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暖湿化

2021年,我到西北地区采访暖湿化现象,缘于一系列有关那里天气变化的消息:曾经的敦煌最大湖泊哈拉诺尔湖,干涸了50余年后又碧波重现;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开春就早早地涌入了流水,那一年下游来水比前一年早了将近两个月;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水位15年中升高2.85米,水面增加319平方千米,相当于约7个喀纳斯湖,物种也更丰富了,仅鸟类30年中便增加了36种。好消息接踵而至,但暖湿化也带来了多变的天气。那年5月份,在甘肃白银举办的越野赛就因为一场暴雨损失了20余条生命。

那年7月份,我在大西北山川原野行走,了解到兰州这个建在黄河上,亦即跨黄河并塞满了黄河葫芦状河谷的城市,又恢复了夏天傍晚飘雨的传统,原因是水汽重了,处于山谷中的兰州山谷风作用又明显了。青海西宁,一个建在浅山河谷中的城市,又处于青藏高原的门户位置,近年来暖湿化尤其显著,山谷全披上了绿装,即使在多风的山顶也种植了小灌木。在西安,城墙上长出了绿苔,曾经倾斜了的大雁塔也因地下水位的回升以及工程干预而被“扶正”。

山谷风示意图

至于西北暖湿化的原因,一种解释是全球变暖,西北高山上的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大气湿度增加,促生更多雨雪,等于由暖而湿。而湿与暖是物理学里一对基本的相关变量,暖则粒子活跃,水汽加速蒸发,大气运动变快,湿与暖相伴而生。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天气系统,地球天气变化最原初的动力来自太阳辐射。地表受热不均,大气热胀冷缩,受热最多的赤道面上的大气蒸腾作用最为强烈。空气向上遇冷凝结,这里几乎天天下雨,形成了热带雨林湿热多雨的气候。升空后的空气向赤道两边分流,在南北纬30度附近降落下来。当空气下降的时候,它的温度会升高,储水能力增强,在下降气流控制下空气干燥高温,于是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的地貌和植被,如撒哈拉、中东的广袤沙漠以及澳大利亚内陆的大片荒漠。

虽然我们看不到,但海洋上空也有副热带高压带驻留,这里低层暖湿而不稳定,但中层经常存在一个下沉逆温层,阻止了低层对流的发展和水汽向上输送。逆温层以上比较干燥,晴空万里。并且,在广阔的太平洋水域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近年来又有北移的趋势。而影响我国的台风也多生成在它的边缘,或者被它顶托住,不得不在我国沿海登陆。过去我们经常看到台风在海南和广东登陆的消息,最近却多是在福建和浙江登陆,就是这个原因。

台风靠近北方,也就给北方带来了更多的雨水。 CQlRqtZWa646cuwq0G93sWoD1yxZoI8TbDLIKoRw0blveIlhFhwyAUOUeIwRQM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