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此中国经济走向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从2001年底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更是遥遥领先,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

查阅相关数据与各种资料可以看出,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的20多年里,我国的对外贸易出口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从以往来看,我国出口的一大优势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但从201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出现了普遍性的“民工荒”,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削弱。对此,许多人认为我国已经由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时代进入劳动力短缺的时代,将之归结为劳动人口减少、老龄化加重。本书认为,至少在2010年代,中国不存在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老龄化也不是问题。中国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征,不是劳动力短缺,而是短缺与过剩并存。

除了劳动力成本以外,还有其他诸多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因素,本书进行了一些探讨,期望对促进我国外贸的转型升级有所裨益。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是对我国几十年来外贸发展的概述,重点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的外贸发展,并从三个层次梳理了对外贸易理论。第二章考察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转型升级,其中讨论了我国是否存在人为促熟服务业而过度去工业化的问题,并对我国服务业的对外限制进行了国际比较。第三章与第四章考察我国的对外货物贸易,分析在贸易壁垒环境下我国应如何与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第五章从人口角度考察我国外贸的转型升级。第六章从数字贸易、自由贸易试验区两个角度考察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kZyUNGlfLJbIRbuydaXDrLvBJ5hC9l3P/vhOuvmJQ0+iMdwUHZTudpZG5EJkBf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