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其他国家的火箭技术

法国从50年代开始自行研制探空火箭和导弹,并在此基础上研制“钻石”号运载火箭。1965年11月至1967年2月,法国“钻石”号火箭将A-1、D-1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法国积极地推动西欧国家联合发展欧洲航天事业,它是欧洲航天局的主要成员国,并承担“阿里安”号运载火箭的大部分研制工作。

欧洲航天局,简称欧空局,至2012年9,共有20个成员国,它们分别是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比利时、丹麦、荷兰、瑞典、瑞士、爱尔兰、挪威、奥地利、芬兰、葡萄牙、希腊、卢森堡、捷克、罗马尼亚和波兰。法国是其主要贡献者。

由欧空局研制的“阿里安”1号运载火箭于1979年12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至2015年7月已研制成功5种型号,共完成224次轨道发射任务。“阿里安”4号为欧空局主要运载工具,至今已发射80余次,失败7次,成功率在世界商用卫星运载工具中名列前茅。

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火箭和航天技术,先后研制了“L系列”“M系列”“N系列”“H系列”“J系列”等系列火箭。

其中“L系列”仅“L-4S”是运载火箭,并在1970年2月11日成功发射了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在“L-4S”的基础上,日本发展起了“M系列”运载火箭,M系列,又称谬系列,是由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研制的,主要用于发射科学研究卫星和空间探测器。

“H系列”火箭的性能可以同欧美国家的运载火箭媲美,被誉为日本航天业的骄傲。

1994年2月4日,“H-2”火箭首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日本的火箭技术已可与同欧美国家的运载火箭媲美,它将为日本跻进世界卫星发射市场奠定基础。

“H-2”运载火箭是日本的卫星发射运载器,在1994年至1999年间发射了7次,成功5次。是日本第一次采用自主技术研制的液态燃料火箭。

“H-2A”运载火箭是由日本自主开发的火箭。它属于捆绑式两级火箭。火箭直径4米,高度53米,有2台主发动机,此外还安装了4台固体助推火箭。“H-2A”是液态燃料火箭系列,也是一种不可回收式的火箭,且是将卫星送至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商业火箭。

“H-2 B”运载火箭是“H-2A”运载火箭的衍生型,用来发射“H-2”运载飞船至国际太空站。2009年9月11日,“H-2B”运载火箭第一次发射射成功,能运载8吨酬载至地球同步轨道。在“H-2B”运载火箭以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开始开发可载人的“H-2C”运载火箭。

印度从1973年开始研发航天运载火箭,截至2013年,印度拥有4种类型国产运载火箭,分别是:SLV3、ASLV、PSLV、GSLV。

“SLV3”卫星运载火箭是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全长23米,最大直径1米,起飞质量16.9吨,运载能力40千克。1980年,将一颗重35千克的“罗西尼1号”卫星送入400千米的圆轨道,1981年和1983年又分别发射了罗西尼2号和罗西尼3号卫星。

“ASLV”加大推力运载火箭为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全长23.5米,起飞质量39吨,运载能力150千克,1992年和1994年分别成功发射了“SORSS-C”和“SORSS-C2”科学卫星。

“P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为四级运载火箭,全长45米,最大直径5.2米,起飞质量275吨,运载能力1.105吨。该火箭能将1吨的卫星送入904千米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1994年成功发射了“IRS12”卫星。2013年11月5日,印度用一枚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GSLV”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为三级运载火箭,全长49米,2001年成功发射了重达1.54吨的静止卫星。2004年9月,印度的第二代“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将一颗1.95吨的教育卫星送入地球上空3.6万千米的轨道。继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和日本之后,成为第六个具备使用超低温发动机发射对地同步卫星能力的国家。

此外,还有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印度、巴西、以色列、韩国、朝鲜等国均有利用本国制造或租用他国运载火箭来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

趣味小阅读

欧洲航天局(ESA,简称欧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个政府间会议设立的,目标是专门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进欧洲各国在空间研究、空间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欧洲航天研究组织和欧洲航天器发射装置研制组织。 ngyx0KPxGd6E/4/NHhx5SuT4QkGMS2n2El0NfzeR2F2rgQJCrstYB7P4Tfd8Siw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