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者序

迈向高端,浪潮已至

向上走、去跃升,是人类的自发追求,更是企业家的本能。中国企业一直坚定地走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只是近十年来中国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

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高速发展,让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但这也引起了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警觉,开始对我国采取一系列技术限制和脱钩断链措施,我国的技术和产业升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度打压。此外,国内各类资源供给和生态环境达到极限,各种要素成本高企,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有人形象地将中国面临的这种发展环境概括为“三明治困境”,即低端产业受到后起的东南亚国家更低成本的竞争,经济底部面临压力;中高端产业受到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打压,经济顶部面临较大压力,被夹在中间异常难受。

怎么办?中国必须双线作战,谋求突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部署,包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布局数字中国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我们发现,虽然这些战略部署的侧重点不同,但都贯穿一条主线,即引领推动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向高端跃升,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与这条战略主线一致,中国企业正在高端化升级的道路上一路狂飙,奋力迈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尤其是那些量大面广的传统行业和传统企业。这些行业和企业是我国经济的基本盘,它们的高端化升级既有0到1的“卡脖子”自主技术突破,也有1到N的产业化创新升级,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中国大地。由于工作原因,我们两位作者调研和接触了大量这类企业,深度了解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创新升级故事。

吉利远程作为国内商用车企后起之秀,另辟蹊径地选择了“绿色甲醇—液氢燃料—醇氢动力”的全新技术路线,构建起独具优势的新能源商业车产业链。2023年5月,吉利远程第15万台新能源商用车下线,成为全球首个达成这一成就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

河北钢铁作为传统产业,主动瞄准新能源和绿色低碳方向,首创“焦炉煤气零重整竖炉直接还原”工艺技术,建成投产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实现炼铁工艺流程近零碳排放,建设了世界领先的长流程绿色钢厂。

青岛赛轮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在全球首创“化学炼胶”技术工艺并取代传统“物理炼胶”工艺,“液体黄金”轿车轮胎较普通轮胎的耐磨指标提升20%以上、滚动阻力降低30%以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攻克了世界最大63英寸巨型轮胎制造难题,巨型工程子午胎市场份额居全球第三、国内第一,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巨头垄断的局面。

无锡一棉作为传统纺织企业,瞄准特高支纱的高端市场,自主创新突破特高支纱纺制工艺、关键设备和专件器材技术瓶颈,成功实现多型号特高支纯棉纱的规模化生产,特高支纱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名列全球第一,成为高档纺织品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

中复神鹰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三家掌握干喷湿纺T700/T800碳纤维生产技术的企业,建成世界最先进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生产线,打破国外技术装备垄断,满足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的市场需求。

青岛浩丰改变了千百年来依靠土地从事农产品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率先建立了封闭的智能玻璃温室,形成了高标准数字化种植管理方法,建成亚洲最大的双头双花智能育苗工厂和育种研究院,运营3000多亩智慧玻璃温室,实现全年52周不间断供应水果番茄,每平方米产量突破60公斤,持续打破国内番茄产量纪录。

…………

每当接触这样鲜活、生动又极具震撼力的案例,都让我们对这些优秀的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充满敬意,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希望,更让我们坚定了中国经济迈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发展新道路的信心。更弥足珍贵的是,这些企业大多是传统行业企业,规模不大,却是细分行业的头部企业或单项冠军企业,这才是中国多数企业最普遍的样板,因此,他们的成功实践更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们接触走访了40多家这类企业,详细了解了他们如何通过创新突破成功实现高端化升级,系统梳理出其中的共性经验和启示。概括来看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端化升级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产业形态的更替,核心是增长质态的升级。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所谓新兴产业才是高端产业,传统产业就是低端产业,更不能片面地认为高端化升级就是放弃传统产业,不断追求那些高大上的新产业。本书中案例企业的实践不断证明,高端化升级与产业形态没有直接关联,其核心是实现企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效能的升级,传统产业更有可能占领高端市场,实现高附加值增长。

第二,高端化升级要沿着创新链突破,实现有技术含量的升级。一个产品从技术原理、基础研究、产品开发、试制,到工程化放大和规模化生产是一个完整的创新链,企业高端化升级要沿着创新链寻找关键突破点,掌握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和能力,而不能一直采用传统的引进、模仿、并购的升级方式。只有具备技术含量的高端化,才能形成真正的竞争壁垒,切实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价值,得到高价值回报。

第三,高端化升级要务实创新,实现商业价值。企业高端化升级起步于高端市场定位,闭环于获得高端商业价值。企业高端化升级的路径可以是技术革命性突破,也可以是产品性能的迭代升级,还可以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但最终都必须获得高端客户订单、实现商业价值。所以,企业高端化升级一定不是打补丁,而是换系统,既要有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商业实现,也要有相应的战略定位、能力培育和机制变革,一个都不能少。

第四,高端化升级要善用中国优势。中国拥有庞大而多层次的市场需求,这是中国企业高端化升级最为宝贵的战略优势。中国企业就是在不断满足由低到高、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中逐渐实现高端化跃升的。同时,中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健全的产业门类和制造体系,这是补全创新链和延伸产业链最有利的条件,让企业的高端化升级拥有无比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我们既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也有完全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机制,这为高端化升级提供了市场化创新与新型举国体制创新及其相互协同的多种路径选择。

第五,高端化升级必须充分激发优秀企业家精神。在调研和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企业的高端化升级之所以能成功,最关键的是有一群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具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敢于冒险的精神、高超的商业运作能力,还有不成功不罢休的锲而不舍精神。只有真正发挥这些优秀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真正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氛围,真正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来保护、激发更广大的企业家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会让更多的企业实现高端化跃升,中国经济才可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伟大的创新时代,必定会涌现出一批通过创新实现高端化跃升的企业。每一个伟大的企业在成功的那一瞬间,一定会在回望当年走过的路时,感谢当初奋力一跃的自己。

在几年的调研交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高端化升级有神奇的带动效应,一家企业实现了高端化,会带动一批企业的跟进;一小群企业的高端化涌动,势必激发一大波企业的创新突破。这就是中国发展的底气,更是中国发展的骨气。

愿我们永留这样的底气,永葆这样的骨气。


2024年3月于北京 zRK3ZZ1wOxjPRSqBbQHA5CjYs4wft89tDmBDTabUc7uGZY1jN2CaV+mZhBIdtDd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