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杨刚打开U形锁,一伙人就冲上来,在出示了证件之后,他们呼哧带喘,磕碰着进了公司。
人都消失了,小杨才回过神来,是三个人,都穿着制服。
财务室还有一道门,平常情况下应该是锁的,但今天是虚掩的,等小杨谨慎靠近时,他们已出来,两人各扛一台主机,另一人左右各夹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条网线拖拽不开,这人冲小杨喊“拔了拔了”,小杨欠身拔了,带着惊魂。
前后只有几分钟,整个过程,小杨来不及吭声。
等他们出了公司门,小杨才喊:“你们到底要干什么?”
“有人举报,你们等信儿!”有人回了一句。
小杨跟出去,他们都挤进一辆公务车,车顶的警灯悠悠转动。小杨这才意识到:公司犯事儿了。
第二个来公司的是朱姐,她是财务主管,公司就她俩严守朝九晚五。业务部门的人,早的也要九点半才到,他们实行弹性工作制。
站在一片狼藉里,听小杨说完刚才的一幕,朱姐从小坤包里掏出手机,抖索着拨通了余总的电话,他是总经理兼法人代表。
朱姐说了一通情况,重点是最后一句:“您今天没事儿,就先别来公司了!”
余总说正在出差呢,肯定回不去。
小杨记得余总昨天下班时还在公司。
弹性制这拨人陆陆续续来了,分贝上来,看似如常。有人报销,进财务室,发现里面显得空洞。
“报不了销啦!”
“上不了网!”
“我的天,服务器都没啦!”
“被抄了?”
…………
办公区惊呼,抱怨,唏嘘,很快就进入闲聊波尔卡,间有欢笑。有人干脆去楼外面抽烟,大摇大摆结伴上厕所,逛环境优美的创业园。
恒动公司在业内算有一定规模的,专职财务就两人,朱姐和小杨。小杨负责报税和社保,朱姐负责全部。小杨来的时间不长,对公司业务如何运作不甚了了,只知道主营业务是做舆情管理。
公司此时陷入一片混乱,没有一个人出来舆情管理。
有传言从外面进来,说公司陷入了金融诈骗陷阱,服务的甲方爆雷了,查流出资金,有一笔到了公司账上。
也有说两家大公司正掐架呢,在网络上雇佣水军对撕,一方撕不过,可后台硬,干脆选择报警。软的这方认
甩锅,就甩到乙方恒动公司身上。
警方要证据,查恒动的账面流水,来个措手不及,突然就把财务室电脑一锅端。
正众说纷纭,朱姐接到电话,陌生的座机号码,字正腔圆。公司老总目前不在,朱姐答。那就请财务主管立即到公安局说明情况。是警方传唤。
走的时候,朱姐连坤包都忘了,小杨追上去递给她,小声问:“我该怎么办?”
朱姐努力保持镇定说:“你什么都不知道!”
“确实,我什么都不知道!”小杨跟老杨讲自己刚上班遇到的这段经历,已经像说别人的事儿了。
“那后来这个事情怎样了?”
“后来,从抄去的电脑里没查出不良记录,闹得不可开交的两家大公司也和解,撤诉了,我们这种小供应商也就没再追究。不过,朱姐却吓得不轻,一个月后就离开了公司。私底下有人说,余总给了她5万块封口费。”
“所以,你就担起公司财务部了!”
“算是因祸得福吧。”
“不过,你这个财大的高材生,如果不是就业市场不景气,恐怕也不会来咱这家小公司吧。”
“其实我还挺喜欢公司氛围的,因为是营销公司,年轻人多,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咖啡水果随取,好玩的事情也多。”
“学互联网公司文化!”
“嗯。”
班委来叫上课了,两人起身,进教室去了。
小杨和老杨是人大国学研修班的同学。
老杨快退休了,年轻时没系统学过,对国学一直念念不忘。
小杨一人肩挑财务室,每天加班加点,关键是每遇大事有静气,余总奖赏她付费深造,她选择报个哲学班,有许多事情她还想不明白。
从谈吐,小杨觉得老杨对公司经营懂得挺多,以为是个企业老总,一问才知道,老杨是税务部门的,看过太多企业起落。
国学课今天开讲《中国哲学简史》,一人一本书做教材,冯友兰著。
两鬓霜白的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大字:兼爱!
