当时虽曾痛哭,然多一哭两哭即止,从未如此次健民……

这封信是作者哭着写的,情真意切,饱含着爱国、爱家的双重感情。眼见日本帝国主义侵我国土、杀我亲人,周平民胸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

在上海,周平民收到了外甥百均的来信,告诉他父母亲得知健民死于战场后整天以泪洗面。周平民读过信后心如刀绞,于6月12日给外甥复信,请他代自己多多安慰伤心的老人。

……这回你二舅舅在打日本鬼子的最前线死去,他为救国而死,是死得光明的,只是他在亡命途中、万里关外,与他共同飘泊、共同奋斗、相依为命的你的大舅舅忽然永远分离。……以后努力读书,将来长大了,好替你二舅舅报仇。杀完日本鬼子汉奸叛逆,把已失的东北四省从日本帝国主义的手中夺回来,以完成你为救国救民而牺牲的二舅舅的遗志。

对于外甥,周平民怀着无限的期望,教育他将来一定要坚定地走抗日救国的道路,去完成前辈未竟的事业。此情此景,感天动地。

(蒲 强) g3VmG8MIYuWccneXnIGED3g0UwetZbYHkcSsdeDYrZiGo2sacQOYI/hGfF0pJuo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