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细节判断题

重点速记

提问方式:

以下对文段理解正确/不正确的是(  )。

符合/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是(  )。

从文段中可以/不可以得知(推出)的是(  )。

解题思路:

提问方式辨是非。

选项话题识陷阱。

原文对应辨正误。

熟悉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

1.无中生有:选项中的某个话题或意思在原文中未提及。

2.偷换概念:选项把两个概念混淆或改变文中概念表述的内容。

3.偷换时态:选项将文中的时态,比如已然、未然等混淆。

4.偷换数量:选项将文中有关数量的词进行偷换。

5.偷换语气:选项将确定性语气与不确定性语气进行替换。

理论要点

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
1.无中生有
2.偷换概念

替换、混搭、扩大、缩小

3.偷换时态

将来时(将要、立刻、趋势、以后)

完成时(已、已经、了、完成)

进行时(正在、在……中、着)

4.偷换数量

整体(所有、全部)

较多(大部分、大多)

较少(少量、少数)

中间(部分、某些、人均)

5.偷换语气

绝对(一定、必然、必定)

相对(可能、也许、大概)

例题精讲

例1. 威慑是一种军事战略,它既可以是宏观的理论,又可以是微观的战法。2003年3月,美国把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实施的大规模轰炸称为“威慑战略活生生的实例”,认为“威慑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一种重要战略行动。这种战略行动虽然野蛮,却是一种能迫使敌人屈服的精确战术”。威慑主要是让假想敌人的内心产生恐惧,从而阻止对方做出对自己不利的事情。这种恐惧的根源有两个:第一,对手要认可威慑方所具备的实力,很难想象一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威慑强大的美国;第二,对手还要相信威慑方动用实力来达到目的的决心,换句话说,对手要确认威慑方的意图。如果对手认为威慑方并不具备真实的进攻性意图,那么简单地展示实力或者言语威胁就毫无意义了。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威慑是战略和战术的结合

B.威慑方通过让潜在对手相信自己的实力以达到威慑的目的

C.威慑方真实明确的意图更能给对手带来恐惧

D.威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被威慑方的认知

例2. 炭黑是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特殊物质。研究人员发现证据证明,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例如植物和动物粪便——燃烧是“第三极”炭黑的来源。在喜马拉雅地区,这两种来源基本持平,大部分炭黑来自印度北部印度河——恒河平原,而在青藏高原北部,大部分炭黑来自中国燃烧的化石燃料,但是在青藏高原中部内陆地区,三分之二的炭黑样本来自生物燃料而不是化石燃料,康世昌说,这一发现“非常令人惊讶”。这意味着西藏中部的燃料燃烧行为,例如每天做饭取暖燃烧的牦牛粪便,给“第三极”某些部分带来的污染比专家之前想象的更多。

与这段文字最相符的一项是(  )。

A.“第三极”冰川融化的肇因是烧牛粪

B.空气污染对冰川的威胁超过温室效应

C.西藏中部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物燃料

D.化石燃料和生物燃料的污染基本持平

例3. 最近,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锂电池,有望广泛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传统的锂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并用一层聚合物薄膜隔开正负极,而在这种新型锂电池中,电池的正负极被融合到一起,制作出一种类似果冻的胶状物。这种胶状物看起来是固态的,但其中70%的成分是液体电解质,可以很好地起到导电作用。新型锂电池功能与传统锂电池相当,突出优点在安全方面。传统锂电池若封装工艺不好,起火和爆炸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使用胶状物的新型锂电池相比之下就要安全得多。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

A.新型锂电池的胶状物燃点更高,所以更安全

B.传统锂电池不需要聚合物隔膜隔开正负极

C.新型锂电池已广泛使用于手机等电子产品

D.两种锂电池的内部结构相异,但导电原理相同

章节练习

1.南极动物的食物链极有特色,有人这样形容:在南极生活的动物从食物链上划分只有三个可能,即它是磷虾,它吃磷虾或它捕食吃磷虾的动物。这个说法简单清晰地揭示了南极磷虾在南极生物圈承担的关键角色——这里几乎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磷虾生存。有些动物的食谱只有磷虾,没有其他替代品,而且它们生长繁殖、捕猎与迁移的时间和地点均与磷虾的生长状态相耦合。

由上述材料无法推出(  )。

A.南极磷虾是南极生物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B.大多南极动物进化出以磷虾为中心的生存方式

C.部分南极动物的繁殖期与磷虾的丰产期相一致

D.企鹅数量的下降主要由于磷虾数量的减少所致

2.人们一般都喜欢追逐日出或日落景观,但绝大部分人可能没意识到,其实在与太阳相反一侧的天空,也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景观,比如说人们能看到的两种大尺度影子景观——“山影”和“地影”。日出或日落后,在太阳照射下,高大山峰投射出巨大阴影。此时站在该山峰的观测者观察这个阴影,阴影看来像金字塔,这就是山影。而地影,是地球本身投射在大气层上的影子。除了登山家或摄影师,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山影和地影,并将它们作为一种景观来欣赏。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多数人不喜欢欣赏“山影”“地影”景观

