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统计分组

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统计分组必须先对所研究现象的本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才能确定所研究现象的类型属性及其内部差别。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和作用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

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组。例如,某高校将1506名教职工按“职称”这一标志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其他五组。

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统计分组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从分组的性质来看,分组兼有“分”和“合”双重含义。对于现象总体而言是“分”,即把总体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对于单位而言又是“合”,即把性质相同的许多单位结合为一组。对于分组标志而言是“分”,即按分组标志将不同的标志表现分为若干组;对于其他标志而言是“合”,即在一个分组内的各单位,即使其他标志表现不相同,也只能结合在一组。由此可见,选择一种分组方法可以突出一种差异,显示一种矛盾,但同时必然会掩盖其他差异,忽略其他矛盾。不同的分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统计分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

统计调查得到的资料往往是零星分散的,统计分组可以使资料系统化,从而凸显统计调查资料中隐藏的规律。例如,已知2023年某国的30只基金的收益率数据如下(单位:%)。

根据以上资料无法对这30只基金进行具体分析,因此需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如表3-2所示。

表3-2 30只基金的收益率分组表

①由于四舍五入的原因,相加不等于100%。

通过上述分组,可以看出基金收益率的基本情况:最低是-0.9%,最高是26.2%,其中,收益率在10%~15%的基金最多,占40.0%,低收益率(低于0%)和高收益率(高于25%)的基金都较少,共占总数的6.6%(=3.3%+3.3%)。这样,基本上就可以看出基金收益情况的规律。

2.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统计分组的根本作用是区分现象之间质的差别。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现象具有不同的矛盾和规律。在研究现象总体数量方面时,只有从区分事物质的差别入手,在认识不同社会经济类型特殊性的基础上,才能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正确把握现象总体的规律性。例如,企业按照所有制形式,可以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又如,按经济活动性质不同,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社会经济总体划分为若干类型是统计中最广泛的分组。

3.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内部结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计算总体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从而揭示总体的内部结构,反映总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还可以通过比较总体内部构成的动态变化,揭示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例如,2023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运输周转量如表3-3所示。

表3-3 2023年我国旅客运输周转量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

通过表3-3的数据可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所占的比重。

4.分析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社会经济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分组可使我们了解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如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关系、作物的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等。再如,某机器设备每周平均使用时长与年维护费用的相关情况如表3-4所示。

表3-4 某机器设备每周平均使用时长与年维护费用

从上表资料可以看出机器的每周平均使用时长与年维护费用有紧密的关系,使用时间越长,年维护费用就越高。

二、统计分组的原则、标志选择和种类

(一)统计分组的原则

进行统计分组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统计分组的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统计分组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组标志,以凸显社会经济现象间存在的差异性。

2.穷尽原则

穷尽原则也称完整性原则,它是指在分组后要保证总体的每个个体都有组可归,没有遗漏。这就要求进行分组时要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别,将所有个体都包含进去。

3.互斥性原则

互斥性原则是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归属于两组或更多组。这就要求进行分组时要划分清楚组限,不能模棱两可。例如,询问被调查者喜欢哪项体育运动,如果选项有游泳、跑步、球类、足球、篮球、田赛、跳高、其他等,那么选项设计就有问题,因为球类包括足球和篮球,田赛包括跳高,这样的答案就属于包含性的答案,没有互斥性。

(二)统计分组标志的选择

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关键。

分组标志是指统计分组时划分资料的标准或依据。任何事物都有许多标志,确定一个分组标志,必然要求突出总体单位在该标志上的差异,同时掩盖各单位在其他标志上的差异。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选择的分组标志不同,说明的问题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同。分组标志选择不当,分组结果就不能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因此,正确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分组的关键。在选择分组标志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来选择分组标志

总体中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多个标志,有些标志对某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而对另一个问题则又无关紧要。对于同一研究总体,研究目的不同,则选择的分组标志也不同。因此,选择什么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依据统计研究目的而定。例如,在某市工业企业这一个总体中,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工业企业有所有制、总产值、职工人数、流动资金、固定资产等许多标志,如果研究目的是要分析企业规模大小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就要选择总产值或职工人数作为分组标志;如果研究目的是要分析工业企业不同经济类型的构成,就要选择所有制这一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2.要选择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标志

在同一研究目的和要求下,往往有许多标志可供选择。有些标志是根本性的、主要的标志,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而有些标志则是非本质的、次要的标志。我们应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力求选择最能反映现象本质的主要标志。例如,在研究居民收入水平高低情况时,可供选择的标志有家庭总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然而最能综合反映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的是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一标志。再如,在研究职工的生活水平时,可以选用职工的工资水平作为分组标志,也可以选用职工家庭的人均收入作为分组标志。由于职工赡养的人口数差异很大,而且很多职工有工资外收入,因此,选择职工工资水平作为分组标志并不能真正反映职工的生活水平,应选用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作为分组标志。

