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取得零税率发票金额与有效采购发票金额比值是指,企业在指定期间内,零税率发票总金额占有效采购增值税发票总金额的比例。
【计算公式】
取得零税率发票金额与有效采购发票金额比值=(取得零税率发票金额/有效采购发票金额)×100%
取得零税率发票金额:企业在指定时期内,采购过程中收到的所有适用零税率的增值税发票的累计金额。
有效采购发票金额:见指标3.1。
【波动影响】
比值波动可能反映出,企业对税收优惠政策的利用程度变化,比如政府鼓励农业发展或出口时,企业相应增加了此类商品和服务的采购,从而享受到更多的零税率优惠。
如果比值突然大幅增长,尤其在没有明显业务逻辑支持的情况下,需警惕是否存在滥用税收优惠政策甚至违法逃税的嫌疑。
①虚开风险
如果企业突然大幅度提高零税率发票的采购比重,尤其是与业务实际情况不符时,可能存在被怀疑为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目的是减轻税负或套取税款。
②滥用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采购的零税率项目与主营业务关联度低,或者采购量远超过合理需求,企业可能是在滥用税收优惠政策,违反税法规定。
③关联交易风险
零税率发票可能涉及关联交易,如果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开具过多的零税率发票以转移利润或逃避税收,则可能触犯反避税条款,面临税务机关的调查。
④成本真实性质疑
大幅波动的零税率发票比值可能提示企业成本结构不稳定或不真实,监管部门可能因此怀疑企业借此隐藏收入、虚构成本或进行其他形式的税务欺诈。
①合规适用税收优惠政策
详细研究和理解相关税收政策,确保在合法范围内适用零税率政策,避免滥用税收优惠。
对于采购的零税率商品或服务,应确保其与企业主营业务密切相关,且采购数量和金额合理。
②强化关联交易管理
对于涉及关联方的零税率发票交易,应遵循公平交易原则,确保交易价格公允,避免通过关联交易逃避缴纳税款。
③合规管理
严格执行发票管理相关规定,确保所有的发票均来自真实交易,杜绝虚开、虚抵发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