老师说:“在学习这一章前,请大家不看教材,什么也不看,看了也放下,就从你自己的直觉,谈谈对这两个字的理解。”
有人就是字面理解,说兼顾着就爱,顾不过来就先挣钱。引来笑声。
有人说,万物流长的底层逻辑,是包容和爱。小面积掌声。
到了小杨,她有些紧张,站起来说:“兼者,同时具有几种事物,加言为谦,加广为廉。兼爱,我的理解是谦卑、不带居高临下的爱,廉清,不带利益回报的关怀。”
一阵掌声雷动。
接下来发言的人该有压力了,刚好就轮到老杨。小杨心咚咚乱跳,不自觉望了望稳如松的老杨。
老杨也站起来,一脸慈祥的笑,娓娓道:“兼爱,就是公平为首,平衡各方面的诉求,达到和谐。如果没有这种品性的爱,就会一方面施爱,另一方面造恨,这种偏颇,就种下了矛盾的种子。施爱者,受爱者,如果都懂得兼爱的道理,就让爱多了一份责任。”
接下来的掌声,分贝难分高下,持续时间却更长。
下课后,老杨说:“小杨,你说得真好,我是借你的题发挥了。”
小杨脸红,她知道老杨是真诚地夸赞。
这天,老杨带着同事,到园区管委会走动,介绍扶持小微新创公司的税收新政策。
交流完,从管委会出来去停车场,正走到恒动公司门口,见小杨出来取快递。
“见恒动的门头,我还好奇,果然是你们公司。”老杨主动打招呼。
“赶巧了,杨老师,您要不去公司坐坐?”小杨没料到在这场合见到老杨,有些不自在,笑望着老杨。
“杨处,您怎么成老师了?”随行同事笑说。
“我们还是同学呢,活到老学到老。”
就这样,两人就在门口聊上了。
“还是一个人?”
小杨点头。
“人少事多,容易出错,财务出错很麻烦。你得跟老总好好谈谈,该加人了。”老杨还记着这事儿。
“谈过了,老总说现在业务淡季,预期不太好,暂时克服一下。再说,财务也不能随随便便进人。”
“那倒也是。”老杨望了望门头说,“早上新系统了吧?这套系统熟练了,报税都是零跑动。”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个系统会报错。”
“是不是兼容问题,打电话咨询了吗?”
“总占线。”
“我给你个号码。”
老杨说着,打开手机,摘了眼镜看电话号码,给小杨念。小杨在手机上记着。
这时候余总拎着包从停车场走来,他一般都快中午了才到公司。见小杨跟穿税务制服的站在门口说话,余总多看了一眼就进去了。
小杨显得紧张,老杨就告辞,临了又建议,如果人手不够,有些事情可以外包。
送走老杨,刚回到财务室,余总来敲门,让去他那儿一趟。
拿了小本,夹一支笔,小杨进余总办公室,余总让她把门带上。
关了门,余总没望她,也没说坐,抽出一根烟点上,吐出蓝烟子才说:“这节骨眼儿上,你怎么把税务的人带到公司来了?”
“他路过,刚好见我取快递,就聊上了!”小杨一愣。
“无缘无故就聊?”
“哦,我们是哲学班上的同学。”同样的课,老杨冲国学去,小杨喜欢说是哲学课。
“公司奖励你学习,你就去报了哲学?”余总抬头。小杨点头。
“他叫什么?”
“老杨!”
“杨什么?哪个分局的?”
“不知道。”
“什么职务?”
“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小杨不好意思笑了,惹得余总也跟着一笑,又马上收了笑说:“你怎么也得把人是哪儿的给弄清啊,多个朋友多条路。好了,说个正事儿,一家上市公司要收购我们,10倍市盈率,低是低了点儿,赶上时候不好,不过咱们把利润做大了,也不低。接下来,你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儿。”
“哪一块?”
“做大利润啊!”
小杨蒙了,不能直接说不会,想了想,就说:“可我就一个人。”
“明天来一人,你把工资社保都交给她。”
“这人靠谱吗?”
“我表妹。”
小杨就不再问。
余总又说:“你先给我弄个税务筹划的方案,明天我们讨论。”
小杨退出去,心里却有一丝纷乱。
“今天的课,讲白马非马,这个观点,是‘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提出来的。”
所有的同学都洗耳恭听。在百家争鸣里,“名家”大家了解得不多。接下来,老师讲公孙龙和孔穿的一场辩论。
“孔穿,穿孔,就是孔子的六世孙。”老师喜欢玩点儿文字游戏,活跃气氛,顺便活跃思维。
辩论开始,公孙龙先给孔穿讲了一个故事:楚王在云梦泽打猎,用强弓射杀一头巨犀,把弓弄丢了,随从要去把弓找回来,楚王说:楚国的国君丢了弓,被楚国人拾去了,又何必去寻找呢!这件事传到孔子耳朵里,孔子说:楚王似乎讲仁义了,但却讲得不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到就是了。又何必限定是楚国的人呢?
