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导论

一、马克思的一生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犹太人,德国哲学家、政治学家、革命理论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以来伟大的思想家。

1843年移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3个基本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其理论来源和代表人物如下表所示: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详细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及其固有矛盾,揭示出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后来的利润、平均利润理论,对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3.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完成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把社会主义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把工人运动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这两大运动合流,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

(三)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

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如下表所示:

(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译者为陈望道。

四、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主要包括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见下表)。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五、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内容略)
(二)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内容略)
(三)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①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

②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一)列宁主义(内容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丰硕成果。 FBn4MF/9RuHa2JmX2k8gEN6RPSvx7VjJ+Lw4gv/VYcCHvds7cJvetRj6rQIyGr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