3.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选择分组标志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同一分组标志在某一时期、某一条件下适用,而在另一时期、另一条件下可能不一定适用。例如,《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的通知》(国统字〔2017〕213号)规定,餐饮业按从业人员和营业收入两个标准划分企业规模,其中,大型、中型和小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指标的下限,否则下划一档;微型企业只需满足所列指标中的一项即可。具体标准为:大型企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营业收入在10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为100~300人,营业收入为2000万~10000万元;小型企业,从业人员为10~100人,营业收入为100万~2000万元;微型企业:从业人员少于10人或营业收入低于100万元。但国家统计局〔2011〕75号文件规定,餐饮企业大型企业的营业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营业收入为500万~20000万元,小型企业营业收入为100万~500万元,微型企业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由上可见,从营业收入上看,两个标准有很大差别。因此,当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分组标志也会发生变化。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统计分组可以按照不同标志进行分类。分组标志选择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数量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按分组的作用或目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

按品质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有些品质标志分组比较简单,分组标志一经确定,组的名称和组数也随之确定。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有些品质标志分组还取决于统计分析对分组层次的要求。例如,我国把社会经济各部门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还可细分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这种类别繁多的分组被称为分类。对于这一类问题,统计工作中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准。这种具体规定的分类(组)标准,为统计数据整理提供了统一的依据。此外,企业可以按经济类型分组,人口可以按民族分组,大学生可以按性别、专业分组等,这种分组可以反映总体的构成和不同属性的事物在总体中的地位与作用。

按数量标志分组是指选择反映总体单位数量差异的数量标志作为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数量各异的组。例如,企业可以按生产能力、劳动生产率分组,商店可以按商品流转额、职工人数分组,人口可以按年龄、身高分组等,这种分组的目的在于通过统计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来反映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按数量标志分组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分组时各组数量界限的确定必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差别;二是应根据被研究的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采用适当的分组形式,确定合适的组距、组限。

图3-2 按分组标志的性质分组

上述分组如图3-2所示。

2.按统计分组标志的数量,分为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和平行分组

简单分组就是对研究现象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它只能从某一方面说明和反映事物的分布状况与内部结构。例如,国民生产总值按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组;货运量按运输方式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与管道运输五组。许多简单分组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个总体,就构成了一个平行的分组体系。

复合分组就是对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重叠式分组,即先按一个标志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第二个标志分成小组,再层叠地按第三个标志分成更小的组。例如,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的分组如表3-5所示。

表3-5 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2024年2月29日。

又如,对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先按三次产业分组,再对各产业按行业分组,再对各行业按经济类型分组,最终形成的复合分组体系如表3-6所示。

表3-6 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

复合分组的优点是从对同一现象的层层分组和分组标志的联系中,更深入、更全面地研究总体各个方面的内部结构。但是,采用复合分组时,组数会随着分组标志的增加而成倍增加,使每组包括的单位数相应减少,处理不好就会很烦琐,不利于分析问题。因此,不能滥用复合分组,尤其不宜采用过多的标志进行复合分组,也不宜对较小总体进行复合分组。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也采用平行分组的方法,用来反映和分析现象的内部构成。平行分组形成了平行分组体系,它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它的特点是每一个分组只能反映各总体单位在一个标志上的差异,而不能反映其他标志的差异。

上述分组如图3-3所示。

图3-3 按分组标志的数量分组

3.按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

把复杂的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部分,就是类型分组。例如,我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为国有及国有控股商业零售额、集体商业零售额、私营及个体商业零售额和其他类型商业零售额。

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组对总体的比重,借此研究总体各部分的结构,就是结构分组。例如,学生考试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部分,计算出各部分比重可以反映出老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状态。

为研究现象之间依存关系而进行的分组被称为分析分组。例如,为研究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与产值之间的依存关系、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额之间的依存关系,就要通过分析分组展开研究。

同步思考3-2 ▶▶▶

1.统计分组时为什么一定要遵循穷尽原则和互斥性原则?在对班级同学使用化妆品品牌进行调查时应该怎样做到“穷尽”?

2.什么是按品质标志分组?什么是按数量标志分组?怎样选择统计分组标志才科学? /DbY6WbS6WNlqKpULRVO6u0PbhBS/g61dc9hBxEBNP1CCFVxzOcw4BDjT+EbsL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