孔穿说:孔子说得对呀。
公孙龙诡笑说:由此看来,您的先祖是把“楚人”与“人”区别开了。既然可以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为何要反对我把“白马”与“马”区别开来呢?您这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孔穿语塞。
国学课,一旦到了故事环节,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还是有人不赞同白马非马。有人来了句“大前提管小前提”。有人用了逻辑学:楚人是人的子集,马和白马是包含关系。还有人戏谑“官大一级压死人”。
总之,这个话题讨论得非常热烈。
小杨就虚心听,看老杨是怎么理解白马非马的。老杨没有发表观点,只是不停点头。老师却点了老杨,老杨笑着说:“我懂了,但我也分时候。”
“忽而彼,又忽而此,这是量子力学了。”老师显得“胖达”,带动了全场欢笑。
老师靠着讲桌,等待笑声落定,还怕有人不懂,提高声量说:“如果还理解不了白马非马,我就说个比较容易理解的:女朋友不是朋友,这个有人赞同吗?”
真有一半的人举手赞同。
两堂课之间的茶歇时间是15分钟,小杨如鲠在喉,提前就叫:“杨老师,我想跟您请教个事情。”
老杨见小杨这么正式,走上来说:“那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
沿走廊往前走几十米,有个咖啡厅,两人走了进去。
小杨问了老杨口味,点了一杯摩卡一杯红茶,老杨不喝咖啡。
“咖啡和茶,就不会白马非马咯,就是两个东西。”老杨笑说。
小杨跟着笑了起来,随即却像是想起什么,有些疑惑不解地问老杨道:“杨老师,您说税务筹划这事儿算偷税漏税不?”
老杨闻言眉头微蹙,稍稍思索才开口:“这些年,咱们国家的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新的经济模型、经济概念层出不穷,新的产业、技术也一直在不断涌现。所以在经济领域,法律的滞后性特性表现得比其他领域更为突出。税务总局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对运行中的税收法律进行查缺补漏,通过发布补充文件的方式保障税收政策可以与时俱进。”
小杨闻言点头。
老杨接着说:“为应对税收政策的变化,企业聘请专业财会人员定期对自家的账务进行梳理,对接新政策,落实新优惠,查缺补漏……这种,我们当然是持赞成和鼓励态度的!
“但也不可否认,社会上还有一种所谓的‘税务筹划’,它不是积极对接税务部门进行政策的优化和更新,而是利用法律的滞后性,抑或利用新旧政策交接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钻法律漏洞,以这种手段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按照‘法不溯及既往’和‘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法理学原则,这种行为并不违法,但这种取巧的手段并非堂堂正正的大道,它可能带来一时的蝇头微利,但只要一步踏错就会触犯法律的红线,更为企业乃至财会人员带来极大的损害。这是一种‘小聪明’而非‘大智慧’!”
老杨平日里并不是个话多的人,但为了防止小杨误入歧途,苦口婆心说得格外详细用心。
“原来如此!”
小杨不由得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看来有些人走的道就是老杨所说的“小聪明”了。
“杨老师,税收优惠政策更新得这么快,又涉及各行各业,有的我们能用到,有的我们用不到,我该怎样才能高效地学习呢?”
“你的业务能力确实该好好补补!”
“上学那时候特不喜欢本专业的课,总觉得自己这是选错了专业,毕业后用到了,现在才觉得后悔!”小杨闻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一脸的羞赧。
“只是后悔可不行,财会容不得半点儿马虎,但人只要想学就啥时候都不晚……”
听老杨说得如此郑重,小杨也就上了心。回单位后找同事一打问,这才知道税务局经常邀请他们派遣专业财会人员参加新政策讲解会。但对财会专业缺乏了解的余总,却觉得到政府单位开会这事儿纯粹是瞎耽误工夫,所以每次都派个保安什么的蒙混过关。
小杨闻言简直是哭笑不得,认真叮嘱接收通知的同事以后一定要及时提醒自己,很快她就报名参加了最新一期政策解读会。
刚进办税服务厅便见到热情的导税员,按着标志牌的指引一路进入讲解大厅,见到几十个来听课的同行,深入交流后,她才意识到余总的“小聪明”让她错过了多么大的一座宝藏。他们此前的行为,就像是税务局把珍馐美食喂到嘴边儿,他们不仅自作聪明地弃若敝屣,还挖空心思地想要另辟蹊径。
解读会上,税政科的同志准备了详细的PPT课件,更有工作人员联系具体案例进行了现场剖析。小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心中很多困惑豁然开朗。
回公司后,小杨针对此次讲解的增值税退税政策进行梳理,仅在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环节,便可以享受十万多元的优惠红利。
余总对此分外满意,但却没问小杨原因,自以为是“税收筹划”的老路走对了,于是乎,没过几天又打起了财务申报表上利润表的主意……除此之外,他还掏出了几份新签的合同让小杨记账。
小杨翻看一遍,合同内容是说他们公司可以提供“爬虫技术”帮客户实现智能舆情监管服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小杨是一头雾水。
在帮余老板筹划省钱的过程中,新问题层出不穷,自己始终疑神疑鬼,生怕踩了地雷。税务局的解读会也不是时时有,有时候自己的问题太具体,上哲学课时,小杨向老杨吐露了自己的苦恼。
老杨凝思片刻说:“你还得交些专业上的朋友,给你介绍一个中央财经大学的颜博士,专门做财税课题研究。我打个招呼,你们可以加个微信聊聊。”
经老杨这么一说,小杨吃了一颗定心丸。
小杨很重视老杨介绍的朋友,决定亲自去学校拜访。事先约好时间,小杨那天穿着职业套装,一身工整走进了校园,按照指引,在图书馆旁咖啡屋和颜博士见面。
从此,小杨有了一个工作中可以随时沟通的专业助手。
这天,余总又找到小杨,说这么筹划,就是省点儿小钱,现在是要把报表做得好看,把利润做得多,才能够卖个好价钱。
此事非同小可,小杨脑袋涨裂,周末一晚上没睡好。
第二天的国学课,老师讲两个字“忠恕”。
瘦高个儿老师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怕大家不明白,老师展开说:“一言以蔽之,以待己的态度待人,反过来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堂课老杨没来,小杨感觉失去了放开讨论的朋友。她在小本子上写:我对自己的态度是什么?
