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琅邪 王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门阀士族,相传出自周朝王室,西汉时期兴起,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政治、文化大族。琅邪王氏子弟长时间掌控朝政、引领文化风潮,其家族发展史是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和社会史的缩影,其家族文化既是琅邪王氏长盛不衰的文化基础,也是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典型代表。

对琅邪王氏家族的研究,一直是史学界关注的重点。尤其自陈寅恪提出了文化与家族、地域密不可分,并相继作了《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等文章,琅邪王氏家族的发展历史与家族文化就被学者普遍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三个领域。

首先是家族发展史梳理。萧华荣的《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传奇》,生动描绘了琅邪王氏众多族人,介绍了两晋南朝时期王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统。王大良的《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形态:以汉唐时期琅邪王氏为主的研究》,上编介绍琅邪王氏与汉唐政局,下编介绍王氏家族的人口、仕宦、婚姻、文化和经济基础。王汝涛的《琅邪王氏考信录》,论述了先秦至隋唐时期王氏家族历史以及不同时代的发展特点。王连儒的《汉魏六朝琅琊王氏家族政治与婚姻文化研究》,对王氏家族不同阶段的政治地位以及婚姻构成、学术文化都做了系统研究。

其次是对琅邪王氏家族成员的个案研究,以及王氏家族某一阶段的研究,大多为论文。如施光明的《论王导》,陈启云、罗骧的《社会名望与权力平衡:解读王敦之乱》,田余庆的《释“王与马共天下”》,王连儒的《东晋中宗、显宗前后之琅邪王氏政治》《“永嘉之乱”前后之琅琊王氏政治》,王永平的《略论晋宋之际琅邪王氏家族代表人物的政治倾向》,等等。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展开对王氏子弟政治、军事活动的分析,丰富了对琅邪王氏家族的研究。

再次是侧重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的研究。既有个案研究的论文,如王晓毅的《王戎与魏晋玄学》、林晓光的《王融与永明时代》、王言凤的《王筠诗歌研究》、王玉池的《王羲之生平事略和书法艺术》、李慧聪的《王褒入关与南书北传》,也有从整体角度展开研究的论文、专著,如毛汉光的《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邪王氏》、卜宪群的《琅邪王氏与六朝文化》、苏绍兴的《两晋南朝琅邪王氏之经学》、王永平的《论东晋南朝时期琅邪王氏之家风与家学》。姚晓菲的《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研究》,介绍两晋南朝时期琅邪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变迁、经史学、玄学、文学艺术等内容。笔者的《汉唐时期的琅邪王氏家学研究》,着重介绍琅邪王氏家族的家学在不同发展阶段产生变化,并逐渐走向儒玄佛道交融的多元发展之路。

上述研究成果,或者限于篇幅,或者限于研究侧重点不同,并未对琅邪王氏家族文化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与琅邪王氏文化大族的地位不相称。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琅邪王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家族文化,分析家族文化在琅邪王氏发展中的作用,考量琅邪王氏家族文化在当时的影响。

本书以琅邪王氏的家族文化为研究重心,着重介绍王氏家族经史传家、玄学清谈、文才相继、书画传统、家风家训等不同层面的文化。在各专题中,突出了家族文化在琅邪王氏发展史上的作用,以及在不同文化领域的巨大影响。尤其在两晋时期,琅邪王氏形成了儒玄双修的文化结构,借助“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地位,推动儒玄双修成为东晋南朝社会思潮的主流。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世家和书法世家,琅邪王氏家族成员人人有集,王羲之、王献之享誉古今,影响中国书风一千多年。另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琅邪王氏家族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家训家风,如注重礼法,与时推迁,谦抑止足,这成为家族长期传承,始终保持一流大族的重要原因。其孝友之风,也对中国的孝友文化和道德行为产生了较大影响。

琅邪王氏作为政治、文化大族,其家族文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施政方针、文化潮流影响很大。在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方面,王氏家族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两晋之际,王导、王敦率琅邪王氏等大族的南下,推动了中国文化重心的南移。齐、梁时期,王肃、王褒等人将南方先进的典章制度和文学艺术转输到北方,加快了南北文化融合的步伐,为此后隋唐文化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UtXOH50Q4E1/fgWkqzK/VkQC3MDgD7aI3S7STaaGtC/RSLqY+f1qSjKV3/RwYBY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