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强调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立德树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融为一体,不可将其割裂。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开展文化育人过程中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研究、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契合点,建设更加生动鲜活的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课堂,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成效,为党为国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做实做细做好。
本课题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党和国家要求,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结合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需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其主旨在于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为高质量推进本课题研究与实践提供坚实支撑,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指导和借鉴。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调研实施方案,本课题组集思广益、汇智聚力,在认真研究分析、交流研讨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出调查问卷。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开题之后,课题组根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和学校要求,依据课题研究计划启动了调查问卷的设计、论证工作。2022年7月28日,经过课题组研讨,提出了本次调研的总体思路、设计原则、问卷整体架构等;在分析文献、学习政策精神、了解现实需要的基础上,经过汇智聚力、认真设计,课题组于8月23日完成了教师用及学生用调查问卷初稿的设计工作;在进一步吸纳课题组相关成员所提出的修改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于9月8日完成了调查问卷的修订、完善工作;此后,课题组又征求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副院长李家华教授、国防大学黄祖海教授等著名教育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建议,课题组对调查问卷作了进一步完善,并于9月26日形成了最终版调查问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问卷分两套设计、制作,分别为教师用卷、学生用卷。
教师用调查问卷共设置13道题,其中8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主观题。问卷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调查问卷(教师用卷)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为了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期待您能客观答卷。调研数据仅供研究之用,不会对您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
2022年9月
1.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课程是指把其他课程建设成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吗?[单选题]
A.是
B.不是
C.不清楚
2.学校已经有专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再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否有必要?[多选题]
A.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B.是一项必须要担起的政治任务
C.有必要,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诉求
D.没有必要
3.您所在的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情况:[单选题]
A.全面推进,已取得成效
B.碎片化开展,没有系统规划
C.少部分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
D.没有整体设计和具体举措
4.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单选题]
A.学校不重视
B.认识不足
C.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不够
D.教师没经验
E.学生没兴趣
5.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效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多选题]
A.学校要做好顶层设计
B.建强教师队伍
C.建成一批示范课
D.推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
E.选树一批示范校
F.评选一批教学名师
6.如何挖掘通识教育课程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多选题]
A.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人物故事、历史文化等
B.所挖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要自然融入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中
C.可以单独设置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段
D.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讲好中国历史故事
7.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通识教育课程的最佳举措是:[单选题]
A.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B.教师要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能力
C.要有科学、恰当的资源支持
D.不清楚
8.您所教授的课程中,有机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吗?[单选题]
A.适时适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B.根据课程内容,偶尔有
C.没有
D.其他
9.在您所担任的专业课或通识课教学中,最常进行以下哪方面的教育:[多选题]
A.人文精神
B.价值观
C.道德规范
D.家国情怀
E.物事民俗
F.思想典籍
G.其他
10.您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最优形式是:[单选题]
A.教师讲解
B.案例讨论
C.视频播放
D.参观体验
E.阅读自学
F.其他
11.在您所教授的课程中,您选取资源最常用的方式是:[单选题]
A.经常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中精准抓取所需资源
B.自己根据教学需要,经常创造性编辑或制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C.自己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主要有视频、文本案例、VR/AR作品等
D.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很少使用
12.您所在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通识教育课程评价的情况是:[单选题]
A.制定了评价标准,未规范进行评价
B.制定了评价标准,规范进行评价
C.无评价标准
D.有评价,但不规范
E.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均较为粗放
13.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您的建议是:[多行文本题]
学生用调查问卷共设置13道题,其中8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和1道主观题。问卷具体内容如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调查问卷(学生用卷)
各位同学:
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调研,期待您能客观答卷。调研数据仅供研究之用,不会对您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组
2022年9月
1.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否应该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单选题]
A.应该
B.不应该,开设专门课程即可
C.不清楚
2.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通识教育课程的体验是?[单选题]
A.结合课程内容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B.在课程中专门安排一段时间集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C.只在所开设的专门课程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D.不清楚
3.在你所学过的通识课程中有讲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单选题]
A.有
B.没有
C.不清楚
4.你认为学校在相关课程中应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吗?[单选题]
A.应该
B.不应该
C.不清楚
5.根据你的了解,学校是怎样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选题]
A.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自然融入其他课程中
C.学校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内活动
D.参加校外相关活动
E.其他
6.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外的其他课程中教师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程度是?[单选题]
A.大部分教师涉及了(70%以上)
B.部分教师涉及了(30%—70%)
C.很少教师涉及(10%—30%)
D.几乎没有教师涉及(10%以下)
7.你喜欢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哪些内容?[多选题]
A.民风民俗
B.民间艺术
C.中华地理
D.汉字汉语
E.文学艺术
F.地域文化
G.中国建筑
H.诸子百家
I.中医美食
J.其他
8.你最喜欢你们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哪种形式?[单选题]
A.教师讲解
B.播放视频
C.参观访问
D.讨论交流
E.阅读自学F.其他
9.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你的教师曾使用过?[多选题]
A.文档材料
B.图片
C.视频
D.VR/AR作品
E.异地线上同步赏析
F.其他
10.你认为教师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其所教授课程内容的关联度如何?[单选题]
A.自然贴切
B.关系密切,不够自然
C.有些关联,贴切不够
D.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11.对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满意度?[单选题]
A.非常满意
B.满意
C.基本满意
D.不满意
12.你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选题]
A.是增强文化自信的营养剂
B.让我们由衷感到骄傲
C.丰富多彩
D.博大精深
E.具有重要育人价值
F.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3.对于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你的建议是:[多行文本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内容涉及调查对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认知,高职通识教育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通识教育类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途径、内容、成效、资源供给和保障等。在设计问卷时,从表述方式上尽力避免以过于直接的方式进行,通过答卷,能较好地将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认知、教学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融入”制度机制建设状况、“融入”成效等情况,客观地呈现出来。
本次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用卷)进行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北京市高职院校通识课教师,调查采取“问卷星”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3份,总有效率89%。参与问卷调查的通识课教师主要来自以下北京市属高职院校: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
本次使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用卷)进行调查的主要对象为北京市高职院校2022级、2021级三年制学生,随机调查了共1900名学生。参与调查的学生共1900名,有效问卷1900份,样本有效率为100%。调查采取“问卷星”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主要来自以下北京市属高职院校: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