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国火箭技术的发展

“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它的一、二级火箭采用当时的成熟技术,并为发射卫星做了适应性修改,第三级是新研制的以固体燃料为推进剂的上面级。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次发射,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71年3月3日,“长征一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实践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又一次取得圆满成功。相对于70度倾角、440千米高的圆轨道,“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为300公斤,此火箭共进行了两次发射,均获得成功。“长征一号”的研制成功,揭开了我国航天活动的序幕。

“长征一号”成功飞行之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又成功研制了我国的第一个大型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二号”。“长征二号”火箭共两级,推进剂采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低轨道的运载能力为1800千克。

“长征二号”共进行了四次发射,除了第一次发射失败以外,其余三次均获得圆满成功。“长征二号”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和航天遥感技术的国家。

在“长征二号”连续发射三次成功以后,在该火箭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功了“长征二号丙”,研制单位仍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自1980年开始,在连续三个批次中,“长征二号丙”火箭不断得到设计改进,其运载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由“长征二号”的1800公斤提高到最后的3000公斤。

自 1982年9月至1992年10月的10年间,“长征二号丙”火箭连续发射11次,全部成功,把12颗卫星准确送入轨道,其中有一颗为瑞典的搭载卫星。

1992年底,为了发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铱卫星,“长征二号丙”做了进一步的设计改进:采用了固体上面级以及一个卫星分配器。

加有上面级的“长征二号丙”火箭在1997年9月1日进行了模拟发射,两颗模拟卫星准确入轨,试验发射取得了成功。1997年12月8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改火箭成功地将两颗铱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正式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在这以后,中国还陆续发射了“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捆”“长征三号”“长征四号”“长征五号”。

“长征三号”是以“长征二号丙”为原型加氢氧第三级组成的三级运载火箭。全箭总长44.56米,起飞质量202 t,起飞推力2800吨。第三级氢氧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二次启动,其同步转移轨道推力为14吨。

1984年1月29日,“长征三号”首次发射,因三子级发动机第二次点火后未能正常工作东方红二号卫星未能入轨,仅进行了通信试验,获基本成功。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1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此后,“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陆续成功地发射了“亚太一号”卫星、“亚太一号甲”卫星、“风云二号A”“风云二号B”卫星。

“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包括“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3种火箭。“长征四号甲”火箭是三级火箭,一、二、三级均采用常规推进剂,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1.9米,最大直径3.35 米,起飞质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1988年9月首次发射成功。

“长征四号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甲”火箭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火箭全长45.58米,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900千米高度极轨的运载能力为1.45吨。1999年5月首次发射成功。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将“风云1号C”和“实践5号”卫星准确送入轨道。截止2013年,长征四号乙火箭共发射20次,将30多颗国内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我国和巴西合作的地球资源卫星均由该火箭发射。

“长征四号丙”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火箭的基础上,三级发动机采用二次启动技术,大幅提高了有效载荷的运载能力。“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首颗遥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29号”卫星发射升空。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此次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而且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这也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次发射。

趣味小阅读

“长征七号”代表了我国近60年运载火箭研制领域的最高水平,运载能力将达到13.5吨,太阳同步轨道5500千克,预计到2021年,将逐步替代长征二号、三号、四号系列,承担中国80%左右的发射任务。 8DjYrAuccRxsJBeeCIGNHCmZ1j+JPjS6tB9YcuqPgFBhgdEz0kbnL5BUhqgef0a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