B.人们不把“山影”“地影”作为景观来欣赏

C.“山影”和“地影”是鲜为人知的山上景观

D.只有极少数人能发现和欣赏“山影”和“地影”

3.铁是所有有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海洋浮游植物必须从海水中汲取铁质。海水中生成的铁通常很少,因此对于广大的海洋地区来说,铁的有限性限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海水中的铁主要来自河流中的悬浮质,然而这些含铁悬浮质大多都在近海地区沉积下来,因此风尘的输送成为远离大陆的海洋中铁的主要补给形式,尤其是对铁量较少的地区(如高纬度海域)来说,这种补给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深海浮游植物的主要功能是分解含铁悬浮质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中的铁主要来源于风尘输送

C.风尘输送的含铁物质对海洋浮游植物很重要

D.深海地区的铁主要以河流悬浮质的形式存在

4.迈克尔博士在酵母菌、线虫和果蝇身上试验了一种药物,能够在其他任何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延长这三种常用模型生物的寿命。其中酵母菌的寿命延长了17%,线虫和果蝇的寿命延长了10%左右,换算成人类的话大概相当于多活8年。什么药物居然能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呢?答案是布洛芬,药店里随便可以买到的止痛药。如此普通而又廉价的小药片居然还能增寿?会不会是试验误差呢?检索一下论文数据库就可以知道,这个发现不是偶然的,还有好几个实验室得出过类似的结论,只可惜类似试验尚未在人类身上做过。

下列说法和文段相符的是(  )。

A.好几个实验室都做过和迈克尔博士一样的研究

B.事实证明布洛芬可以延长人类8年的寿命

C.布洛芬是人们普遍使用的止痛药

D.布洛芬是否能够延长人类寿命还有待研究

5.宋、明、清三代,非进士出身者,基本上无法成为宰相,而许多炙手可热的官职,也规定不是进士出身者不许担任。能考上一个进士,已经殊为不易,更何况作为进士中第一名的状元了!状元一旦出笼,便立刻进入国家的储才机构——翰林院,被作为未来的宰相加以重点培养,各种别人削尖了脑袋也谋不到的美差也会扑面而来,挡都挡不住。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考取状元是成为宰相的必经之路

B.重要官职都由进士出身者担任

C.状元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D.只有状元才能进入翰林院

6.一份报告显示,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中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31.7%,30~39周岁人群占24.8%,40~49周岁人群占23.1%,50~59周岁人群占12.8%。对倾向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36.7%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2018年的38.4%下降了1.7个百分点;有4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比2018年的40.2%上升了3.3个百分点。

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

A.中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近八成是18~49周岁人群

B.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有所上升

C.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D.18~29周岁人群在数字化阅读人群中所占比重最大

7.一句赞美的话也许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只可惜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吝啬,不肯轻易吐露自己的赞美之言,却容易在不经意间伤害别人。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多一份爱心,在别人沮丧失落之时,送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让他感到阳光的温暖,让他知道在茫茫人海中他不是孤独的,一直有人在关注着他,与他同行,悲剧可能就会避免。

下面对文段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大家都能多一份爱心,一句赞美的话便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B.其实,避免悲剧很简单,只要送一句鼓励或赞美的话

C.作者肯定了“一句赞美的话”的作用和意义

D.作者对生活中过于吝啬,不肯吐露自己的赞美之言的人进行了批判

8.捆扎蔬菜的胶带实际上是涂过黏合剂的塑料膜。虽然胶带不是食品,但由于会和食品接触,也要遵守食品安全标准。不过,在塑料膜和黏合剂的生产过程中,由于聚合不完全或溶剂挥发不完全,确实可能有少量甲醛等小分子残留。但捆扎蔬菜用的胶带在自然放置状态下很稳定,降解释放大量甲醛的可能性极小。同时,市面上用来捆绑蔬菜的不只是普通胶带,有的是由动物胶和植物胶制成的胶带,自然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另外,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只要他每日甲醛摄入量不超过12毫克,就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胶带捆扎的蔬菜影响健康的概率很小

B.捆扎蔬菜的胶带自然放置时并不产生甲醛

C.植物胶制成的胶带才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D.60千克成年人每天只应摄入12毫克甲醛

9.世界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是“南红北绿”,即较低纬度地区(如印度、肯尼亚)只能生产优质红茶,相对较高纬度(北纬25度~30度)地区最适宜生产优质绿茶。国际茶价历年绿茶高于红茶。茶叶主产国印度、印尼、斯里兰卡的绿茶品质都不高,以上三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红改绿”,企图占领国际绿茶市场,均以失败告终。我国名优绿茶主要分布在山区,拥有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发展绿茶产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

A.目前国际市场上红茶供过于求

B.印度绿茶价格高于国际绿茶均价

C.中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较有竞争实力

D.国际茶叶市场上出现“红改绿”的趋势

课后小结 H6FNC6kRMnM0zuayYdSISYNykGwMRu6UN2kyIcC4BB/YEBIAE9LcBwaqEgVd+m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