是啊,自己没想过。
那我对待别人的态度是什么?
这一点,她反倒更加清晰,就是与人为善,反过来看,就是像老杨那样与自己交往。
通过这个间接的转换,小杨明白自己对待自己的态度了。有些事情不能做,做了对自己不好,其实也是对别人不好,对余总不好。
她一边事无巨细教余总表妹流程,一边想退路,她心里蹦出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哲学课上听过的。
终于,余总跟她摊牌,要么按自己的要求做,要么就另谋高就。
小杨此时才知道自己没主心骨,她需要跟老杨求教,没想到,老杨还是没来上课。
公司请了财务公司,一星期就把公司“做”大“做”强了。
表妹快速成长,小杨没有用武之地。在她还不知道公司如何“做”大“做”强前,她被辞退了,这是余总选择的时机,商业秘密不能让更多人知道。
离开恒动后,公司去退学费,小杨的国学班结束。老杨打来电话,问情况,她告诉老杨,她不再享受这项福利了。
颜博士约她吃饭,她兵荒马乱的,无心赴约。
后来小杨找了新工作,又丢掉,又找,终于遇到一个尊重自己、自己也认可的老总。她在公司一直干,如今成了核心成员,她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想起老杨说过的一句话:你可是财大毕业的高材生。
后来余总打来电话,让她帮约老杨吃饭,她用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了余总,没有约。余总再来电话,提出给她5万元约老杨,她也没有约。
后来还发生了很多事。有些事快得不容多想;有些事不值得打扰老杨,自己就定了;有些事,想想老杨就有了答案。
时间流逝,载沉载浮,她倒是越来越静定,不浮于表面,也没沉底,在一分一秒感受着激流勇进。
几年后,她觉得心安了,跟一个同是来漂的大学毕业生结婚。现在,她已经有一个孩子,人称杨姐或杨总。
哲学课早就结束了,哲理不会变,可人会变,现在的问题,是要不要离婚!
兹事体大,她想到了应该听听老杨的意见,她不敢直接打给老杨。离开哲学班这么多年,刚开始是电话问候新年,后来是微信拜年,什么时候跟老杨没语音联系的?她想大概是结婚买房生孩子,这一连串操作,生活如同绑在一头火牛上,她真把老杨给忘了,这是怎样的一种人世茫茫,她感到羞愧。
她自责以前渐渐不联系老杨。其实也是因为总有人托她找老杨办事。她不愿意让老杨觉得她存着那样的心思,她也说不出口,索性就断了联系。
此刻她才意识到老杨无声的关怀,曾像父亲。她想到给颜博士打电话,拐个弯儿再接近老杨,又突然意识到,在人生这个大哲学班里,老杨或许早就站在高处,洞悉了幸福哲学的可能,当年是在不动声色撮合她的姻缘。想到这里,她不禁眼湿了。
她拨通了颜博士的电话,假借咨询税务知识,最后问了老杨还好。
颜博士停顿,转换了语气说:“杨伯去年中风了,不过恢复了不少,可以拄着拐杖走了,只是口齿不清。”
她听到这个消息,宛若一根利箭射向自己,痛得呼吸紊乱。
下了班,她从办公室出来,在楼下大堂鲜花吧,选择了一大捧百合花,她还特意看了卡片上的花语:百合花是一种象征纯洁、高贵和美好寓意的花卉!
向庸,本名汪向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