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尽显管理艺术的智慧之书

翻开手机微信记录,结识金水先生是2022年8月17日。当天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举办讲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活力与新发展阶段的文化自信》的主讲人,我与前来学习研讨的各路文化精英相遇了,金水便位列其中。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讲过一句话:“我们的一切研究都必须以达到人类的最高目标,即达到人类的改善为归宿。”围绕文化精神的主题,犹记得大家一下午都在热烈地交流,思考于瞬息万变的全球化时代,人类如何安放心灵?特别是,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我们怎样落实文化强国战略?良好的文化建设也即文化自信状态的应有之义,该是人性之光的挥洒与普照。良善的人性需要涵养,人的智慧需要启迪。在党和国家倡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之际,金水先生积数年的研读体悟,出版《史记:精选直读·管理者版》一书,深度诠释颇具人文精神的文化传统及其当代价值。

金水先生选择《史记》进行创作和阐释,我想皆因它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可相提并论,属于震古烁今的史学巨著,也是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大作。《史记》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令人过目不忘。我们在舜、禹身上,可以学到谦恭仁爱的美德;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可以体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在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中,可以学到“成大事,必隐忍”的坚持;在范蠡告诫“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告诫中,可以明白适可而止、急流勇退的智慧;在汨罗江畔游走,可以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之畔缅怀,亦可反思项羽败亡的原因,知道做人决不能贪慕虚荣。历史在变,但人性未变。读历史人物、传统故事,就是洞悉世事、通晓人情的一条捷径。小到办公室哲学、婚姻家庭生活,大到洞察世道人心、追寻人生真谛,都能从中找到答案。这些与人性相关的道理,凝聚了前人的经验和总结,时至今日仍历久弥新,发人深省。

管理的核心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讲,除建章立制外,管理过程又是通过别人完成自己想完成,却又无力完成的艺术,须洞察人性,扬善抑恶。《史记》中一个个故事背后的管理之术、用人之术、为人处世之道,即使过了三千年,放到现在仍然适用。刘邦建立汉朝后,总结经验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高祖本纪》)道出了用人之道的真谛和管理的精髓。

读《史记》学智慧,自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一个常常自我反省的人,不会自欺欺人地逃避错误,隐瞒不足,而会积极听取不同意见,想办法改正错误,以争取成功的人生。本书就是这样一部为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管理者提供智力支持的智慧之书。优秀的文化传统是有魅力和功效的,如果能掌握古人管理智慧的精髓,就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把握机遇,走向成功。祝所有秉持良善、锐意前行的人们,从内心生发出来的快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祝勤学善思的金水先生,功德圆满,福慧双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海荣
2024年6月 NKEpRJTdpn3G79ns+fUCZDGqYbtpeuFPT6z5DgSUXprolHMX8fJos5UF496NNo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