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企业的边界和运营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与资源配置方式,推动了技术体系、生产体系、政策体系的跨界融合,也对人力资源的创造性智力劳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挑战,对财经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新技术应用以及职业素养、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在数字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其教学与研究工作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省属重点骨干院校,河北经贸大学设有物流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工程管理三个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以及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MEM)。为推动专业和课程建设,实现专业优化,完善课程体系,应对产业发展和时代变化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提升专业发展的质量,河北经贸大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一是开展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积极开展教学创新。配合学校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共建“新财经”本科教育实验基地的战略,2019年申报物流管理专业“智慧物流管理”新财经实验班,开展新财经人才培养的先行先试,从课程优化方面开发新财经课程、创新教学内容、提升课程质量等,从师资优化方面开展新财经师资培养、学科融合与校企结合培育师资、提升教学能力等,从环境优化方面建设智慧教室、新增新财经实验室、拓展智能化学习空间等,从评价优化方面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质量评价体系等。实验班建设成效显著,招生一志愿报考率、升研率、就业率等显著提高,转专业率明显下降,学生培育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二是推广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带动相关专业提升育人质量。2021年跟进学校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成果的全校和全省推广,将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在本学科的工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专业进行推广,以“家国情怀、财经知识、信息技术、职业素养、国际视野”的新财经“五维素质能力”人才培养规格,“多元融合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和“科技赋能、产教融合、文化滋养”的新财经人才培养体系,对所有专业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了新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成果的积极推广和有效落地,惠及全院各专业学生。

三是重设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各专业根据新财经人才培养要求,梳理课程地图、重设课程体系,尤其突出新财经课程特色。同时以新财经课程体系为应用基础,实现传统课程体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融合,开设“智慧+”专业特色课程、“专题教学+实践”特色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精心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设计与课程理论部分相配套的案例分析等内容,提升课程内涵与质量。

四是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围绕新财经改革的各项实践工作,学院鼓励教师一边开展改革实践,一边进行教学总结。近年来围绕专业结构优化与内涵提升、一流课程建设、思政课程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等主题,积极推动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的开展。

本书总结了新财经人才培养改革实践中的经验和创新模式。其中,在专业建设层面,剖析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育的演进路径,分析预测了现代商贸物流、大数据分析及建筑工程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详尽的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提炼了各专业的发展特色与实践路径;在课程建设层面,详尽介绍了OBE、课程与竞赛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数字化知识工具、案例教学等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理念及高效的教学工具在课程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融合应用。此外,结合各专业课程,探讨了如何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

在未来的发展中,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相信,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与本书撰写和编辑工作的专家学者,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HnA0OyBbd0GqFY+RNzDxJDm2pI6+z8GkwfAmZtvnnxHRART5EJGt7Scw3l0l0e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